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嵌入式相关 > GPU > 小米5实测(二)!GPU,骁龙820真的吊炸天吗?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小米5实测(二)!GPU,骁龙820真的吊炸天吗?

来源:gpu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8-31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手机GPU和CPU>原创,转载请注明。

公众号ID:mobile-gpu-cpu


这第二篇关于GPU的测试让大家久等啦!由于大家都很关注骁龙820的性能表现,U君也是不敢有半点马虎,所以,这几天一直没闲着,做了各种不同的测试来验证,分析。只为了能得到一个最严谨的结果。因此这次用的时间比较长!


进入正题。


关于骁龙820搭配的这款Adreno 530 GPU,大家最开始都是从一些跑分数据来慢慢了解的。尤其是在真机出来之前,各种跑分数据已经是漫天飞了。因此,我们今天就也从跑分看起。


我们先看下关于GPU跑分最权威的GFXBench的情况,我们测试其中的3.0,曼哈顿这个测试项,并把帧率以及处理器频率都展示出来:




可以看到,骁龙820的GPU跑分确实强悍,基本是在30到55帧之间变化,而同样的测试Mate8的麒麟950只能达到10到25帧。


而且,二者在跑分的时候都是把GPU调到了各自的最高频率,骁龙820的624M,麒麟950的900M。


那么,这么悬殊的GPU跑分结果为什么没有在我们上一篇(小米5实测!(一):骁龙820到底发不发烫?)的NBA 2K16全最高特效的测试中表现出来呢?甚至如果看最低帧率的话,小米5的结果还不如Mate8呢?


为此,U 君需要测试一些不一样的大型游戏来多方位验证一下。


大家应该还记得,在这篇文章(怎样的GPU配置能满足现在的手机游戏?)中,U君曾经把各种主流的热门游戏都测试了一下来看他们对处理器,尤其是GPU的压力,而其中<聚爆>这款游戏是所有的这些测试中最耗GPU的。那U君今天就用这款游戏在两款手机上在同样的环境(室内温度高于20度,开了空调)重新测试一次做个对比。


先来看一下在短时间(游戏过两关)测试下的性能对比:




可以明显的看到,Mate8的性能反而是好于小米5的!Mate8在测试中基本全程在55帧以上,而小米5则在第一关的时候勉强保持在50帧以上,但是到了第二关就已经频繁的下降到50帧以下,甚至40帧以下了。


那么,如果长时间测试呢?下面是整个30分钟的测试结果:




还是一样的结果:


两款手机都在长时间测试后开始性能下降,但是,Mate8开始下降的时间明显要晚于小米5。而且,在长时间测试的后期,Mate8基本是保持在40帧左右的最低帧率,而小米5则最低基本在32帧左右,甚至偶尔还会触及低于30帧的低点!


我们再把这次测试整个过程中的处理器频率的状态一起展示出来:




小米5的这个处理器频率变化曲线是不是跟之前NBA 2K16的测试非常的像?!


也就是:在极短的一段时间(游戏一关)高频运行后,CPU就开始频繁的在极高和极低之间跳动,而GPU则全程维持在比较低的频率:最开始300M,到了后期就在200和300M之间跳动了。


而反观Mate8,在开始阶段,GPU处于最高频率,CPU处于中等的1.5G。


从Mate8的这两个频率也能从侧面说明,<聚爆>这款游戏对GPU的压力较大,但是对CPU的压力中等(只需要1.5G运行),比NBA 2K16对CPU的压力要小很多。


到此为止,在实际游戏的测试中,我们已经涵盖了两种情况:


  1. 对GPU和CPU压力都比较大的<NBA 2K16> 全最高特效。

  2. 对GPU压力较大,但是对CPU压力适中的<聚爆>。


而在这两个测试中,小米5搭配的骁龙820都没能展示出在GPU跑分中那样的实力,甚至还输于在GPU跑分中远不如自己的华为Mate8。


那么,是不是因为<聚爆>这款游戏对CPU的压力虽然是中等,但是对骁龙820来说还是太大了呢?


那么我们就再换一款,我们之前经常测试的<激流快艇2>。


这款游戏对GPU的压力没有<聚爆>大,但是为了测试GPU,U君把两款手机的分辨率都设置成2K(这个办法U君在之前的测试文章中用过)来测试。


分辨率增大后,对CPU的压力基本没怎么增加,但是对GPU的压力是成倍增加的(这样单纯增加GPU的压力U君认为是有利于骁龙820的,因为从前面的测试结果以及前一篇文章发出后很多人的反馈来看,大家都认为是骁龙820的CPU拖累了GPU的表现,因此,单纯增加GPU的压力但是不增加CPU的压力是对骁龙820更有力的)


我们来看下这次的结果:





可以看到,这次果然如U君所料,二者的帧率终于开始接近了。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得话,Mate8还是略微好一点,因为Mate8在帧率为60的时间明显更多,而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最低帧率也是Mate8略高(Mate8高于45,小米5低于45)。


下面是这个测试中两款手机的处理器频率曲线:




可以看到,Mate8的麒麟950,CPU是在1.2G到1.5G之间跳动,确实比聚爆要低,而小米5的CPU频率则在最一开始就在最高的2.1G 和比较低的1G之间跳动,也比聚爆要低。


那么是不是这个CPU的负载对骁龙820来说还是太高了呢?那怎样的CPU负载才能让骁龙820的GPU发挥最大潜力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前面的GFXBench的跑分中骁龙820已经发挥出最大性能了啊,我们来直接看一下那个测试的处理器频率不就知道了吗!


来看一下:




可以看到,小米5的GPU全程都维持在最高频率624M附近,而CPU则是在前面极短时间内在高低频之间跳动后就锁定在了1G的频率上。最主要的是,大核锁定在极低的1G频率上后,对测试的帧率基本没有影响,也就是说,GFXBench跑分的时候,CPU做的事情非常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GFXBench是专门测试GPU的,当然要尽量的去除CPU的影响)。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U君还测试过长时间持续运行GFXBench跑分,在这样的测试下,小米5的骁龙820基本长时间稳定在624M左右的比较高的GPU频率上而不降频,即使在长时间持续测试后,手机已经非常烫手了!而这样的情况在实际游戏的测试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实际游戏测试中,不管多长时间的测试,只有手机到了快要烫手的程度,频率就开始下降了(在上面的多个测试中大家也都看到了)。


=== 总结 ===


   是的,如果单纯从GPU的角度来看的话,骁龙820的Adreno 530 GPU确实性能强悍。

    

   但是,现实世界的游戏和应用,尤其是大型游戏,都是同时需要CPU有相匹配的能力才能让GPU真正发挥作用。这款骁龙820处理器,如果单独测试CPU大负载(NBA 2K15),性能表现不错。单纯测试GPU大负载(GFXBench跑分)性能表现也是不错。而一旦CPU和GPU二者需要同时输出大负载甚至中等负载的时候就不行了,就只能一起降频了!


   也就是说,单独来看得话,骁龙820的CPU和GPU都性能强劲,但是当他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却永远也达不到1 + 1 = 2的效果,因为他们各自性能强劲的同时,却也独自就把本应该两个合在一起的发热预算给用完了,也就出现了我们实测中看到的情况:1+1 不但得不到2,而且是远远小于2的。


    所以说,不是把两个性能强劲的CPU和GPU堆积到一起就能得到一个性能超级强劲的处理器的。



The End


U君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在前面一篇文章发出来之后,很多人对象知道同样搭载骁龙820处理器,但是价格更高的三星S7 Edge如果做同样的测试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刚好今天以为热心的粉丝朋友拿到了这款S7e,正在帮U君一起测试收集数据,U君会尽快的把这些数据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也多谢这位朋友以及之前很多位帮助过U君做测试,收集实测数据的朋友,你们的支持是对U君最大的鼓励!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嵌入式相关 > GPU > 小米5实测(二)!GPU,骁龙820真的吊炸天吗?
 骁龙 测试 压力

"小米5实测(二)!GPU,骁龙820真的吊炸天吗?"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