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技术海外身影高调 张亚勤强调人工智能前景
百度技术近期在国际聚光灯下的曝光量颇为频繁。
1月20日,2016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冬季达沃斯)在瑞士小镇达沃斯如期开幕。百度总裁张亚勤受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及执行主席施瓦布教授邀请出席年会,这也是百度公司首度亮相冬季达沃斯。
现场,在人工智能分论坛上,张亚勤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景的判断,“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石”。在他看来,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固然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基础设备,但它的发展已经远远快于大多数人的想象。未来几十年的技术,人工智能都是其基础,也是发展其他一切的动力。
这个结论的得出,主要是基于技术型公司百度多年的研究积累数据。
人工智能的核心阶段到来
张亚勤在现场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已然迎来发展的核心阶段,落地到百度自身,可以在百度所提供的具体产品与服务上得到体现。比如语音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搜索引擎、广告平台、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张亚勤称,百度内部各个项目组搭建的信息技术平台是全世界研究人员都可以访问的。
其实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节奏越来越快。2014年,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百度曾计划投资 3 亿美元招聘 200 人建设人工智能中心。同时,百度中心的建模速度也愈加飞速。目前百度的机器学习团队主要攻关的是语音识别,另外也兼顾一下计算机视觉的研究。
整个技术大环境的开源正在成为趋势,谷歌的安卓系统风靡全球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人工智能方面,从2015年11月起,谷歌、Facebook等也相继开源人工智能技术,目标吸引第三方开发者,意图让自己的技术能逐渐成为主流。一味坚持壁垒,或许只会被边缘化。而百度在提高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实力的同时,也加大自身技术的开放力度。
实际上,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百度也深知,公开技术源代码将会引起业界更多的兴趣和热情,使得相关的技术发展进入良性发展的循环,为整个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驱动力。而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通过开源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也是这个技术大环境下,许多公司必须采用的模式。
从技术层面看,人工智能研究的每一步都需要硬性资源予以支撑,其中之一就是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实力。通过分析海量数据,机器就有可能精准把握用户群体的各项习惯,以此为各项业务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驱动的世界
在前三次的工业革命中,中国的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发展的机会。但如今,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崛起,中国互联网企业大力发展的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基石,也将体现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作用。
而技术发展则带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比如2014年4月,百度发布的大数据引擎,就率先在政府、医疗、金融等传统领域开展合作,这也是全球首个对外开放的大数据引擎。
随后,百度依托大数据引擎正式推出了疾病预测产品。可提供手足口病、流感、艾滋病、肺癌、肺结核和性病等12种疾病的活跃度、活跃度指数、趋势图,以及各种疾病相关的城市和医院排行榜,用户可以查看过去30天以内的数据和未来7天的预测趋势,某些省市甚至已经细化到具体的商圈。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的技术还获得了习大大的点赞。当地时间1月20日,作为中国第一批在埃及开展业务的互联网企业,百度国际事业部总经理胡勇在现场做出相关汇报,习近平主席亲自为百度国际化阿语开发者平台点赞。技术的发展也让中国在国际的地位日益提高。
被习近平主席点赞的百度“阿语开发者平台”,是百度国际化推出的面向广大阿拉伯地区开发者的开放平台,以互联网形式凝聚中阿智慧。通过这一平台,百度为埃及等阿语地区开发者提供技术模块及资源支持,借助百度领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安全等技术,以及优质的全球推广平台帮助开发者成长,百度阿语开发者平台正在成为阿语地区最优秀的线上孵化基地。
除了“阿语开发者平台”之外,百度国际化目前在埃及还推出了多款阿拉伯语产品,包括网站导航Hao123、Baidu Browser、DU Speed Booster、DU Battery Saver、MoboMarket等,横跨移动及PC领域,覆盖超过40%的埃及网民,其中Hao123和DU系列产品的活跃用户一直保持在1000万以上,受到用户广泛好评。
从医疗到教育,从国内到世界,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百度正是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连接起人与服务,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可以想象的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改变,因互联网技术而发生。
查看评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