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工程
来自10级武汉大学学长的经历
武汉大学的物联网专业隶属于计算机学院,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在10届才开设的。所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觉得很有必要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切身经历。
先说说当时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背景吧。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于2009年1月28日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题为《Internet of Things - Anaction plan for Europe》的物联网行动方案,描绘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前景。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无锡视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感知中国”的战略构想,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再次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并指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从上面可以看出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也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下一代网络的必然趋势。
就在政府做出讲话不久,教育部迅速响应,召集全国各大高校领导讨论开设物联网专业的计划。所以物联网工程专业就在10年应运而生了,但要说明的是当时第一批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主要是一些非211高校,比较好的学校有武大,北邮等几个,像清华北大,上交复旦浙大等都没有任何动静。想必到这里大家多少能看出一些端倪。
再说说武大的物联网工程的情况吧。由于是第一届,教学方面没有任何经验,基本处于边摸索边教学的状态,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当小白鼠了。在课程安排方面,大一学习的是一些基础课,公共课比如高数,线代,英语等,专业课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排基本相同:电子电路,数字逻辑,计算机导论,物联网导论,还有一个重点是C++程序设计,但这门课有一个很大问题是没学C直接上C++,学院的解释是时间不够。大二开始就开始学习物联网方面的专业课,有物联网通信技术,传感器设计应用,RFID等,还有一些和计科一起上的。但像前面说的,尽管是专业课,但其实一点不“专业”,要么是一些概念性的内容,要么是非常高端大气让人听不懂的东西。而老师方面,他们也没任何教学经验,基本把我们当计科或者电信专业学生来教,而我们计科有很多课程不学,电信就更不用说了,这就导致老师经常无法与我们很好沟通,很多课程基本打酱油了。大三开始一方面继续学一些更高端的专业课,这个可大二情形差不多,就不赘述了;另一方面逐渐安排了设计实验课程,培养大家动手能力,学校想法是很好的,但真正实施起来经常因为实验器材没到而暂停或者干脆不做了,稍好一点的情况是等器材来了和下一届学生一起做。到了大四就和其他专业一样基本没课了,同样大家也面临着几种选择:考研(保研),出国或是工作。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还没规划硕士课程,所以考研(保研)这条路就没了,当然,如果计科方面专业课程学的过硬,加上编程动手能力突出,可以保研(考研)本学院或者外校的计算机专业,或者自己同时修了双学位,可以考研第二专业。出国就和考研情况类似了,国外现在也不接受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再说工作吧,情况还是和上面一样,现在国内找不到任何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工作,如果在本科阶段计科专业课程学的扎实,动手能力强还是可以考虑找IT方面的工作,但是如果计算机方面也学的不咋样,那处境就很尴尬了。
最后说一下考核方式。公共课和其他专业一样,公共必修是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公共选修期末开卷考试或者交论文。专业课和计科重叠的和他们一起考,都是闭卷;物联网工程特有课程都是开卷或者论文,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很多课程都没教材,所以每次考试大家都打印一大叠PPT。评奖学金方面,武汉大学和其他很多学校(比如兄弟学校华科)不太相同,评分是成绩占70%+科研论文占20%+社团活动10%,这种方式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的毕业论文是以院为单位,老师指定设计题目+学生自愿选择。
最后总结一下,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其应用几乎覆盖所有行业,在今后5-10年里必然会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就业前景也是相当不错。但现阶段不管是研究还是教学,物联网才刚起步,可能无法真正学习到很多实用的技能,选择需谨慎考虑。
查看评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