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电子技术 >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 > 互联网+停车融合 国内智能停车现状 -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互联网+停车融合 国内智能停车现状 -

来源: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7-18 

[导读]1 互联网停车投融资情况.当前,“停车难、乱停车”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与交通秩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停车”的深度融合,以智

1 互联网停车投融资情况.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app/auto/201602/663923.htm

当前,“停车难、乱停车”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与交通秩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停车”的深度融合,以智慧停车场、停车APP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停车”新业态迅速发展。纵观我国传统停车行业,行业现状包含四大痛点:总量缺口大、结构较分散、管理散乱、智能化水平低。这直接导致了例如停车需求端一位难求、停车体验差,停车供给端空置率高、管理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面向C端的社交网络和面向商品的电子商务已日渐成熟,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智能终端,C端以实现普遍联网,移动支付等基础环境日渐完备,互联网下沉实体产业的条件同样已经成熟。

“互联网 停车”通过互联网把分散的停车场联接起来,破除信息孤岛,实现有限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解决之道。“互联网 停车”市场在共享经济、资本涌入、政策利好三大驱动力下,各种停车Apps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停车Apps远超100个。

互联网停车投融资情况

那么,在蛋糕逐渐显现之后,国内互联网停车发展的真实现状如何?又具有哪些潜在的发展和投资价值呢?

四类玩家

互联网停车主要有四类玩家:1)创业型公司;2)智能停车设备商;3)市政交管部门;4)BAT。目前主要以创业公司和智能停车设备商为主,BAT只是轻度参与。

创业型公司:互联网停车风起,大量创业型公司涌入,如停车百事通、ETCP、丁丁停车、e代泊等,创业型公司资源是短板,只要一轻资产模式切入。

智能停车设备商:智能停车设备商乘“互联网 ”的东风,从单纯的智能停车软硬件提供商向“智能停车设备 云平台 APP”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具备软硬件技术优势,同时沉淀下来的停车场客户构成资源优势。如无忧停车、捷顺科技(捷停车)、安居宝、立方控股 (行呗)等。

市政交管部门:市政交管部门掌握路侧停车位及路外公共停车场(以北京为例市政掌握16.65%的停车位),具有资源优势,同时财政雄厚,整合能力强,如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宜停车)、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停车)。

BAT:与“互联网 打车”被“阿里 腾讯”独霸不同,BAT在“互联网 停车”还是轻度参与。腾讯以微信公众号 微信支付”、百度以“百度地图 百度钱包”、阿里以“支付宝 高德地图 立方控股”切入互联网停车,主要是以地图、支付应用和流量入口应用对停车APP进行整合、嵌入。

2 互联网停车竞争格局.

互联网停车竞争格局

五种模式

目前互联网停车主要有五种模式:车位信息共享、全流程优化、车位预定B2C、车位共享P2P及代客泊车。

互联网停车全流程

车位信息共享:轻资产+集成数据+进场服务,节约搜寻成本

该模式以轻资产方式,充分利用既有智能停车设备,通过咪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停车库发卡机等将智能停车场联网,集成实时空余车位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车位信息共享,为用户提供车位搜索推荐、停车场导航的进场服务,节约搜寻成本(节约的搜寻成本=(单位时间用车成本 车主时间成本)×节约的车位搜寻时间)。此外,还收集停车场的静态信息包括名称、位置、车位总量、出/入口POI信息、营业时间、收费标准、照片等,部分 APP还整合了停车场周边服务设施信息,如洗车、充电桩情况等。该模式的核心是信息,广覆盖、准确可靠的实时空余车位信息是关键。

优点:轻资产,可以低成本快速复制。瓶颈在于难形成实时车位信息的广覆盖和准确可靠:停车场智能化水平低,各家数据标准不一,集成难度大;停车场经营方免费开放数据意愿不强。因此,一些APP通过算法预测估算空余车位数量,对集成数据校准、补充。目前,大多数APP静态信息的准确度有待提高,实时空余车信息的可靠性堪忧。

盈利模式:车位信息免费共享;从进场服务切入车位预定,未来可能收取交易佣金;通过汽车后市场等实现流量变现(如停车百事通);向导航及地图商客户提供实时车位数据服务,实现数据变现(Parkme)。

典型案例:美国的Parkme,国内的停车百事通。

Parkme运营生态链

全流程优化:重资产 铺设备 流程服务,深度介入停车场运营

该模式以重资产方式,通过铺设智能停车设备,实现停车场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化,为C端车主用户提供空车位搜索/匹配、车位预约/预定、车场导航、车位导航、反向寻车及快捷支付全流程的停车优化服务(往往聚焦“停车位搜索、导航”和“支付”两大痛点上),同时深度介入停车场运营管理,为B端停车场用户增益堵漏、提升管理效率,实现停车场无人值守。线下资源具有独占性,该模式的核心是标准化、快速的复制,抢夺停车场资源。

优点:重资产,打入停车场后,粘性大,同时所获取的实时车位信息更精确、质量高。瓶颈在于线下太重,进入停车场需逐个停车场突破,利益分享谈判、智能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升级,推进慢,难标准化复制,需要大量的地推团队。国内多数玩家(如ETCP、无忧停车等)甚至采取免费赠送设备的策略,加速停车场渗透,但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

盈利模式:对C端用户免费;协助B端停车场运营管理方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周转率及收入,预计向停车场收取停车费交易分成是主要盈利点;延伸至包括洗护养修的“车生活”范畴,切入汽车后市场实现流量变现。

典型案例:美国的Streetline,国内的ETCP、无忧停车和宜停车。

3 Streetline运营生态链.

Streetline运营生态链

ETCP运营生态链

车位预定B2C:停车“携程”模式

该模式类似于“携程”,将停车场联网,提供车位预定服务。停车场运营方通过平台发布可预订的车位信息,车主在平台查询、预定,保证有车位。国内由于停车场智能化水平低,比较少采用该模式。

车位预定B2C的盈利模式:提取预定服务费。

典型案例:英国的JustPark。

车位共享P2P:共享车位,盘活闲置停车资源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电子技术 >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 > 互联网+停车融合 国内智能停车现状 -
 

"互联网+停车融合 国内智能停车现状 -"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