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开发交流网论坛
标题:
软硬联合绞杀中国芯片产业,投降主义终将咽下苦果
[打印本页]
作者:
哈牙古
时间:
2020-9-17 10:32
标题:
软硬联合绞杀中国芯片产业,投降主义终将咽下苦果
似乎是早有预谋,在9月15日台积电停止对华为代工芯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停止对华为供货的前一天,NVIDIA正式官方宣布开启对ARM的收购。
[attach]51343[/attach]
由于ARM一度宣称指令集、IP核独立,坚持只以出售IP核的形式支持芯片厂商,并且提供完备的外围软件生态,在移动端和物联网市场达到了极为可怕的占比。仅以中国来看,有上百家的微处理器芯片厂商使用ARM的M系列方案,在高性能领域,像华为、飞腾和已经停止运营的华芯通都使用ARM的IP核或者v8指令架构进行高性能芯片设计。
如果按照这两天的情况进行推演,情况不容乐观。从硬件制造层面,美国的CFIUS法规随时可以对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格罗方德进行审查,任意禁止美国认为有威胁的芯片产品的生产。如果ARM被NVIDIA最终收购,意味着无论NVIDIA是否给予ARM独立权利,ARM都在事实上成为了一家美资公司,软件IP同样能够像芯片代工一样,对国内威胁到美国商业利益的芯片企业“断供”。
[attach]51344[/attach]
中国的芯片产业起步较晚,在一开始就与西方国家有10年以上的差距。在投降主义的引导下,芯片产业长期以来被描述为“枪不如人,炮不如人”,唯有引进“洋枪洋炮”才能迅速拉近与西方先进产业的差距,实现商业竞争层面的胜利。也正是在西方已有成熟技术体系的“洋枪洋炮”滋养下,国内的芯片产业实际上一直以来没有解决核心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无论是工艺设备、EDA软件还是人才梯队,都对于引进体系有很强的依赖。
在全球化背景下,依靠分工体系,掌握其中的某个节点搞一招鲜,是能够有竞争力的。2020年的中美科技战,准确的说是美国的科技流氓霸凌问题,向全世界各国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如何才能保证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公平竞争?要不要规范科技领域的世界秩序?像美国这样利用政治、经济、科技霸权肆意绞杀他国公司是严重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反人类的霸凌行为。昨天是日本,今天是中国,明天又是谁?只要谁领先了就千方百计的绞杀谁,是不利于人类的发展进步的。一个逼得大厨必须自己种稻麦、碾米面、养牛羊鸡鸭、酿调味品才能保证食材供应链不被掐断的世界是很可怕的。
但是面对当前的困境,更应该旗帜鲜明反对各类投降论调。
自从Arm停止对华为进行v9架构授权、google停止对华为服务,以及这次被美国人收购,应该彻底认清Arm的本质了。
Arm无论是姓“英”还是姓“美”,从来也不是自主可控的,也不是真正中立的。中国要发展自主可控芯片,长久来说靠Arm技术路线是靠不住的。如果Arm被美国公司收购成功,一旦成为美国政府卡脖子的工具,对飞腾、华为等Arm阵营厂商后果严重。
即使停留在v8授权,Arm生态的软件主导权是在Arm公司,软件内容是跟着Arm的路线升级,不会停下来等国内的v8。
举个例子,只要是跑安卓的手机,里面的芯片就是v8架构的Arm芯片,因为Arm通过软件同步升级的方式,卡住了所有芯片厂的脖子。只要美国人要求Arm在未来版本中,随便加入几条你不支持的指令,甚至哪怕一条相互嵌套的指令——而你的旧版本架构和指令不支持、不被授权,就会有bug、产生巨大安全隐患。Arm也会一直进步,过几年老版本就被淘汰了。就像现在几乎没有人的手机使用ARM v7的指令架构,未来ARM v8架构被更新的架构取代是迟早的事。
即使软件厂商考虑到国内巨大市场,有部分厂商“大发慈悲”提供一个老版本的中国特供版,也很容易通过更改用户协议的方式逼国内厂商吃屎,就像微软和Docker已经做过的一样。
在当前时间点宣称ARM自主可控是一种投降,面对ARM断供的大趋势,选择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到土里当然也是一种投降。
将NVIDIA收购ARM案例与2018年高通收购NXP(恩智浦)类比,援引WTO的反垄断法案,断言只要中国政府不批准收购,NVIDIA就无法完成对ARM的控制,国内使用ARM就可以高枕无忧。这种说法相当于完全举起双手投降,放弃斗争,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外交的谈判桌上。殊不知,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同样也得不到。
[attach]51345[/attach]
从技术和法律角度上来看,高通收购NXP(恩智浦)需要多国同意放行,本质上是因为两家公司的业务相似,收购案将触发国际垄断行为的风险。在技术层面上,NVIDIA和ARM毫无技术交集:一个做GPU,一个做CPU;一个业务模式是销售芯片和显卡,一个业务模式是IP核与指令集授权。很可能由于不构成事实上的垄断行为,根本不会涉及到多国确认收购的流程。
另一种论调更为可笑,将当前的芯片领域竞争简单归结于美国大选年带来的混乱,认为只要储备足够的芯片、存储颗粒、内存颗粒等关键器件,挨过这个“冬天”,就能看到春天了。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也威胁到了美国的芯片产业利益,硅谷的科技公司成立了半导体行业协会(简称SIA)来应对日本人的进攻。经过数年游说,1986年《美日半导体协议》出台:日本被要求开放半导体市场,保证5年内国外公司获得20%市场份额;不久,对日本出口的3亿美元芯片征收100%惩罚性关税;否决富士通收购仙童半导体公司。
主导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制裁的是民主党的里根政府,然而1989年换届后上台的共和党布什政府丝毫没有放松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警惕和制裁,《美日半导体协议》没有修改一个字。等到1993年上台的民主党克林顿政府送上反垄断大棒,将日本半导体产业绝杀,日本幻想中的靠换届带来的政策变化从来没有向着有利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路径倾斜。
中国早就藉由WTO加入了西方国家主导的科技体系中,体系内的竞争正如美日的半导体竞争,曾经美日经济竞争也是处于一个体系内,缓和空间相对于同时期的美苏冷战缓和空间反而更小,带来的是更残酷的竞争。因此,刻舟求剑的寄托于大选换届,大大低估了其中的风险,没有看清当前竞争的激烈程度。
把当前产业竞争的高风险淡化为美国大选带来的例行政治波动,这是对中国整个半导体产业的不负责任,这种投降主义危害更大。
抛弃幻想,准备斗争,是唯一的应对路径。
国内芯片厂商已经做出了回应,开源指令集RISC-V将成为抗击Arm霸权的工具。
[attach]51346[/attach]
当前的开源指令集RISC-V为国内的芯片发展指了一条路。RISC-V作为开源指令集是一个机会,在技术路径尚属一片空白的市场,使用软硬件开源的策略重塑行业。依托开源的技术路径,更多厂商能够参与芯片的研发和设计流程,每一行代码都历经千百个人的审阅,后门和漏洞子弹也无法遁形了。兆易创新今年基于RISCV指令集量产了新版的GD32微处理器,平头哥将含光800的软硬件实现全部在Github上开源,有远见的芯片厂商,早就在开源指令集上有了布局。
龙芯的想法则更为大胆,胡伟武在全国计算机体系结构学术年会(CCF ACA2020)透露了龙芯自建指令系统的规划,使用LoongArch兼容MIPS、Arm和X86指令集。LoongArch重新设计了指令格式 ,使可用的格式多达10种 ,其包含3种无立即数格式和7种有立即数格式。重新设计的指令格式可以包含更多的指令槽,有利于以后的长远发展。LoongArch的指令系统在设计时,以先进性、扩展性、兼容性为目标,其中兼容性是指融合MIPS/x86/ARM指令系统的主要特点,高效支持二进制翻译。
Arm的纷争打醒了一部分有远见的中国人,只有从指令集层级的把控,才是一条坦途,尽管这条路困难重重。
欢迎光临 嵌入式开发交流网论坛 (http://www.dianzixuexi.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