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MCU > 单片机学习 > 第46节:利用AT24C02进行掉电后的数据保存 -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第46节:利用AT24C02进行掉电后的数据保存 -

来源: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8-31 

[导读]从业近十年!手把手教你单片机程序框架 第46讲开场白:一个AT24C02可以存储256个字节,地址范围是(0至255)。利用AT24C02存储数据时,要教会大家六个知识点:第一个:单片机操作AT24C02的通讯过程也就是IIC的通讯过程,

从业近十年!手把手教你单片机程序框架 第46讲

开场白:

一个AT24C02可以存储256个字节,地址范围是(0至255)。利用AT24C02存储数据时,要教会大家六个知识点:

第一个:单片机操作AT24C02的通讯过程也就是IIC的通讯过程, IIC通讯过程是一个要求一气呵成的通讯过程,中间不能被其它中断影响时序出错,因此在整个通讯过程中应该先关闭总中断,完成之后再开中断。

第二个:在写入或者读取完一个字节之后,一定要加上一段延时时间。在11.0592M晶振的系统中,写入数据时经验值用delay_short(2000),读取数据时经验值用delay_short(800)。否则在连续写入或者读取一串数据时容易丢失数据。如果一旦发现丢失数据,应该适当继续把这个时间延长,尤其是在写入数据时。

第三个:如何初始化EEPROM数据的方法。系统第一次上电时,我们从EEPROM读取出来的数据有可能超出了范围,可能是ff。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给它填入一个初始化的数据,这一步千万别漏了。

第四个:在时序中,发送ACK确认信号时,要记得把数据线eeprom_sda_dr_s设置为输入的状态。对于51单片机来说,只要把eeprom_sda_dr_s=1就可以。而对于PIC或者AVR单片机来说,它们都是带方向寄存器的,就不能直接eeprom_sda_dr_s=1,而要直接修改方向寄存器,把它设置为输入状态。在本驱动程序中,我没有对ACK信号进行出错判断,因为我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样用也没出现过什么问题。

第五个: 提醒各位读者在硬件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单片机跟AT24C02通讯的2根IO口都要加上一个4.7K左右的上拉电阻。凡是在IIC通讯场合,都要加上拉电阻。AT24C02的WP引脚一定要接地,否则存不进数据。

第六个:旧版的朱兆祺51学习板在硬件上有一个bug,AT24C02的第8个引脚VCC悬空了!!!,读者记得把它飞线连接到5V电源处。新版的朱兆祺51学习板已经改过来了。

具体内容,请看源代码讲解。

(1)硬件平台:

基于朱兆祺51单片机学习板。

(2)实现功能:

4个被更改后的参数断电后不丢失,数据可以保存,断电再上电后还是上一次最新被修改的数据。

显示和独立按键部分根据第29节的程序来改编,用朱兆祺51单片机学习板中的S1,S5,S9作为独立按键。

一共有4个窗口。每个窗口显示一个参数。

第8,7,6,5位数码管显示当前窗口,P-1代表第1个窗口,P-2代表第2个窗口,P-3代表第3个窗口,P-4代表第1个窗口。

第4,3,2,1位数码管显示当前窗口被设置的参数。范围是从0到9999。S1是加按键,按下此按键会依次增加当前窗口的参数。S5是减按键,按下此按键会依次减少当前窗口的参数。S9是切换窗口按键,按下此按键会依次循环切换不同的窗口。

(3)源代码讲解如下:

第四十六节源代码讲解.rar
文件类型: .rar d1bb006f63d2abc2056cee3edaeafb5b.rar (6.02 KB)

总结陈词:

IIC通讯过程是一个要求一气呵成的通讯过程,中间不能被其它中断影响时序出错,因此,在整个通讯过程中应该先关闭总中断,完成之后再开中断。但是,这样就会引起另外一个新问题,如果关闭总中断的时间太长,会导致动态数码管不能及时均匀的扫描,在按键更改参数,内部操作EEPROM时,数码管就会出现短暂明显的闪烁现象,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做项目中尽量不要用动态扫描数码管的方案,应该用静态显示的方案。那么在程序上还有没有改善这种现象的方法?当然有。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操作AT24C02时,利用“一气呵成的定时器方式”改善数码管的闪烁现象。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MCU > 单片机学习 > 第46节:利用AT24C02进行掉电后的数据保存 -
 

"第46节:利用AT24C02进行掉电后的数据保存 -"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