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PCMARK10应用程序测试,下:3DMARK DX12项目跑分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你可以认为包括微软、高通、还有他们的一些合作伙伴在2014年到2017年这整整四年多的时间里,在Windows on ARM项目上只有研发投入、没有产品发布,更没有收益回报。试想一下,如果那个时候,微软或者高通因为看不到未来的收益选择放弃这个项目的话,我们今天是不是就不会再迎来如同iPad Pro一样纤薄,但却具备八核3GHz定制处理器的Surface Pro X了呢?反过来说,如果那个时候,原本已经与微软合作了两代Surface平板的NVIDIA没有退出个人移动设备芯片市场,现在他们的Tegra芯片是不是就会出现在更多的平板电脑、手机甚至是桌面PC领域了呢?
[attach]38379[/attach]
如果NVIDIA当年不放弃,现在的Windows on ARM可能没有高通什么事
所以说尽管大家都认为现如今的消费类电子市场已经进入“快消品”时代,但对于那些有志于开创未来的企业来说,有时候或许还真就需要傻傻的坚持。 更贵的型号反而更好卖?其实是产品定位的学问
回顾微软整个Surface家族的发展史,大家会明显地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最初的Surface RT平板电脑价格便宜、但是口碑和销量都极差;而后来的Surface Pro平板价格高高在上,但却口碑市场双丰收,并为微软打开了Windows变形平板设备的新天地。
[attach]38380[/attach]
如今清一色走办公室风格的Surface产品线
正是因为吸取了这样的教训,后来整个微软Surface产品线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商务用户。不光是在产品功能及外观设计上坚持精工细作和简约严肃的风格,同时也通过多年钻研,实现了在ARM平台上运行x86程序的功能,并积极鼓励主流专业软件企业推出原生ARM64版本。事实上,在2019年的Surface Pro X和三星Galaxy Book S等Windows on ARM架构的平板产品的评测中,我们可以看到运行了原生ARM64代码之后的骁龙SQ1及骁龙8CX处理器的应用性能,已经接近了八代的四核Intel酷睿,而ARM处理器低功耗的特性又能让这些高端平板轻松达成十几个小时甚至是二十小时以上的连续工作续航。再加上本身精致的外观和超薄机身,因此即便售价着实不低,但市场的反馈依然是一片叫好。由此也不难看出,如今Windows on ARM定位高端商务群体,的确是走对了路。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找准切入的时机很重要
2012年,微软推出第一代ARM方案Windows平板,然后遭遇市场的不认可,而到了2019年,微软正式复活Windows on ARM产品,结果整个业界一片好评。这其中的变迁,我们前面已经讲到了有微软坚持研发、确实在性能及软件生态成熟度上大为改善的因素,也有认清目标用户群,并精准定位商务用户群体,以及对标iPad Pro的成功。但除此之外,实际上“2012”与“2019”这两个时间点,本身也决定了两款不同产品所面临的市场背景。
[attach]38383[/att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