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页来看,这一开源网站的核心理念是「开放」、「协作」和 「灵活」。微软在网站中陈列了自己的开源项目和服务。
网站分为参与、项目、生态、招聘及博客等版块。其中,「参与」页面还会实时显示微软各个 GitHub repo 的最新动态。虽然,这不是微软的首个开源网站,但它是一个全新的站点,用于取代先前过时的版本。 网友们一片「鼓励」、「欣慰」。根据微软首席软件工程师 Jeff Wilcox 的介绍,该网站由 Jekyll 生成,Jekyll 是用 Ruby 实现的开源静态站点生成器。而动态数据则是由 TypeScript 实现的 Node.js 后端检索而来。它通过 Linux Azure Kubernetes 服务(AKS)群集部署到 Microsoft Azure 中,并且使用微软自己的 Azure Front Door 和 Azure CDN 服务。开源是「癌症」,是「剽窃」!
要知道,曾经的微软对开源可谓是「深恶痛绝」。 自由共享计算机源代码——开放源代码,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商业计算机。那时起,用户组们共享代码以减少重复性工作和成本。 微软就是这一时期成立的。在创立微软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比尔·盖茨曾写过一封公开信,指责业余爱好者复制软件的行为是「盗窃」。上世纪90年代,微软正处于高速发展期。90年代末,微软开始将日益增长的开源运动视为「威胁」。在一份被称为「万圣节文件」的内部战略录中,他们描述了微软总部用来对付开源软件(特别是Linux)的预备策略。其中一种策略是「拥抱-扩展-再熄灭」,即微软采用标准技术,添加专有扩展,并在建立客户基础的基础上,将消费者锁定在专有扩展中,从而确立对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把Linux比作「知识产权的癌症」。微软可以起诉运行Windows的Linux操作系统Lindows侵犯了其商标。但是,法院驳回了微软的索赔,并在微软购买了其商标后,将其软件名称改为Linspire.然而,在2014年,事情转变了。不恨了!微软 Love 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