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为什么长期以来都不看好Linux桌面版替代Windows

[复制链接]
作者:Ds—shiqi 
版块:
嵌入式操作系统 linux 发布时间:2020-9-23 11:16:58
1868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月可以说长期以来都不看好 Linux 桌面版替代 Windows 这个事儿!这个观点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多大的变化,虽然明月是个草根运维人员,运维工作中还偏执的只用 Linux 很多年了,对 Linux 的兴趣和关注绝对有二十年以上了(自从 98 年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电脑就开始尝试体验、安装、使用各种能找到的 Linux 发发行版了),早期 Fedora 、Ubuntu 、openSUSE 几乎是我笔记本电脑上必装第二个操作系统直至现在 Deepin Linux 20,甚至有几年因工作关系又玩儿了 MacOS 好久,Power 架构的、Intel 架构都玩儿的那种,但依然无法改变我长期以来都不看好 Linux 桌面版替代 Windows 这个观点,今天就抽时间出来给大家说到说到。

根据现在网上众多的总结理由,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经验精简、精选了下面七条:
不得不承认,这是 Linux 在桌面端失败的原因之一,PC 上预装的 Windows 笼络了很大一部分用户。如果有用户要把桌面系统切换到 Linux 上,那么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迄今为止,我只遇到一个用户从 Windows 切换到了 Linux。
大部分用户转向 Linux 的原因可能是在 Windows 中体验到了挫败感或者其自身的 IT 技能很高。而我自己则是综合了这两种原因,当我从 Windows 完全切换到 Linux 之前,就已经开始涉足 Linux 了,因为我对 Windows 剥夺用户权利很不满,如果我没有在 Windows 上遇到挫折,那么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想到替代 Windows。而且我自己的技术水平足以支持使用 Linux,因为不得不承认,技术门槛同样是 Linux 发展的绊脚石。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自己来组装电脑,商店中售卖的 PC 中安装的操作系统也仅限于 Windows,而这给了 Linux 在桌面发展的沉重一击。
人们总是期望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和便利性,但如何定义这种体验则取决于个人用户,对于某些人来说熟悉度或可靠性更重要,而对于另一些高级 PC 用户来说,一致性和便利性可能首选的是工作流程或特定的应用程序。
针对于第一类人,他们即使已经知道了其它操作系统的存在和优势,也会大概率的坚持之前使用的操作系统;而对于第二类人,他们可能在 Windows 系统中养成的操作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因此也不会积极尝试 Linux。
相比于扩展性和便利性,如何吸引使用那些使用只存在月 Windows 上应用程序的用户,也是 Linux 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们发现,即使 Linux 开发了相应的 Windows 软件替代品,大多数 Windows 用户对于此也仍然持抵触态度,这种情绪更像是对 Linux 天然的不喜欢,而不是对于应用程序有任何不满。
虽然 Linux 中网络是可靠的,但其与 Windows 之间还是有差异的,Linux 中,Samba 和 NFS 文件共享都是基于 conf 文件的,虽然不难学,但也不像 Windows 那么简单。
PC 机连接到网络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如今 Linux 发行版也可以无缝的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到网络。但不方便的是,无论是哪种方式、哪种发行版,都需要转到命令提示符来创建 Samba 密码或编辑 NFS 共享的 conf 文件。
首先要感谢 Valve, GoG.com 等公司让 Linux 游戏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 Linux 游戏还有很多成长空间,因为我们看到很多 Linux 用户为了玩游戏而不得不启动了 Linux 和 Windows 双操作系统,这从一方面证明了 Linux 用户对游戏需求的强烈,但也同时说明了 Linux 在游戏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虽然我很喜欢 Linux 的桌面环境,但我也能理解有些人对 Linux 桌面环境感到困惑、不知所措。基于桌面环境去选择发行版是很具挑战性的,这个过程虽然新鲜有趣,但是对于常年使用 Windows 或 OS X 对对世界的用户来说,难度很大。
Linux 发行版数量众多,良莠不齐,最受欢迎的发行版表现很棒,而某些发行版却是很糟糕。如何辨别哪些发行版是优秀的?仅靠流行度是远远不够的,我的心得是还要看是否有强大的社区或企业来支持。
明月个人观点就是上述这七点基本就是Linux桌面版无法替代 Windows 死结了,二十年前就有这些死结,二十年后这些死结依旧还存在,反正至今我看到的不是解决这些死结太过缓慢就是毫无任何质的提升。
可能到这里有不少同学会说基于Unix的MacOS近乎完美,Linux桌面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Unix和Linux不是兄弟关系吗?首先明月要强调纠正一下Unix 和 Linux 可不是兄弟关系,是母子关系哦!Unix操作系统之母的称号是不容置疑的哦
所以 Unix 和 Linux 桌面系统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 MacOS!
另外 MacOS 的 UI 界面确实是启发了当然的微软,让微软不惜毁约支付赔偿金的代价(毁的就是苹果的 MacOS 前身“麦金塔 OS”,这也算是当年的苹果和微软的恩仇录了)。
IBM POWER是RISC处理器的一种,由IBM设计,全称为“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With Enhanced RISC”,《IBM Connect电子报》2007年8月号译为“增强RISC性能优化”。POWER系列微处理器在不少IBM服务器、超级电脑、小型电脑及工作站中,广泛作为主CPU使用。而PowerPC架构也是源自POWER架构,并应用在苹果电脑的麦金塔电脑及部分IBM的工作站,以及各式各样的嵌入式系统上。此外,IBM透过Power.org网站,向其他开发者及制造商推广POWER架构及其他派生产品。
POWER同样也是一系列实施了同样架构指令集的微处理器的名字。POWER系列微处理器用于IBM的服务器、微电脑、工作站、超级电脑的主处理器。POWER3以及随后的POWER系列微处理器均全部实施了64-bit PowerPC架构。从POWER3开始及其之后的POWER处器都不再具备与支持更早之前的旧POWER的指令集架构,包括PowerPC指令集架构或任何POWER2所追加延伸的指令,如lfq或stfq等,都不再具备与支持。

最后 MacOS 最早是一种叫 IBM Power CPU 架构的苹果机,微软的图形界面 Windows 系列一直是 Intel 架构的兼容机,所以 Windows 的先天性决定了至今的不可逾越性,Linux 的桌面理念一直都停留在“一直都在模仿,从未有过超越”这个怪圈里,至今微软都放心大胆的向 Linux 开源社区用户频频抛媚眼(自行百度 WSL 脑补吧!)了,只能说明 Linux 桌面版对微软的威胁基本是个笑话了,至少微软是这么认为的,不是吗?记住你做的优不优秀,你的竞争对手最有发言权

算了,不多说了,说多了太暴露年龄了!如果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都可以留言给我哦!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及时回复讨论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