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apai登陆中国 英特尔带给嵌入式市场无限想象 - 嵌入式处理器
一款对英特尔来说意义非凡的产品,对嵌入式行业会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由不同的人来回答,会有不同的答案,你可以想像出那将带有怎样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
2008年10月30日,北京798工厂的时尚设计广场,一个以艺术气息著称的空间,英特尔公司在这里向中国的嵌入式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EP80579,显然是一个非常绕口而难记的名字,虽然英特尔嵌入式与通信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和高级工程师普拉纳梅塔说自己更愿意用“Tolapai”这个名称,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依然记不清这个研发代号。然而它却是英特尔在嵌入式市场的里程碑式的产品。
Tolapai在告诉嵌入式市场:“英特尔真的发力了”,人们普遍将之看作是英特尔在与ARM进行正面交火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某网友煞风景地说了一句“还是ARM做得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你尽可以质疑英特尔,但能忽视这样一个巨人的行为吗?
“英特尔式”的嵌入式定义
本来“嵌入式”就是一个扯不清的概念,如今英特尔又为其增添了一种新定义。在英特尔的版图里,笔记本、台式机、服务器之外的这些设备都属嵌入式,换而言之,也就是英特尔目前近乎垄断的领域之外所有的空间。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在今年3月份英特尔会将嵌入式市场作为其未来发展的支柱之一,传统的PC市场增长缓慢而稳定有目共睹,而将来各种移动上网设备市场的潜力已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说大力进军嵌入式市场,是英特尔不得不做的事情,这里就有其高调喊出的“MID”。嵌入式领域的吸引力就如英特尔所言,在2011年,全球将会有150亿互联设备,而这是一个100亿美元的巨大的市场。如果说之前“凌动”处理器的发布已是给TI、恩智浦们示警,而Tolapai则真的是“狼来了”,因为这是一款SoC产品,在嵌入式市场真正具备竞争力。
事实上,称Tolapai为英特尔的首款SoC产品并不准确,早在1994年,英特尔的80386EX就已经将处理器、芯片组和内存控制器集成在了一起。而SoC也不是新鲜话题,无论TI、恩智浦,抑或飞思卡尔、三星都已有基于SoC的产品。即使是英特尔自身,其XSCALE产品线也曾有7款SoC产品,不过那是基于ARM架构的。
那么Tolapai究竟带来的什么新鲜东西?答案很简单,就是X86架构。众所周知,当初将XSCALE芯片卖给Marvel公司,已充分表明了在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英特尔已决定不再为他人做嫁衣裳,要在未来的移动手持领域延续自己的X86神话。
虽然Tolapai本身是针对工业市场,但无疑英特尔的心里是指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