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半导体 > 半导体资讯 > 失去半导体界头把交椅 英特尔过去十年错过了什么? - 市场动态 -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失去半导体界头把交椅 英特尔过去十年错过了什么? - 市场动态 -

来源: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9-20 

  最近,Intel第二季度财报也出来了!业界发酵的很厉害。下面就随半导体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147.63亿美元的营收比预计的144亿美元要高出9%,Intel的股价也跟着上升了4%。科再奇这时候应该带着自己重组的大杂烩高层好好庆祝一番,可惜那边三星也发第二季度财报了。

  三星的财报显示营收达到了61万亿韩元,折算美元已经超过了550亿美元。而与Intel共属同一领域的半导体业务,营收也有17.58万亿韩元,折合下来达到了158亿美金!超了Intel10亿美金。

  6月初三星公关放出来的“三星超越Intel,成半导体行业新霸主”,一不小心就成真了。

  好吧!Intel不是面向C端市场的,人科再奇完全可以不care这些。但财报里另外几个数字就危险了!

  147.63亿美元营收净利润只有28.8亿美元,这跟Intel动辄6成的利润率相比,差了50个亿,还是美金。

  当然,人Intel从2014年就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动辄就是上百亿的收购,最近正在往外支出150亿美金用于并购Mobileye。现在净利润太低完全是在布局未来!可是放在三星半导体70多亿美元的净利润面前,差距实在是太明显。

  但一个致命问题在与:本季Intel营收上涨,基本依赖于PC芯片业务火爆。而PC芯片业务营收占了Intel总营收的60%。

  而Intel PC芯片业务火爆的核心原因在于,Intel在去年10月份到今年1月份期间,发布并上市了全新Kaby Lake架构的Core i5/i7系列处理器。目前苹果、联想、惠普等公司的新款电脑,采用的都是这一系列芯片,所以业务才突然火爆。但是从今年3月份到今天,Intel的竞争对手AMD,发布并上市了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Zen核心R3/5/7系列处理器。

  小新也在《18年后,Intel又到了生死关头?》中分析过,AMD的R3/5/7系列已经全面围剿了Intel现有的所有CPU芯片。市场反应现在也更偏向与AMD。Intel的i9牙膏还在慢慢挤,等到今年年底时,Intel的PC芯片业务很不乐观。

  明年Intel的业绩靠什么支撑?难道靠还在挤牙膏的Optane内存闪存吗?还是说坐实了iPhone8会全部采用Intel的基带,然后让Intel还在同步缩紧亏损的整个移动通讯部门,撑起明年Intel的财报?

  对了!2010年的时候,Intel还占着整个半导体芯片市场80%多的份额,到2016年第二季度,IHS的数据报告显示,Intel的份额仅剩下14.7%!这些年,Intel在移动互联网市场是一点成就都没有啊!

  Intel现在真是内忧外患,不容乐观啊!这一切其实从2006年,刚上任CEO欧德宁拒绝苹果乔布斯为其专门研发ARM移动芯片,就已经埋下了伏笔。那个时候Intel的strongARM可是世界上最好的ARM芯片,但是转手就卖给marvel了。

  大概算一下,Intel已经昏沉了整整10年的时间,这十年的宝贵时间到底是怎么失去的呢?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都怪Intel太老了

  Intel失去的十年,正好是一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但其实,Intel很早就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产品,并且在移动PC与智能手机两个方向都有布局。

  1998年,Intel就从DEC手里买下了strongARM,布局智能手机掌上电脑产品。那时候Intel的竞争对手威盛的子公司HTC刚刚成立不到一年,已经跟微软合作研发出了掌上电脑Kangaroo,到5月份更是实现了量产。

  Intel的眼光看起来很毒啊!一把抓住了智能手机、嵌入式市场、移动PC几个大市场,并且上手做的都是从CPU到芯片组到OEM的大业务!但是却赶了个早集。



  1998年Intel也发生了一个大事——那年安迪·格鲁夫年满63岁,按照前人留下的惯例,必须要辞去CEO职务,让贤给克瑞格·贝瑞特。

  格鲁夫可是Intel的灵魂人物,一手开创了Intel的计算机CPU业务,在此之前Intel一直做的是存储芯片业务,但被日企后来居上了。整个90年代,格鲁夫又主导了Intel的高端芯片Pentium业务线的立项研发,立下了CPU主频发展时间表,创造了Tic-Tok的挤牙膏模式来稳定市场营收,通过一系列强势营销、半导体制造先进制程研发,使得Intel成为现在首屈一指的半导体霸主。

  小新在《2万人裁员背后,Intel终于暴露了CEO接班制的致命问题》中,详细写过Intel的接班问题。其中说过:Intel的每一届CEO都有一个政绩包袱——都要为公司开创一项全新的支柱业务才算合格。

  所以新人上任,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增添新业务。不然新的支柱业务怎么来?

  贝瑞特一点都不客气,看到合作伙伴Rambus的技术不靠谱,就立马把董事长格鲁夫留下的RDRAM高端PC业务给停了。然后抽出来精力,大建晶圆制造厂研发先进制程,进军网络设备制造领域,立项研发电信设备技术,开创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等服务器业务,还打开了嵌入式CPU市场……

  要知道那个年代正是半导体行业最低迷的时候:PC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整个市场不增反降,PC的应用领域也没有任何突破,有能力的消费者也不愿意更新自己的电脑。当时,IBM、摩托罗拉、飞利浦等一众CPU研发生产厂商,都在缩减规模,把产业链转到台湾代工,然后向软件、企业服务领域靠拢。

  Intel却疯了似的大规模投入,整个市场的玩家都在嘲笑这个傻X。听到Intel进军网络设备制造市场,更是快把大牙给笑掉了。但是等Intel创造出全新的数据中心、计算中心业务之后,Intel开始在企业级市场里所有能装CPU的地方,装入CPU。而靠着格鲁夫的挤牙膏式的迭代,迅速打通了其他业务,业绩一年年稳定上升。连strongARM都是一直处于应力状态。

  所以到现在,就剩下Intel等少数几个芯片研发企业活了下来。从1996年到2006年,一大批有潜力、有资本的芯片研发企业都挂了。而中国也在2000年半导体行业最虚弱的时候,适时的提出要打造“中国芯”。可惜那时候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只能做梦。

  这时候,问题来了。

  贝瑞特已经是66岁了!不得不退休了。人好不容易一手做起来的新业务,外部市场、内部管理都还不稳定,就得让别人管。这不就是最大的问题吗?

  像Intel这种技术驱动型公司,都是需要论资排辈的!没有足够高的资历谁能服你?Intel这种发展的时间越长、规模越大的技术型公司,问题就越严重。这些资历排下来,能当领导的人都老的说不出一句囫囵话了!贝瑞特当上CEO的时候,已经59岁了!

  从1968年到现在,Intel马上就活够半个世纪了,这还没提Intel创始时一大批员工都是仙童半导体的元老。这跟1969年,Intel20个员工开一个庆功会,摔断三个人的腿的时代怎么比?

  亏得Intel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死得早,1990年63岁就变成黑白照片挂在Intel公司大厅里,才留下了后任63岁退休的规矩。因为摩尔定律名留青史的戈登·摩尔也识趣,又留下了一个董事70岁退休的规矩。不然,现在你在新闻里看到的都是:Intel CEO、CFO、COO各种O因为心脏病、糖尿病、肺癌并发症各种病住进ICU,整个科技界为其默哀,牵动每一个人的心……

  要不是1999年Intel遇到的危机太大了(整个行业不好,AMD又在PC芯片市场后院放火),贝瑞特2002年都得让位走人!

  现在Intel的危机跟1999年时候的状况非常相似,不过不一样的是:那时候半导体芯片行业几乎只有PC芯片,现在智能手机芯片业务已经远超PC芯片行业,而Intel一直拿不出一款主流的智能手机芯片。

  商务王太套路,错过了末班车

  2005年,贝瑞特退休后接任Intel CEO的是保罗·欧德宁。

  这个时候贝瑞特早已发现年龄的问题,并且对此也有一定不满。不然不会自己干到66岁,然后找了一个年轻的接任CEO。

  但受限于公司内老员工的资历,选的新CEO欧德宁年纪当时也有55岁了。而且选的时候生怕内部反水,找的欧德宁是内部最会做人的。1980年代,Intel内部两名员工因为事故丧生,欧德宁当时处理了这件事,并且表现的很悲痛很负责,没有任何机械冷冰的态度,使其在Intel内部口碑很好。

  不过欧德宁并不是硬件技术出身,属于Intel内部培养的职业经理人。虽然欧德宁曾主导推进了8008芯片与IBM个人计算机的合作、Pentium高端处理器项目的立项推出两个功勋项目。但毕竟不是技术研发起家。



  欧德宁上任后,又延续了自己擅长的工作——推销合作。2005年当年就拿下了苹果电脑的订单,2006年还亲自去苹果发布会捧场!而在这之前,苹果使用的一直是IBM家的PowerPC架构芯片。

  更重要的是,苹果在移动PC——笔记本电脑——领域有着领先优势,无论软件功能体验还是产品设计续航,无人能比。Intel当时已经断定,移动PC将会是一个热点市场。

  而且当时苹果还在顺着自己火爆的iPod业务,研发一款iPad产品,欧德宁有信心拿下这一业务。

  但欧德宁不得不面对Intel业务散乱的问题。此前贝瑞特一口气创造了3条全新主业务,这些业务下边还有成百上千的小项目,下边各部门配合还未梳理清楚,某些业务之间的冲突很严重。

  例如:当时Intel的网络设备部门市场业务还很小,诸多产品研发业务推广需要依靠数据中心业务来推进,网络设备业务是否该独立?Intel一手拿着strongARM业务,一边在研发WiMax 3G电信技术,一边开展移动PC的CPU研发,这些业务面向客户时有竞争关系,同时内部都想整合3G技术,该如何配合?

欧德宁此时必须下手将散乱联结的业务,梳理成互相分离的业务线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半导体 > 半导体资讯 > 失去半导体界头把交椅 英特尔过去十年错过了什么? - 市场动态 -
 

"失去半导体界头把交椅 英特尔过去十年错过了什么? - 市场动态 -"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