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开微博三天发两条,为什么就能吸粉300万
4 月 12 日也就是前天,英国科学家霍金在新浪微博开设自己实名认证的账号:“史蒂芬霍金_StephenHawking”,没有关注一个人,两天之内迅速爆红,粉丝涨到三百多万,比身价上亿的 Papi 酱还要火。
他当天只在微博上写了一条微博,发表于早上 8 点,霍金介绍了自己与中国的情缘,表示第一次来中国还是在 1985 年,上一次是 2006 年,现在开微博是想与中国网友分享趣事和心得,并表示“希望能在互动中向你们学习。”
毕竟是霍金在微博上的第一次发言,平易近人毫无架子,一下拉近霍金与中国网民的距离。看到从小到大的科学偶像,网友们激动不已,纷纷表示见到了“大神”,有留言说“拉高了微博平均智商”、“感觉连接了宇宙”,也有人天真烂漫:“说吧,地球什么时候毁灭。”
霍金在第二天 13 号又发表了一条微博,表示自己正参与一项“突破摄星”计划,研发超小型摄像机,重量以克计,借助光波的能量不断给自己加速,最终达到光速的 20%,之后飘向遥远的太空,拍摄照片传回地球。
中国网友很激动
这条微博吸引了超过 11 万网友的转发,13 万个评论,以及 51 万网友的点赞。霍金俨然超级明星,有的网友表示,自己小时候语文课的课后习题就有向霍金提问的设想,没想到现在终于成真。还有的网友表示“虽然看不懂说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第一次看到不懂的微博内容都那么兴奋”,其他网友也纷纷点赞。
几十万的转发和留言,不知道霍金能不能看到,也不知道霍金的助手有没有翻译给霍金本人,但即便霍金没有回复任何一个留言,网友们还是乐此不疲。
霍金在中国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绝非偶然,霍金一生坎坷但是成就斐然。他可能是这个世界最不幸的人中成就最大的,最聪明的人中最乐观的。
霍金在 1942 年生于知识家庭,父母都毕业于牛津大学,1959 年也就是 17 岁时也进入牛津大学就读。最初的一年多时间里,大学时光让霍金感到无聊无趣,他比其余多数学生年龄都小,而且那些基础课程“简单到不可思议”。他的物理老师曾经这么评价他,“他只要发现了问题,就能解决它们,不需要任何其它的参考。”
到了高年级,霍金面临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粒子物理,另一个是宇宙学。厌倦了简单和枯燥,霍金选择了更有挑战性,更奇妙的宇宙学。当时全英国最著名的宇宙学教授是剑桥大学教授 Fred Hoyle,但如果要去剑桥大学读书,就必须在牛津以一等荣誉毕业。霍金当时据说是个爱玩的学生,喜欢音乐和科幻小说,还是划艇队的舵手。但是他学习的时间并不长,据他自己估算,平均每天花在学习的时间也就 1 个小时。到了毕业答辩,霍金辗转反侧,担心自己被标上懒惰和问题学生的标签,没机会去剑桥学习宇宙学。第二天答辩时,考官问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霍金直言不讳,“如果我能拿到一等荣誉,我就去剑桥,如果是二等荣誉,我就只能留在牛津,所以我希望能拿到一等荣誉。”结果出乎霍金的意料,考官给了他一等荣誉。从牛津毕业后,霍金还去伊朗玩了一圈,之后就去剑桥读宇宙学研究生去了。
霍金在剑桥最初的一段时间过的并不顺利,他的导师不是向往的 Fred Hoyle,他对此感到失望。另一方面,他也发现自己的数学储备应付宇宙学的研究有点吃力。更不幸的是,他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也就是俗称的“渐冻症”,并且身体也开始有了反应,这些都让他倍感沮丧。
霍金和简
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 Jane,Jane 被霍金的幽默和才智吸引,并在后来的 1965 年结了婚,在 1967 年生下男孩 Robert,1970 年生下女儿 Lucy,在 1979 年生下第三个小孩 Timothy。
时间回到当时的剑桥研究生院,那时候人们对于宇宙起源有两种假说,大爆炸理论和稳恒态理论,受 Roger Penrose 对于黑洞研究的启发,霍金相信宇宙源于某次剧烈的大爆炸,并且在 1965 年写论文极力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几年后得益于天文观察技术的发展,大爆炸理论终于得到了普遍认同。虽然身负重病,霍金在学术科研上依旧孜孜不倦,他在剑桥大学一个下属学院获得一份研究员的职位,在 1966 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他发表的论文《奇点与时空几何》赢得亚当斯奖(Adam Prize)。这时候他才 24 岁。
霍金之后一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绝大多数都基于宇宙大爆炸理论,包括量子力学以及黑洞,并证明了多个关于黑洞的定理和定律。还提出黑洞会辐射出一种微弱而又特殊的能量,被命名为“霍金辐射”。只不过迄今为止还没人观测到这种辐射。如果霍金辐射得到事实的证明,霍金或许能拿到诺贝尔奖。
到了1974 年,加州理工大学聘请霍金为访问教授,同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当时他 32 岁。
霍金把毕生都献给了宇宙研究事业,在 1981 年获富兰克林奖章(Franklin Medal),还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章(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奖励英国最杰出的人才。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决定和出版社合作,把关于宇宙的秘密介绍给大众读者,第一本书叫《时间简史》,1984 年写成,1988 年出版,占据流行畅销榜一个多月,卖出一百多万本。全球销量上千万,被称作“宇宙大师”。这本书在 90 年代初期还被拍成了电影。
《时间简史》英文版
虽然霍金在事业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身体状况不断恶化。天嫉英才,他在 24 岁时就离不开轮椅,并且肌肉萎缩也越来越严重,到了 1985 年,由于手术霍金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与人交流只能通过轮椅上的语音合成器完成。霍金的婚姻也出现裂痕,70 年代末,也就是霍金拿到博士学位之后的那几年,Jane 开始和管风琴演奏家 Jones 走得越来越近,后来,陪伴照顾霍金的,一直是医院护士 Elaine。
晚年的霍金专注于普及关于宇宙知识,,偶尔也会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学术活动。他曾在 2001 年写成《果壳中的宇宙》,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后来也曾与女儿 Lucy 以及自己的博士生合作撰写 George 系列的童话书。
在2002 年,霍金被 BBC 评选为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名列第 25 名,之后又获得多项奖章,包括 2009 年由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霍金的坎坷但又卓有成就的一生曾在 2004 年被拍成电影,叫《霍金的故事》,颇受好评,豆瓣评分 8.7 分。
2009 年奥巴马授予其自由勋章
霍金曾有两段婚姻,与第一任妻子 Jane 持续了 25 年,与第二任妻子 Elaine 持续了 11 年,2006 年的霍金与 Elaine 离婚之后,又与第一任妻子 Jane 和好,霍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有三个子女,都有所建树,自己的科研生涯也算成功,因为残疾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上,自己的一生“充实而又满足。”
现在的霍金自称理论物理学家,在剑桥大学拥有一份全职工作,是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主任。除了指导学校的日常研究工作,74 岁的霍金还有个时尚的第二职业:网络红人。
霍金曾在 2002 年访问杭州
其实霍金一直就以幽默著称,他在 2002 年曾到过杭州,记者招待会上,他说“1985 年来的时候,中国到处是自行车,现在到处在堵车。”记者问他 100 年后最伟大的科学在哪里,他说“如果我知道下个 100 年最伟大的科研发现,那我自己就去研究去了。”霍金有时还喜欢吓唬人,曾警告不要试图联系外星生命,外星人会占领地球的,又曾说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
霍金的 Facebook 主页被点赞了 300 多万次,他和 Facebook 创始人 Mark Zuckerberg 是好友,他们俩会在网上互动。比如昨天早上同步发在 Facebook 和新浪微博上的“突破摄星”项目,Zuckerberg 就率先点赞。这条动态在 Facebook 上有 12 万点赞,而在微博上的点赞数达到 51 万,有意思的是,Facebook 上赞到最前面的评论都与“突破摄星”项目相关,比如有人推荐自己的离子推动装置,有人怀疑花 1 亿美元太空探险意义何在,还有人提出疑问,当速度达到光速的 20%,探测器的质量将如何改变。
他是全身瘫痪的病人,他是科学家,他是院士,他是英国和美国最高荣誉的获得者,他是畅销书作者,他还是风靡世界的网红,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查看评论 回复
"霍金开微博三天发两条,为什么就能吸粉300万"的相关文章
- 上一篇:linux字符操作界面基础
- 下一篇:WannaCry也能感染Linux和Mac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