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仪器、英伟达等为什么从手机芯片领域消失
在智能手机初期,移动处理器领域可谓是大佬云集,TI、Nvidia、甚至后来的Intel都是IC行业的翘楚,可是这些大佬都先后退出了这个领域,因为他们都遇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基带(Baseband)。随之而来的是高通凭借基带的优势横扫移动处理器市场,甚至很多人调戏高通的SoC是买基带送CPU,由此可见基带的重要性。
什么是SoC
跟PC比手机的体积要小的多,而且开发迭代的速度很快,这些因素就使得集成度高的芯片就很容易受到厂家的喜爱。在手机芯片领域已经CPU、GPU等都不再是独立的了,而是集成在了一起,被成为SoC。
什么是SoC呢?SoC是System on Chip的简称,也称为片上系统,是一个微小型系统,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大脑,那么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眼睛和手的系统。手机因为通信的基本属性,所以手机SoC一般分两大块,BP(Baseband Processor)和AP(Application Processor),BP就是我们常说的基带芯片。一个完整的手机SoC如下图(某高通SoC)所示:
一个SoC除了CPU还包括BP(基带)、GPU(图形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ISP(图像信号处理器)等重要的模块。这些模块通过复杂的异构计算系统,管理、组织、协调、分配各模块的任务,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并使性能和功耗更趋平衡。
基带不好做
基带通常是手机中的一块电路(也有软基带,比如小米的澎湃S1),负责完成移动网络中无线信号的解调、解扰、解扩和解码工作,并将最终解码完成的数字信号传递给上层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可以理解为通信模块。很多人会想当然的认为华为是做通信起家的,做好基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不然,曾经通信设备领域的老大爱立信和IC巨头意法半导体的移动芯片合资公司意法-爱立信(ST-Ericsson)在亏损27亿美金后也黯然退出,这足以说明基带并不好做。
Intel这样的芯片行业巨头切入移动领域也是铩羽而归,为了弥补基带的弱项还收购了英飞凌公司,苹果公司最近和高通的官司打的火热是因为专利费的问题,这个专利费主要就是基带部分的通信专利,苹果经过多年的发展从CPU到GPU都慢慢的变成了自主研发,然而基带始终不是自己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好做,专利壁垒太高。
市场不好做
德州仪器,英伟达这些厂商退出手机芯片领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如果我们看一下最新的2017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手机出货量排行榜,会发现排名前5名中的三星、苹果、华为,小米都有自己的处理器,当然小米的澎湃处理器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意味着有实力的厂家都开发纷纷自研处理器,而这些厂家又占据了将近半数的市场份额,那剩下的市场就更小了,又要面临联发科的低端竞争以及高通的基带专利壁垒,所以他们退出手机市场也不难理解了。
查看评论 回复
"德州仪器、英伟达等为什么从手机芯片领域消失"的相关文章
- 上一篇:德州仪器:理想的芒格类型标的
- 下一篇:德州仪器并不在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