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磷烯可望超越石墨烯与硅材料;台积电降价稳高通、联发科
1.2D磷烯可望超越石墨烯与硅材料;
2.台积电折价策略奏效 稳住高通、联发科28纳米订单;
3.英特尔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净利同比降3%;
4.紫光买美光 外资:几不可能;
5.移动支付爆发式增长 NFC能否借Apple Pay反击?;
6.清华紫光若买下美光 影响SK海力士有限
老杳推出个人微信公共号,主推原创及重大突发事件分析,欢迎长按 laoyaoshow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2D磷烯可望超越石墨烯与硅材料;
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ITRS)持续寻找矽替代材料的行动备受全球瞩目,业界期望能找到一种能以2D实现超高速的理想导电材料。石墨烯及其衍生版本碳奈米管(CNT)一直是最被看好的热门技术,但黑磷在光子学应用上也已经展现优于石墨烯的性能。
最近,加拿大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与蒙特利尔大学(Universite de Montreal)的研究人员们宣称,2D单层的黑磷磷烯(phosphorene),能够展现优于石墨烯以及矽的纯粹电路电子特性。
2D导电材料的优点在于能在室温下实现趋近超导速度,加上极其适用于延伸ITRS开发蓝图未来将需要原子级单层延续摩尔定律(Moore's Law)进展。遗憾的是,任何材料的原子单层都十分易碎,因而必须找到能够沈积多层而且是2D形式的导电材料。
图中的黑磷模型说明其原子单层的“可折叠蜂巢式”内部结构
(来源:McGill University)
“我们的研究显示可以诱导电子在多个2D形式的黑磷原子层中移动,”麦基尔大学教授Thomas Szkopek解释,“就纯科学的理由来看,我们仍然不知道电子如何在有限的2D中移动的细节;而在技术方面,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在电子受限于2D时所展现的功能更好。”
在 室温下,磷烯的电子迁移率已经被测定可达到矽(2700cm2??/Vs)的2倍,而在冷却时(3900cm2/Vs)更高达将近3倍,预计在针对相容基 板与电极最佳化后,还可达到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其缺点是黑磷单层一直表现得不够稳定,除非能够隔离于正常大气环境的保护之中。不过,麦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 们认为这并不算是太严重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发现2D电子在黑磷中移动时甚至可穿透多层导电材料。
“大家都知道黑磷的稳定度不足,除非采取隔离于环境的预防保护措施。再者,黑磷单层越薄,就越不稳定。”Szkopek指出,“但根据我们的观察,其实并不需要在黑磷单原子层看到2D的电子运动,这对于未来的黑磷元件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质意义。”
为 了证明这个观点,研究人员们将黑磷制造成量子阱场效应电晶体(FET)裸晶,它能够以超过100,000的电流定值轻松地导通与断开。即使这种材料采用多 层制造,研究人员们也能利用磁致传输测量展现2D载体。此外,研究人员们还预测这种磷烯FET能够以极低电压作业,实现低功耗作业。
麦基尔大学与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携手打造出量子阱场效电晶体裸晶
(来源:McGill University)
未来,研究人员将以最佳的磷烯层数与最佳介电质进行实验,期望能制造出磷烯FET与最佳金属触点。除了最佳化,研究人员们并计划研究如何在晶圆厂中大规模制造这种材料的方法。
麦基尔大学教授Guillaume Gervais、蒙特利尔大学教授Richard Martel也参与了这项研究。该研究中的磁场实验是在佛罗里达州的国家高磁场实验室进行;该实验室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佛罗里达州以及美国能源部(DoE)共同赞助支持。
编译:Susan Hong
(参考原文:Phosphorene's Two Dimensions Could Beat Silicon,by R. Colin Johnson)eettaiwan
2.台积电折价策略奏效 稳住高通、联发科28纳米订单;
台积电28/20纳米制程祭出折价策略,顺利稳住高通和联发科订单,并拉升产能利用率。李建梁摄 全球智能型手机市场需求降温,手机芯片重要客户高通(Qualcomm)和联发科传出大砍晶圆代工订单,包括联电和GlobalFoundries的28 纳米制程订单首当其冲,至于台积电因感受到景气下滑,率先针对28/20纳米制程祭出折价策略,幅度约5~10%,顺利稳住高通和联发科订单,并拉升产能 利用率逾80%。不过,台积电对于客户订单消息不予置评。
智能型手机市场陷入激烈竞争,不仅高阶手机市场 出现饱和状态,中、低阶手机亦呈现后继无力走势,大陆最具代表性的小米手机2015年上半出货量不及3,500万支,估计全年出货仅6,000 万~7,000万支,距离全年出货1亿支目标甚远;至于联想亦订下全年出货1亿支目标,然第1季仅卖出1,800多万支,全年出货目标恐大幅下修。
半导体业者指出,大陆智能型手机需求走软,加上库存堆高情况,让芯片业者灾情惨重,近期陆续传出芯片客户高通与联发科向晶圆代工厂砍单消息,其中,联电与GlobalFoundries的28纳米制程订单首当其冲,且主要集中在手机基频芯片产品。
联电28纳米制程陆续打入高通和联发科供应链,然第2季业界传出联电部分28纳米制程芯片未能通过高通认证,主要系因高通拉高测试标准,而非联电芯片有严重瑕疵,当时业者便推测恐是芯片客户感受到景气太差,希望减少备货所采取的另类手段,近期则传出高通开始下砍订单。
至于台积电因感受到景气急遽下滑,率先针对大客户祭出折价策略,成功稳住高通和联发科28/20纳米制程订单,并让台积电第2季营收顺利达成财测目标,业界传出折价幅度约5~10%。
半导体业者透露,台积电第2季28/20纳米制程产能利用率持续探底,公司内部面临不小压力,其中,28纳米制程产能利用率下探至70%,而20纳米制程更一度下探至60%,台积电为力挽订单,采取折价策略,顺利让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以上。
半 导体业者坦言,2015年是十分辛苦的一年,不但旺季不旺,第3季营收展望能有个位数成长就算不错,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即将在16日法说会释出下半年景气 风向球,备受业界瞩目,业者预期台积电第3季营收亦将难逃半导体旺季不旺的命运,估计仅较第2季小幅增加,第4季则酝酿强力反弹。Digitimes
3.英特尔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净利同比降3%;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6日凌晨消息,英特尔今天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英特尔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3.2%,主要由于PC行业的滑坡令其芯片业务受损。但与此同时,英特尔第二季度业绩和第三季度业绩展望均好于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上涨近3%。
在这一财季,英特尔的净利润为27.1亿美元,每股收益为55美分,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但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在上一财年第二季度,英特尔的净利润为28亿美元,每股收益为55美分。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英特尔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50美分。
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为132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38亿美元,但仍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为130.4亿美元。
英特尔第二季度毛利润率为62.5%,相比之下该公司此前预期为62%,上下浮动两个百分点。
英特尔预计,第三季度营收为143亿美元,毛利润率为63%,上下浮动两个百分点。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平均预期英特尔第三季度营收为140.8亿 美元,毛利润率为61.33%。英特尔同时下调了全年营收预期,称其目前预计全年营收下滑约1%,此前该公司在4月份预测称其全年营收将大致与去年持平。
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在7月6日发出业绩预警称,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将比第一季度下滑8%。此前AMD预测其营收将环比下滑3%,该公司定于美国东部时间周四(北京时间周五凌晨)公布第二季度财报。
当日,英特尔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0.04美元,报收于29.690美元,涨幅为0.13%。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7:18(北京时间16 日5:18)的盘后交易中,英特尔股价再度上涨0.79美元,至30.48美元,涨幅为2.66%。过去52周,英特尔最高价为37.90美元,最低价为 28.82美元。(唐风)
4.紫光买美光 外资:几不可能;
专业财经媒体巴隆(barron`s.com)引述外资分析师意见指出,大陆紫光集团成功收购全球第三大DRAM厂美光的可能性“趋近于零”,并示警若成局,全球记忆体产业长期将陷入更严重的供过于求问题。
紫光集团传有意以230亿美元(约新台币7,130亿元)的天价收购美光,引起科技业高度关注,一度造成美光与同阵营的华亚科、南亚科股价飙涨。
在投资界一面看衰下,美光与华亚科、南亚科股价昨(15)日全面泄气,南亚科重挫逾9%,将前一日涨幅全数吐回,收盘价36.8元;华亚科跌近4%、收21.8元;美光美股早盘下跌逾2%。
巴隆引述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摩尔(Moore)的报告,强调一旦紫光集团收购美光之后,可能会带动陆方大量投资新设备,对长期的记忆体供需相当不利,从日本、南韩与台湾过去的经验来看,被官方重点投资的半导体业、通常也会伴随供需失衡的问题。
外资圈也对合并案能否成行抱持高度怀疑,认为美国政府是否能无视国土安全、放手让大陆买下美光还是个大问题,预期美国财政部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将以高规格检视这项并购案,除非美光的DRAM产品被认为不重要,才有机会获美方同意。
另一方面,紫光集团传出以每股为21美元、总价230亿美元收购美光,外媒认为,美光可能不会同意以低于每股35美元的价格出售,等于总价起码要380亿美元,才可能成交,否则太低估美光专利技术、厂房以及员工的价值。
外资圈认为,基于出价过低、美国政府几乎不可能放行二大原因,此提案成真机会“趋近于零”;就DRAM产业基本面而言,后市依旧充满疑虑。
瑞银指出,此并购消息面,根本不会对美光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产生任何改变,华亚科营运也不会因为紫光集团想并购美光的消息,而有任何受惠或改变。巴克莱证券则对DRAM族群维持保守看法,对华亚科投资评等均为“劣于大盘”;大摩对南亚科看法则为中性。经济日报
5.移动支付爆发式增长 NFC能否借Apple Pay反击?;
关健
银联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基于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功能的银联闪付在线下的终端布局已达到500万台,这个数字在去年还不到300万。
但在移动支付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增长率超100%)的近两年中,起步较早的NFC支付并未取得令人惊艳的成绩,特别是在“后起之秀”支付宝钱包和微信几乎垄断了移动支付场景的国内市场上,NFC似乎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就在两天前,苹果基于NFC功能的移动支付ApplePay首次走出美国,进入英国市场,目前可在英国25万个终端上使用ApplePay刷苹果手机或手表付款,苹果在移动支付的强势推广给NFC的市场普及带来了利好。
但情况在国内更加复杂。金雅拓大中华区及韩国区市场经理魏晖15日在世界移动大会上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NFC支付涉及一条包括商户、收 单环境、NFC发行方、手机厂商、运营商、银行、技术提供方等在内的复杂产业链,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实现共赢,是国内推动NFC的重要因素。
NFC让位于扫码支付?
在15日上海举行的世界移动大会上,移动支付成为热门话题。中国移动在会上宣布,其基于NFC的支付工具“和包”用户数已突破500万。在支持NFC功 能的手机上使用和包App(手机钱包),用户可以拿手机当卡刷,应用在缴话费、生活缴费、收付款、订单支付、账户充值等场景中。
所谓NFC,即非接触式数据交换,比如门禁卡、公交卡均是应用此技术,目前NFC是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用户拿下载了虚拟银行卡的手机(或银行卡)靠近识别终端即可完成付款。
在NFC领域比运营商更强势的银联也在积极布局线下的NFC设备终端。其最新透露的数字为,全国已有500万台终端设备可以用NFC付款。但实际上,如果以全国线下商业的庞大体量作为分母,500万这个数字目前连冰山一角也算不上。
随着蚂蚁金服和腾讯微信在线下商业的激进式突围,移动支付领域的格局在近一两年发生了巨变,仅支付宝钱包一家就占到国内移动支付市场近八成的份额。目 前,全国主流便利店均已对接支付宝或微信,两者逐渐将移动支付场景拓展到超市、加油站、医院、公共事务部门、出租车、餐馆、酒店等越来越多的领域中。
来自手机厂商的微妙转变也从侧面反映了二维码支付和NFC近场支付各自不同的受青睐度。像近日发布的魅族MX5手机,其mTouch指纹识别功能已经和 支付宝对接,用户在使用支付宝交易时无需输入交易密码,手指按在屏幕上即可完成支付,NFC功能却并未提及。而在前两年,NFC还是很多主流手机在新品旗 舰机发布时的宣传亮点之一。
产业链和用户习惯或成掣肘
早在去年10月,马云和苹果CEO库克就曾探讨过支付宝与 苹果合作的可能性,ApplePay也一直对进入中国市场心心念念,但受限于政策等原因,ApplePay入华迟迟没有动静。即便在美国市场,目前 ApplePay的市场渗透率也并不算高,但在金雅拓行业市场营销副总裁林添祥看来,ApplePay的全球拓展努力为NFC支付的普及大有帮助。
与支付宝和微信的扫码付相比,NFC近场支付的上下游产业链更加复杂,从用户端往上游倒推,至少会涉及商户、收单环境(各银行与卡组织方银联)、NFC 发卡方(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银行等)、第三方合作伙伴,以及技术提供方等(安全载体、应用软件、后台解决方案等)。魏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说,NFC的产业链长而复杂,能否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并调动其积极性是推进NFC的一个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还是用户习惯。面对支付宝和微信烧钱补贴商户,逐渐培养起年轻用户使用手机扫码付款的习惯,无论是银联的闪付,还是中国移动的和包等NFC发卡方,都面临着NFC用户教育的巨大压力和成本。第一财经日报
6.清华紫光若买下美光 影响SK海力士有限
清华紫光传出有意收购美光(Micron)消息后,韩国分析师认为,双方成交后对于韩国对手SK海力士(SK Hynix)影响不大,而且清华紫光提出价格偏低及政治因素,都是阻碍成交的因素。
据韩国时报(The Korea Times)报导,Hi Investment分析师Song Myeong-seop表示,由于存在诸多外部因素,短期内该收购案恐怕无法成真。即使最终清华紫光如愿买下美光,也只会对SK海力士造成轻微影响。
有分析师指出,SK海力士在DRAM技术上领先美光至少18个月,因此SK海力士不太需要担心技术竞争,然而,倘若收购案过关,此事仍会为产业带来供给过剩的隐忧。
不过,由于清华紫光目前出价过低,收购案恐不会成功。另外,美光生产芯片也被使用在美国国防工业及美国太空总署(NASA)等单位上,更增加案件成交的复杂度。
大陆目前则积极发展显示器与存储器技术,大陆厂商日前更已向韩国业界招手挖角人才。
清华紫光目前也与包括英特尔(Intel)等美国厂商合作,双方并在美国犹他州设厂,英特尔则投资清华紫光15亿美元,持股20%。Digitimes
老杳推出个人微信公共号,主推原创及重大突发事件分析,欢迎长按 laoyaoshow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更多消息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集微网手机版
查看评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