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字长文从虚拟内存、I/O 缓冲区,用户态&内核态以及 I/O 模式等等知识点全面而又详尽地剖析 Linux 系统的 I/O 底层原理,分析了 Linux 传统的 I/O 模式的弊端,进而引入 Linux Zero-copy 零拷贝技术的介绍和原理解析,将零拷贝技术和传统的 I/O 模式进行区分和对比,帮助读者理解 Linux 内核对 I/O 模块的优化改进思路。全网最深度和详尽的 Linux I/O 及零拷贝技术的解析文章导言
"Zero-copy" describes computer operations in which theCPUdoes not perform the task of copying data from onememoryarea to another. This is frequently used to save CPU cycles and memory bandwidth when transmitting a file over a network.零拷贝技术是指计算机执行操作时,CPU不需要先将数据从某处内存复制到另一个特定区域。这种技术通常用于通过网络传输文件时节省 CPU 周期和内存带宽。
写入时复制(Copy-on-write,COW)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的优化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如果有多个调用者(callers)同时请求相同资源(如内存或磁盘上的数据存储),他们会共同获取相同的指针指向相同的资源,直到某个调用者试图修改资源的内容时,系统才会真正复制一份专用副本(private copy)给该调用者,而其他调用者所见到的最初的资源仍然保持不变。这过程对其他的调用者都是透明的。此作法主要的优点是如果调用者没有修改该资源,就不会有副本(private copy)被创建,因此多个调用者只是读取操作时可以共享同一份资源。举一个例子,引入了 COW 技术之后,用户进程读取磁盘文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写到网卡,首先使用内存映射技术让用户缓冲区和内核缓冲区共享了一段内存地址并标记为只读 (read-only),避免数据拷贝,而当要把数据写到网卡的时候,用户进程选择了异步写的方式,系统调用会直接返回,数据传输就会在内核里异步进行,而用户进程就可以继续其他的工作,并且共享缓冲区的内容可以随时再进行读取,效率很高。
欢迎光临 嵌入式开发交流网论坛 (http://www.dianzixuexi.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