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资讯 > 高通&华为 > 高通:竞争对手依然无法超越其技术优势;杭州矽力杰通过并购壮大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高通:竞争对手依然无法超越其技术优势;杭州矽力杰通过并购壮大

来源:网络整理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8-21 

1.高通:竞争对手依然无法超越其技术优势;

2.Apple订单台积制程强压三星 投资将加码;

3.台积12月营收 滑破600亿;

4.安靠完成对J-Devices 的100% 收购;

5.矽力杰 展开并购 壮大营运;

6.高通暂未计划进入无人车领域,但不排除


老杳推出个人微信公共号,主推原创及重大突发事件分析,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show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高通:竞争对手依然无法超越其技术优势;


去年Computex 2016期间曾与Qualcomm资深市场行销总监Peter Carson针对通讯晶片技术等发展看法进行访谈后,此次CES 2016期间我们再次就Snapdragon 820所采用全新通讯技术,再次询问Qualcomm未来在通讯技术发展、车联网等不同市场应用,以及在物联网持续蓬勃发展情况下,身为技术提供者身分的 Qualcomm是如何应对。




就 此次Snapdragon 820处理器整合数据通讯功能部分,其中除采用全新对应至LTE Cat 12、Cat 13通讯技术规格的数据晶片功能,更重要的是加入Wi-Fi 802.11ad无线连结规范,使其能与频宽更大的频谱做连结,藉此确保其数据通讯即时性、扩展性且具可靠性。


而配合车联网所推出的 Snaodragon 820A系列,则主要如先前所提认为车载系统因本身更新周期相比手机产品更久,因此在每次更新时候就必须增加至少可使用长达5年以上仍足够使用的通讯技 术,因此无论在通讯连结速度、数据传递所需频宽都要能涵盖未来5年内可能发生应用模式。另外,由于车载系统同时关系到驾驶与他人生命安全,因此在安全性、 可靠性与稳定度也必须格外重视。


至于诸如无人机、监视摄影机等应用是否也会有不同设计时间周期,以及在技术需求做差异化调整,就Qualcomm的立场而言,主要还是针对不同载具最佳化使用需求而定,毕竟不是每样产品使用情境都与智慧型手机需要以更快速度演进。



▲Qualcomm资深市场行销总监Peter Carson

Wi-Fi SON为改善物联网应用所设计


针 对此次所提出的Wi-Fi SON技术,Peter Carson强调此项技术主要希望改善过去网通产品经常给人不具亲和力的印象,同时除了让使用者或企业端针对内部使用需求建立客制化Wi-Fi组态外,更 重要的是会透过此项技术让整个Wi-Fi连接效率自行最佳化,同时在发生问题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自行重启、修复,进而解决过往必须自行检查设定的麻烦。


进一步说明Wi-Fi SON的技术细节,Peter Carson表示此项技术层级建立在诸如MU-MIMO等应用上层,本身定位比较像是范围更大的调节器,藉此让整个网通品质更好,同时亦可配合MU-MIMO技术让联网频宽、速度提升。


而Peter Carson也说明Wi-Fi SON确实也是针对物联网应用所设计,在物联网更加讲究万物互连的稳定性,以及传输时针对不同网路接合的桥接能力,此项技术便是对此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未 来也预期会应用到更多领域,例如车联网、监控系统等,但是毕竟不同应用领域都会有不同需求产生,例如在大量传输时必须兼具维持电力损耗平衡度等情况,对于 Qualconmm来说也将会是全新挑战。


另外,针对物联网应用越来越为广泛,加上物联网应用设备也以惊人速度成长情况,若在避免现有频 谱资源仍无法满足应用需求之下,利用小型蜂窝基地台与未授权频谱资源分摊连接流量,势必成为未来改善物联网占用频宽重要解决方式。但对于使用未授权频谱资 源是否可能涉及资料安全隐忧,Peter Carson则认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连接传输时所采用安全加密方式,毕竟未授权频谱仅只是管道,并不代表使用此连接资源就一定影响资料安全。


竞争对手依然无法超越


回 到数据通讯技术与他厂竞争部分,对于联发科等厂认为现阶段在4G联网技术发展逐渐成熟情况下,进一步使现有精炼并没有太大意义,反而应该将发展重心着眼下 一代5G网路技术,Peter Carson则表示确实以市场考量来看,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什么不对,但不认为竞争对手在5G网路发展是否已经具备足够能力,毕竟其高阶连网技术仍仅能 用于重点产品,而无法像Qualcomm已经将诸多高阶联网技术下放至入门、中阶机种,进而将市场普及率做大。



2.Apple订单台积制程强压三星 投资将加码;


受到苹果传出下修iPhone 6s系列手机出货影响,苹概股人气涣散,不过,台积电在iPhone 6s系列手机的A9晶片上打出漂亮一役,不只完胜三星,也更加稳固在客户心中的龙头地位,法人预期,苹果应会持续增加对台积电的订单。


根据半导体市场研究机构 IC Insights日前公布的2015年全球晶圆厂制造产能排名,台湾共有两家晶圆厂挤进前十名,分别为第二名的台积电,以及第八名的联电。


其中,台积电月产能来到189.1万片12寸晶圆,较2014年增加14%,全球市占率11.6%。虽然三星仍以15.5%的全球市占率名列第一,但产能增幅为8%,明显不及台积电,两者差距持续缩小。


此外,根据工研院IEK中心统计,台积电在去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占率达54%,领先优势持续扩大,台积电共同执行长刘德音今年初提到自家制程技术时,也显得信心十足,表示市占率还有机会向上提升。经济日报



3.台积12月营收 滑破600亿;



晶 圆龙头台积电(2330)公布12月营收数字,如预期业绩走势持续下滑,12月合并营收583.47亿元,月减8%,较去年同期衰退16.1%,为全年最 低;2015年合并营收8,434.97亿元,较前一年成长10.6%。下周四(14日)台积电将召开法说会,对于半导体景气动向及资本支出情况将成法人 关注焦点。


台积电第4季营收符合去年法说会预期在2,010至2,040亿元目标估算,法人表示,由于大客户订单在7、11月已陆续出 货,12月业绩成长动能趋缓,整体半导体在2015年呈现零成长;不过好消息部分,由于半导体库存问题已逐渐去化,预期今年第2季晶圆可望重拾成长动能。


根据IC Insights报告显示,2015年半导体虽呈零成长,不过各家产能持续增加,其中台积电每月晶圆产能达189.1万片8寸约当晶圆,年增14%,全球市占率达11.6%,排名全球第2大半导体厂,但在逻辑IC产能则为全球最大。


下周四法说 外界关注


去年受下游库存所困,台积电罕见缩减全年资本支出,不过先前台积电对半导体看法转趋乐观,释出半导体库存在去年底去化结束,今年首季回归正常轨道,因此,法人预估第2季在16奈米制程及整合型扇出型封装(InFO)开始接单助阵下,今年第1季可望与去年第4季业绩持平。


下 周四台积电举办法说会,外界关注台积电对今年半导体展望及资本支出变化,由于前季法说会说明缩减资本支出部分将递延至今年,法人表示,由于第4季在10奈 米先进制程将导入量产,7奈米制程则预计在2017年第1季试产,且确定赴中国南京投资12寸厂,预估本季法说会将扩大今年资本支出,为半导体产业注入强 心针。经济日报



4.安靠完成对J-Devices 的100% 收购;



安靠科技作为半导体封装、测试业务的领先企业,1月6日正式宣布,已在2015年12月30日行使先前所披露的J-Device公司股份购买权。安靠对J-Devices公司的所有权从65.7%增至100%。


“安 靠从2016年开始将合并J-Devices公司的财务报表,初步将增加公司八亿美金的收入”安靠公司董事长,CEO,Steve Kelly先生还提到“这场交易也巩固了安靠公司作为世界第二大封测代工厂的地位,而且大幅领先其后两位竞争者。2015年,我们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营收约 在7.5亿美金,这使安靠成为该市场上最大的封测外包商。”


“J-Device公司与安靠公司的合资关系早在六年多前就开始了,完全合并 是顺理成章地步骤。”J-Devices公司首席执行官YoshifumiNakaya先生说道,“J-Device一如既往地承诺对日本客户的大力支 持;同时我们也看到,利用我们在汽车电子芯片上的领先地位,将为我们带来在全球业务增长的机会。”


J-Devices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封测代工厂,位居全世界第六。


5.矽力杰 展开并购 壮大营运;



电 源控制晶片厂F-矽力去年营收直逼4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去年底已向美商Maxim Integrated(美信)购买智慧电表与能源监控业务部门,预期对第2季业绩贡献显着,营运可望再上层楼,今年开春以来股价上涨逾14%,上周五(8 日)涨7.5元,收388元,受全球股灾影响不大。


F-矽力是一家陆资企业,产品以电源控制晶片为主,终端应用包括LED照明、消费性电子及网路 通讯产品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伟为中国大陆海归派精英之一,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国太空总署(NASA)从事研发,后来转到美国民间公司历练,在矽谷 工作期间结识了创业好友,并选在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当年创立矽力。正因如此,F-矽力经营团队以中国大陆留美学人为主,陈伟本身就是出生在杭州,赴美 念书后,一路就业、创业至今。他对矽力的定位很清楚,是以追求“最好的产品”为目标。


F-矽力虽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却在创立七年内,陆续取得飞利浦、欧司朗、三星等客户,尤其是在公司成立前三年,每年营收都是呈现逐年倍数跳增。


考量大型客户需要可以查核的公开资讯,F-矽力在创立第四年就着手进行IPO作业,对新创公司来说,速度相当快。


但因中国大陆排队等待IPO的队伍太长,加上台湾又是全球半导体重镇,F-矽力最后决定来台IPO,并于2013年底顺利挂牌,当时成为中国大陆首家来台第一上市的IC设计公司。


相较于全球类比晶片前十大厂商年营收多在10亿美元之上,F-矽力目前仍处于“小而美”的状态,2015年全年营收46.98亿元,向上空间仍大。


即使F-矽力近三年营收年增率都在四成到六成间,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去年底赶在年末最后一天宣布将斥资1.05亿美元(约新台币约33亿元),向美商美信购买智慧电表与能源监控业务部门,跟上半导体业并购潮流,即是寻求快速壮大。


由于美信已有30几年历史,在欧、美布局较完整,法人认为,F-矽力一直以中国大陆、台湾、南韩等亚洲市场为主要布局重点,纳入美信的智慧电表和能源监控部门后,将能新增产品线和营收,且带来欧、美客群。


就短期营运面来看,F-矽力去年12月营收略降至4.5亿元,月减4.5%,但第4季营收仍达到13.57亿元,季增13.8%,再创单季新高;因SSD(固态硬碟)在NB渗透率将快速突破45%,法人认为,该公司本季营运仍有机会淡季不淡。


因F-矽力预定在第1季完成合并美信智慧电表和能源监控部门,第2季起业绩贡献将最显着,法人预估,第2季营收将可优于第1季,但毛利率和获利金额才是重要观察指标。经济日报



6.高通暂未计划进入无人车领域,但不排除



对于此次宣布Audi加入采用Snapdron 602A处理器作为车载系统,同时宣布推出对应车载系统使用的Snapdragon 820A系列处理器,我们向Qualcomm产品管理副总裁Nakul Duggal询问目前在车辆驾驶应用发展策略,以及未来是否考虑进入无人车驾驶发展。




根 据Nakul Duggal表示,目前Qaulcomm认为车载系统最重要的还是确保行车驾驶安全,因此在新版车载系统设计增加Snapdragon 820A系列,藉由更高演算效能与全新数据通讯晶片确保连接数据正确度,同时也配合连接更多感测元件与Zeroth感知系统,让至车载系统变得更为“聪 明”,藉此在驾驶行车过程中实现针对各类路况做识别、预测,同时也能即时处理智慧车载预期能使用到的数位化仪表板显示内容,以及车上娱乐系统所需效能。


以 Qualcomm立场而言,虽然在车载系统加入大量运算效能,同时也加入可对应深度机器学习的Zeroth感知系统,但并不代表目前即打算投入无人车产品 发展,现阶段目标还是以让车载系统可充分协助汽车驾驶留意各类路况,并且可预先做出各类预防措施,例如在前方车辆逼近时判断是否协助预先启动煞车,以及偏 离车道或未将视线集中前方时,系统就会设法提醒驾驶留意。






▲Qualcomm产品管理副总裁Nakul Duggal


而 针对本身与Nvidia均与Audi携手合作,并且在CES 2016展期间签署合作关系,是否意味双方未来发展方向是否相同,Nakul Duggal说明虽然双方均与Audi合作,但实际细节依然有所不同。例如,从Nvidia针对车载系统分别提供强化应用的Drive CX,以及对应自动驾驶与深度学习使用为主的Drive PX系列,显示Nvidia本身同时锁定两个不同层级市场发展


与Nvidia所 拟定策略稍微不同,Qualcomm虽然也认为往无人车方向发展将成为市场趋势,但更重要的还是确保驾驶安全作为优先。以现行技术发展来看,机器依然无法 模拟以情感认知为基础的思考模式,因此诸如向左向右各会撞到人的时候,恐怕还是交由驾驶进行判断才是最好的作法。


不过,即便 Qualcomm本身并未计画在近期投入,但并不代表没有其他合作夥伴会藉其处理器效能发展无人车市场,例如先前便采用Qualcomm处理器的 BlackBerry QNX车载平台,在BlackBerry宣布将发展无人车系统消息后,或许意味日后将可看见以Qualcomm处理器运作的无人车系统。


经济日报


老杳推出个人微信公共号,主推原创及重大突发事件分析,欢迎长按 laoyaoshow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老杳个人微信号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资讯 > 高通&华为 > 高通:竞争对手依然无法超越其技术优势;杭州矽力杰通过并购壮大
 系统 技术 公司

"高通:竞争对手依然无法超越其技术优势;杭州矽力杰通过并购壮大"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