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资讯 > 人工智能AI > 机器人“抢饭碗”?人工智能是福音还是灾难?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机器人“抢饭碗”?人工智能是福音还是灾难?

来源:ai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8-23 

“快笔小新”现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机器人写新闻,“快笔小新”不是第一个。美联社机器人写财经消息,速度以秒计算。

快,是机器人的制胜法宝,它出色的运算能力是人无法比拟的。美联社使用的Wordsmith每个季度要写3000多篇公司财报,每天至少25篇,工作量约为资深记者的10倍。

真人记者真的要下岗了么?

尽管机器人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算法使写作提速,但是机器脑与人脑相比,它在创造性、处理复杂信息方面,与人差距仍然很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君超认为,机器人新闻与“手工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新闻稿相比“大异其趣”。

未来已来:取代OR融合

据了解,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加强军用机器人的建设。俄罗斯军方力图研发机器人系统并应用于军事领域,美军前些年就有机器人服役,我军也正在研究启动机器人“士兵”参加扫雷行动。

汽车生产线、喷涂、装料、码垛、安防、纺织……早在走向媒体、军界之前,机器人已在国民经济中劳动强度大、重复性强、工作环境欠佳的行业、领域施展拳脚。

在珠三角,制造业屡现招工难。“机器换人”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

东莞大朗镇一家服装厂里,缝盘工人清一色年轻女工。手指灵敏,才能“一个齿轮对准一个孔眼”。公司负责人说,当地7000元月工资都难招到一个熟练工。“机器换人”,集中在织片环节,34台电脑横机由8名工人轮班值守。“无法包揽,机器也有发神经的时候。况且电脑横机生产出来的只是布片,不是成衣。整个生产线还是‘人机’合作。机器省人力,机器坏了,还是人来修。”

在深圳市福田区连城新天地美食街,机器人刀削面餐厅内宾客满座。餐厅经理告诉记者,机器人刀削面成为一种品牌,很多顾客带着好奇心来品尝。

“机器人将和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跨界融合,带来制造业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它一边‘高大上’引领社会趋势,一边‘接地气’改变你我生活。”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博士说。

人工智能:福音抑或灾难

1997年深蓝计算机以每秒2亿步棋取胜人类。2011年超级计算机沃森与人类鏖战智力问答完胜。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像分类、机器翻译、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汽车、医疗诊断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标志着过去看起来“弱智”的机器人终于获得初级学习的能力。

于是,有人说,人工智能的春天到来。

再加上大数据技术推动的物联网时代的推波助澜,人机之间的连接越来越密切,科幻大片里机器人“深度学习能力”并非那么遥不可及。于是,也有人说,人工智能的春天未必是人类的福音。

尽管存在种种担忧,但人们依然不遗余力地热心投入其中。这场新技术革命,中国人没有缺席。

百度自然语言处理部高级研究员马艳军告诉记者,百度的“小度”机器人掌握了海量数据,具备了一定的像人一样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视觉领域,清华大学创业者让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读懂了图像,准确度超过美国同行。

至于对技术过度发展的担忧,许多专家表示,要相信人数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驾驭。

[链接]

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呼之欲出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中国正加紧制定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助推本土机器人在研发、推广应用以及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日前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说。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介绍,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和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一起,构成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蓝图。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

(据新华社报道)

[短评]

产业发展要警惕低端盲目扩张

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机器人产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理应加快推进,但在发展的同时,要警惕一哄而上搞低端盲目扩张。

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高端领域市场基本被洋品牌占据,低端产能出现盲目扩张苗头:数十个地方都在推进机器人产业园建设,规模企业达140多家,但相当一部分都是在演绎进口零部件、国内组装然后推向市场的“简单拼凑”模式,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缺失较为明显。

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应该借政策的春风,集中力量,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任由资金资源一哄而上,在低端产能上无序扩张,最后很可能陷入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不但会错失发展机遇,与强者的技术实力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产业发展不能急于求成,也没有捷径可走。国内国际经验表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孵化、难关攻克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在一些核心的、关键性技术上取得突破,才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让行走的脚步更加坚实。

对地方而言,当节制投资冲动,充分论证,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切不可盲目大干快上,人为制造规划热、投资热,从而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对企业而言,花大力气进行产业研发、技术攻关,才能打牢基础,把机器人产业真正做大做强。

(据新华社报道)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资讯 > 人工智能AI > 机器人“抢饭碗”?人工智能是福音还是灾难?
 技术 产业 机器人

"机器人“抢饭碗”?人工智能是福音还是灾难?"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