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MCU > 单片机学习 > 第17节:连加以及自加运算的简写 -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第17节:连加以及自加运算的简写 -

来源: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8-31 

[导读]从业十年,教你单片机入门 第17讲:上一节我列举的加法例子中,右边的加数个数都是两个。实际上,C语言规则没有限制加数的个数,它的通用格式如下:“保存变量”=“加数1”+“加数2”

从业十年,教你单片机入门 第17讲:

上一节我列举的加法例子中,右边的加数个数都是两个。实际上,C语言规则没有限制加数的个数,它的通用格式如下:

“保存变量”=“加数1”+“加数2”+...+“加数N”;

当右边的加数个数超过两个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是我所说的“连加”,每个加数的属性没有限定,可以是常量,也可以是变量。比如:

a=1+69+102; //加数全部是常量。

b=q+x+y+k+r; //加数全部是变量。

c=3+x+y+5+k; //加数有的是常量,有的是变量。

连加的运行顺序是,赋值符号“=”右边的加数挨个相加,把每一次的运算结果放在一个临时的隐蔽变量里,这个隐蔽的变量我们看不到,是单片机系统内部参与运算时的专用寄存器,等右边所有的加数连加的计算结果出来后,再把这个隐蔽变量所保存的计算结果赋值给左边的“保存变量”。

讲完了连加的格式,接着讲自加的简写。何谓自加?当右边的加数只要其中有一个是“保存变量”本身时,这种情况就是我所说的“自加”。比如:

“保存变量”=“保存变量”+“加数1”;

“保存变量”=“保存变量”+“加数1”+“加数2”+...+“加数N”;

当这类自加计算式中,右边的加数有且仅有一个是“保存变量”本身时,那么上述自加计算式可以简写成如下格式:

“保存变量”+=“加数1”;

“保存变量”+=“加数1”+“加数2”+...+“加数N”;

这种格式就是我所说的自加简写。现在举几个例子如下:

d+=6; //相当于d=d+6;

e+=x; //相当于e=e+x;

f+=18+y+k; //相当于f=f+18+y+k;

这些例子都是很常规的自加简写,再跟大家讲一种很常用的特殊简写。当右边只有2个加数,当一个加数是“保存变量”,另一个是常数1时,格式如下:

“保存变量”=“保存变量”+1;

这时候,可以把上述格式简写成如下两种格式:

“保存变量”++;

++“保存变量”;

这两种格式也是俗称的“自加1”操作。比如:

g++; //相当于g=g+1或者g+=1;

++h; //相当于h=h+1或者h+=1;

也就是说自加1符号“++”可以在变量的左边,也可以在变量的右边,它们在这里本质是一样的,没有差别。当然,如果是在循环条件语句中,这时自加1符号“++”在左边还是在右边是有一点点微弱的差别,这方面的内容以后再讲。

现在编写一个程序来练习刚才讲到的内容,最后把程序编译后下载到坚鸿51学习板观察结果。请直接复制第十节模板程序,修改的main程序代码如下:

void main() //主程序

{

/*---C语言学习区域的开始---------------------------------------------------------------------------*/

unsigned char a; //定义一个变量a,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

unsigned char b; //定义一个变量b,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

unsigned char c; //定义一个变量c,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

unsigned char d=5; //定义一个变量d,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初始化默认为5.

unsigned char e=5; //定义一个变量e,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初始化默认为5.

unsigned char f=5; //定义一个变量f,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初始化默认为5.

unsigned char g=5; //定义一个变量g,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初始化默认为5.

unsigned char h=5; //定义一个变量h,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初始化默认为5.

unsigned char q=1; //定义一个变量q,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初始化默认为1.

unsigned char x=3; //定义一个变量x,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初始化默认为3.

unsigned char y=6; //定义一个变量y,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初始化默认为6.

unsigned char k=2; //定义一个变量k,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初始化默认为2.

unsigned char r=8; //定义一个变量r,并且分配了1个字节的RAM空间。初始化默认为8.

//第1个知识点:连加。

a=1+69+102; //加数全部是常量。a的结果为:172。

b=q+x+y+k+r; //加数全部是变量。b的结果为:20。

c=3+x+y+5+k; //加数有的是常量,有的是变量。c的结果为:19。

//第2个知识点:自加的常规格式。

d+=6; //相当于d=d+6; d的结果为:11。

e+=x; //相当于e=e+x; e的结果为:8。

f+=18+y+k; //相当于f=f+18+y+k; f的结果为:31。

//第3个知识点:自加的特殊格式。

g++; //相当于g=g+1或者g+=1; g的结果为:6。

++h; //相当于h=h+1或者h+=1; h的结果为:6。

GuiWdData0=a; //把变量a这个数值放到窗口变量0里面显示

GuiWdData1=b; //把变量b这个数值放到窗口变量1里面显示

GuiWdData2=c; //把变量c这个数值放到窗口变量2里面显示

GuiWdData3=d; //把变量d这个数值放到窗口变量3里面显示

GuiWdData4=e; //把变量e这个数值放到窗口变量4里面显示

GuiWdData5=f; //把变量f这个数值放到窗口变量5里面显示

GuiWdData6=g; //把变量g这个数值放到窗口变量6里面显示

GuiWdData7=h; //把变量h这个数值放到窗口变量7里面显示

/*---C语言学习区域的结束---------------------------------------------------------------------------*/

while(1)

{

initial();

key_service();

display_service();

}

}

如何在坚鸿51学习板上观察a,b,c,d,e,f,g,h这8个变量?按下S1或者S5按键即可切换显示不同的窗口,从而显示不同的变量。上坚鸿51学习板观察程序执行的结果如下:

变量a为172。

变量b为20。

变量c为19。

变量d为11。

变量e为8。

变量f为31。

变量g为6。

变量h为6。

下节预告:加法的溢出和优先级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MCU > 单片机学习 > 第17节:连加以及自加运算的简写 -
 

"第17节:连加以及自加运算的简写 -"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