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嵌入式处理器 > 嵌入式处理器综合 > 龙芯师徒:本土CPU家族的理想主义色彩 - 嵌入式处理器 -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龙芯师徒:本土CPU家族的理想主义色彩 - 嵌入式处理器 -

来源: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9-21 

      龙芯人,是怎样一群人?他们有点迂腐,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气质。

  龙芯处理器总设计师胡伟武就是这样,他的衣服上总少不了一枚毛泽东像章。“胡老师崇拜毛主席,他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发展龙芯产业。” 胡伟武带的博士生、龙芯产业化基地——龙芯梦兰总经理张福新对CBN记者说。

  张福新,这个出自中科大少年班的33岁中科院计算所博士,似乎也被导师胡伟武彻底同化。

  民族情结与理想主义色彩

  “他的民族情结非常强烈,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张福新说,“胡老师”崇拜毛泽东,不是盲目,而是发自内心。因为在胡看来,带领工农靠几把枪打天下,取得民族解放,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胡身上也有这种抱负,还满怀民族复兴的责任心。在他看来,中国引领全球科技长达千年,只是在近两三百年才落后于西方。

  “胡老师希望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带领中国重回世界科技巅峰。”张福新说。

  “我刚进所里的时候,他可以说是个翩翩美少年,有君子之风。但是,这几年压力非常大,研发、管理、教育,耗去了他的青春,现在苍老了一些,才41岁,白发都白很多了。”张有点严肃地说,胡伟武现在是人大代表,“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项目评委,也是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助理。

  胡伟武的理想主义色彩,可以从他几年前的一篇名为《我们的CPU》中看出。这个受到中科院院士李国杰鼓舞而走上“龙芯”研发之路的博士,以一种理想主义的文字叙述了龙芯1号的诞生过程。

  他说,当初,李国杰在所里倡导中国CPU研究,他参与了筹备。但让他感到“深深诱惑”的是一次母校之旅。2000年10月,他回中国科技大学招生,顺便到本科实验室,结果看到他与同学10年前完成的处理器毕业设计。这让他睹物伤情,想起玩命的日子,他有“一种重操旧业的冲动”。

  于是他给师兄、计算所系统结构室主任唐志敏打电话说,一两年内,如果不把通用操作系统boot起来,“提头来见”。回所里后,他便开始了龙芯之旅。2001年8月19日,他实现了诺言,龙芯处理器成功启动了LINUX系统。

  “当login提示符出现在屏幕上时,计算所北楼309房间一片欢呼。”他写道,而背景则是,一年多时间,“没日没夜、玩命的”时光。

  但是,奉献与毛主席思想有直接关联吗?显然是。

  胡伟武的公开观点就是,要“用毛主席思想武装龙芯课题组”,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搞龙芯研发”。

  他说,学习毛泽东思想,要学三方面:一学精神,不怕困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学方法,抓主要矛盾,从实践中学习;三学坚定立场,龙芯根本出路在于为人民服务,让中国50%~60%的人享受到信息化的好处。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嵌入式处理器 > 嵌入式处理器综合 > 龙芯师徒:本土CPU家族的理想主义色彩 - 嵌入式处理器 -
 

"龙芯师徒:本土CPU家族的理想主义色彩 - 嵌入式处理器 -"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