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SUSE 宣布收购 Kubernetes 管理平台公司 Rancher Labs,交易预计在2020年10月底之前完成。有外媒称,收购价预估在6亿至7亿美元之间。
宣布要收购之后,SUSE 的介绍前缀中又多了个关键词——Kubernetes,变成企业级 Linux、Kubernetes、边缘计算和 AI 的首选开源创新者。
曾经,SUSE 是最早做 Linux 发行版的企业,但从2004年开始,SUSE 三度易主,直到去年才重新独立,估值早已无法比肩几乎同时成立的 Linux 发行商红帽。SUSE 似乎也并不执着于企业版 Linux 市场,而是向云业务、以及更多的 IT 服务拓展,这才有了现在一长串的介绍前缀和收购动作。
2004年,Novell 收购 SUSE。
2010年,Attachmate 收购 Novell。
2014年,Micro Focus 收购 Attachmate。
2018-2019年, SUSE 完成与私募股权公司 EQT 的合作,重回独立。
“SUSE 在过去25年已经非常成功地交付了企业级 Linux 产品……我们的客户对跨越边缘到核心数据中心,到云的计算解决方案需求日益增长,SUSE 必须能够跨越这些计算模型无缝部署和管理”,SUSE 某一部门总裁 Thomas Di Giacomo 去年曾提到,基于客户需求,SUSE 拓宽了产品覆盖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 Linux。
用 SUSE 时任公司副总裁,亚太区及日本总经理江永清接受采访时的言论,简单来说,SUSE 会分配很多资源在新产品方面。
其中就包括 Kubernetes 产品。Rancher Labs 提供开源企业级 Kubernetes 管理平台,旗舰产品 Rancher 有37,000个活跃用户,下载量超过1亿。Rancher 提供完整的 Kubernetes 软件栈,支持任何经过 CNCF 认证的 Kubernetes 发行版,包括 Google GKE,Amazon EKS 和 Microsoft AKS。
此前,Rancher Labs 的付费客户包括美国运通等大品牌,在中国,也有中国联通、华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大客户。收购完成之后,Rancher 将继续开放方式、并支持多种 Kubernetes 发行版和操作系统。Rancher Labs 的销售部门将纳入 SUSE,Rancher Lab 的 CEO 盛亮表示,他将领导 SUSE 的功能和创新部门合并,之后不需要再为 Rancher 保留单独的销售团队。
SUSE 近年非常重视云业务,也曾多次表达过对 Kubernetes 及混合云方向的看好。
2017年年初,彼时还在 Micro Focus 控制下的 SUSE 收购了 HPE 公司旗下的云资产业务,包括 OpenStack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Cloud Foundry 平台即服务(PaaS),和 Stackato 云资产。SUSE 当时计划用这些资产,扩充自身的 OpenStack。
时任 SUSE 战略总裁 Michael Miller 对此评价:SUSE 的根基已经从企业 Linux 发行商,演变为开源的、定义软件的基础架构提供商。
SUSE 新发布的旗舰操作系统 SUSE Linux Enterprise 15服务器(SLES)Service Pack1,被认为是创建了一个桥接服务器和云之间的操作系统,可以合并容器开发与传统开发,结合旧有应用程序和微服务。此外,Leap 15.2还首次提供 Kubernetes 支持作为正式包。
去年年中,SUSE 的新总裁 Melissa Di Donato 上任,被前任 CEO 评价为:“她是一位久经考验且充满活力的变革推动者,她的许多成就都发生在高增长云环境中的订阅业务上。”
对云的重视和看好也直接反映在 SUSE 的营收上。2019年11月,SUSE 披露财务信息,称云服务提供商生态呈指数增长,在 Amazon Web Services,Google Cloud 和 Microsoft Azure 等云提供商的推动下,云收入增长了64%。
SUSE 的“新产品”还有边缘计算和 AI。
对标前文提及的关键词“边缘计算”,SUSE 官网在2019年发过一篇名为《2019年是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时代的到来吗?》的文章。文中提到,每家主要的 IT 分析公司都将边缘计算纳入到2019年度的顶级战略技术预测中。根据 IDC 的数据,到2023年,将有超过50%的新企业 IT 基础架构在边缘部署,而边缘应用程序数量则会增加800%。
今年5月,SUSE 的一篇博文还列举了一些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包括医疗保健和医院、智慧城市、自动驾驶。
同时,近期发布的 SLES 15 SP1也增强了对边缘工作负载的支持。用于 Arm 15的 SLES 15 SP1支持两倍于片上系统(SoC)处理器的选择,这扩大了对64位 Arm 服务器和物联网(IoT)设备上的存储和工业自动化应用程序的支持。对于64位 Raspberry Pi 设备,现在支持完整的 HDMI 音频和视频,并提供 ISO 映像以加快安装速度。
AI 方面。SUSE 官网最早从2018年开始更新有关 AI 的博客,也提出可以做 AIaaS 的服务商。
AIaaS 是人工智能即服务,是由 Amazon Web Services(AWS),Google Cloud,IBM Cloud 和 Microsoft Azure 等大型技术供应商提供的相对较新的公共云产品。它使企业可以将 AI 需求外包给供应商,如公共云供应商可以提供各种机器人,API 和机器学习框架,其他技术供应商提供 AIaaS 解决方案的其他要素。
而 SUSE Linux Enterprise 可为高性能数据分析工作负载,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提供一个并行计算平台。
最新进展是,随着 Tensorflow 2.1最终进入 Package Hub,SUSE 已经在免费和商业产品上,都提供了 AI 工具和框架。如 openSUSE Leap 15.2添加了许多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软件包,包括 Tensorflow,PyTorch,ONNX 和其他流行的 AI / ML 解决方案包。
SUSE 对上述系列企业 IT 服务抱有很大期待。Melissa Di Donato 在今年5月的一个采访中透露, 三年内,计划将收入翻番,从近十亿,增加到十亿。
SUSE 是成立最早,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 Linux 发行商之一。
SUSE 1992年成立,最初的目的是成为 UNIX 技术公司,并以 Slackera Linux 为基础,推出 Softlanding Linux System(SLS)/Slackware 软件及 UNIX/Linux 帮助文档。1994年,推出安装光盘,并重新命名为 S.u.S.E. Linux 1.0,之后又更名为 SUSE,还延伸出 Professional 等系列。
(从 SuSE 到 SLE / openSUSE 安装盒 图片来源:SUSE 官方网站)
早期 SUSE 的开发工作都是内部进行的,直到2005年,SUSE 在新雇主 Novell 的领导下,开放 SUSE Linux Professional 系列的开发。2005年8月4日,Novell 公共关系科的领导及代言人 Bruce Lowry 表示,SUSE Linux Professional 系列的开发将变得更开放,也会让社群参与工作,新的开发计划名为 openSUSE,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及开发人员。2005年10月,新更新的 SUSE Linux 就有了 OSS 版、试用版和盒装零售版。
从 SUSE 开放开发的时间也可以看出,虽然 SUSE 早期的业务是基于开源软件,但他们却并没有采用开源开发的方式。并且,在模仿红帽的订阅模式之前,SUSE 也并没有走出自己的商业模式。
SUSE 面向企业用户的主打产品是 SUSE Linux Enterprise 系列,采用订阅模式。现在,SUSE 的企业版也有针对不同业务的服务,包括针对 SAP 应用、X86服务器、和针对 X86服务器的高可用拓展(服务器双活/HA)。
订阅模式帮 SUSE 挣到了一部分市场。2019财年,SUSE 公布,交付订阅收入增长了299%,SUSE 也已经取得连续九年的增长。
但与此同时,红帽已经达成约连续20年的营收增长。当红帽用订阅模式从一众零售商中脱颖而出之后,SUSE 名气渐弱。2018年,私募股权公司 EQT 收购 SUSE 时,花了25亿美元,次年,IBM 收购红帽花了340亿美元。
不仅如此,SUSE 还经常被拿来与 Red Hat、Ubuntu 一起作比较。尤其是在中国,SUSE 远不如后两者人气高。有人分析过,为什么 SUSE 会错失发展的机会。2012年,有自称是 openSUSE 中文维基唯一的非官方维护者的用户发表观点,解释为什么 openSUSE 的人气为何远不如 Ubuntu 和 Fed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