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颗成都芯上市 显示英特尔的中国速度 - 嵌入式处理器 -
“英特尔成都基地已经成为英特尔全球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5亿多颗‘成都制造’的芯片走向世界,英特尔与成都共同创造了中国速度。”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执行董事戈峻近日表示,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正把投资的目光投向成都。
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执行董事戈峻在“跨国公司成都行 ———成都市投资环境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说,成都拥有广阔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承接大规模国际产业的能力和基础条件,成都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服务流程不断优化。同时,成都在能源运营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正在把投资的目光投向成都。“英特尔在成都的巨大成功和飞速发展是成都优越投资环境的最佳例证,英特尔成都基地已经成为英特尔全球最大的封装测试基地,5亿多颗成都制造的芯片走向世界,英特尔与成都共同创造了中国速度。”
曾科是最早加入英特尔成都工厂的一名普通员工。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郫县人,今年3月26日这天他格外自豪:他和同伴们把英特尔成都芯片封装测试厂的第4.8亿颗芯片送下线。这些芯片随后将被植入各大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中,销往世界各地。目前,全球一半的笔记本电脑芯片来自“成都制造”。
“一沙一世界”是英特尔高管们经常提及的话。英特尔做的事情,就相当于把原本价值几乎为零的沙子,转换成当今富含高科技的产品———半导体芯片。英特尔成都工厂在过去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中,再次证明了聚沙成塔的力量。
1 英特尔成都厂下半年将建成全球晶圆预处理三大工厂之一
今年3月26日,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厂第4.8亿颗芯片下线。同时英特尔宣布,成都工厂正式投产最先进的2010全新酷睿移动处理器
英特尔公司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英特尔落户成都前“好事多磨”的过程。
英特尔与成都市商谈建厂项目,历时两年多。2003年,SARS肆虐期间,戈峻和英特尔其他谈判代表从香港飞到成都,他们乘坐的航班上只有3名以口罩遮面的乘客。谈判过程中,来自英特尔总部的一位代表病倒了。咳嗽、发烧等症状与令人谈虎色变的SARS很是相像。
“尽管如此,成都市的几位领导还是不避风险地到医院探视他。”事隔多年,戈峻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这种诚意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据了解,英特尔在为它的封装测试厂选址时,曾在全世界8个国家考察,成都当时是10多个候选城市之一。
按照英特尔的惯例,在为工厂选址时,这家公司会组建专业的调查组,对每个候选城市的人力、物流、电信、建筑、治安、税收、通关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
在他们长长的调查单上,包括建厂后如何帮助原址上的小鸟迁徙、有无公交线路能从工厂直达市中心等问题都要搞清楚。
“一点点疑问,都会当面再提很多很多问题。这种可怕的问法,被我们称为穷尽提问。”据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琳回忆,成都当年对英特尔工厂选址非常重视,为此,还组织成都的精英人士,成立英特尔项目工作小组配合调查。
经过两年多的商谈,双方终于达成合作意向。2003年8月,时任英特尔首席运营官的贝瑞特赴成都签署投资计划。工厂一期投资3.75亿美元,并于2004年开工建设。其后,英特尔在 2005年3月又宣布增资建设二期工程。
继英特尔之后,半导体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也先后进驻成都。全球功率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服务业龙头PSI、全球第二大电子连接器制造商莫仕公司、中芯国际的集成电路测试封装厂项目、马来西亚友尼森公司的半导体测试封装工厂、美国芯源系统公司的成都芯片基地相继落户成都。
2009年,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工厂年出口额约占成都出口加工区出口总额的80%以上。今年3月 26日,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厂第4.8亿颗芯片下线。同时英特尔宣布,成都工厂正式投产最先进的2010全新酷睿TM移动处理器。作为英特尔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英特尔成都工厂2010年下半年将建设成为全球晶圆预处理三大工厂之一。
查看评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