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熟知的开源项目,幕后推手竟然是他们?

[复制链接]
作者:回头把L妖孽 
版块:
嵌入式操作系统 linux 发布时间:2020-12-2 11:35:05
1237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八宝粥 责编|唐小引 一个开源项目如果想要做大做好,单靠程序员秃头熬夜用爱发电是不现实的,往往需要有一些组织、公司或者基金会提供资金、技术甚至是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基金会一般负责开源产品和社区的推广,推动更加开放的平台和运行模式,接受项目和资金捐赠,帮助企业和开发者进行项目孵化。像 Apache 基金会也提供协议框架来帮助企业和开发者们一同工作。此外,还有一些技术服务和证书等的维护。例如,一家企业可能担心和 Google 的合作中出现问题,但是 Kubernetes 捐给了 CNCF ,那么就可以借助于中立的基金会完成合作。有些项目基于目前的团队无法继续开展,就会将其捐给基金会,基于社区中更多的开发者们共同创造,给项目一个专家会诊(也可能是普通挂号会诊)的机会。 对于基金会价值,论文《The Rise and Evolution of the Open Source Software Foundation》有这样一段描述: 不论是自由开源软件基金会的具体性质是贸易组织还是慈善组织,非营利的基金会将为开源项目提供下面三种服务: 1.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软件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商业公司可以和自由开源软件项目的贡献者进行合作。 2.提供一些技术服务,如软件仓库、问题跟踪、代码签名证书以及技术指导等。 3.提供业务运营和治理支持,例如金融和银行服务、会员管理以及项目相关的沟通和公关。 随着各大 IT 公司甚至传统行业开始拥抱开源,加上前两年许多去中心化的项目都是基于基金会进行运作的,大家对于基金会这个事物的关注逐渐增加。下面整理了一些有意思的基金会的介绍,更多信息请访问各基金会官方网站。
“规模最大的”开源基金会Apache 开源基金会,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1999 年 7 月成立,全志愿者社区,2.27 亿行代码,813 位个人会员,39000 多位代码贡献者,向用户提供了价值超过200 亿美元的Apache开源软件产品,完全免费,使得全球十亿用户受益。社区致力于著名的Apache 2.0 协议。官方有一套自己的理念:社区大于代码、开放的写作方式、精英管理、强调厂商中立和多样性共识政策等等,在Apache基金会当中,竞争对手也可以在竞争的同时共同解决难题,共享技术成果。 基金会支持的著名项目也有很多,例如 HTTP Server,可在多平台和系统下运行的开放源代码的网页服务器;Tomcat ,Apache 软件基金会属下 Jakarta 项目开发的 Servlet 容器,实现对于 Servlet和JavaServer Pages的支持。日前如日中天的大数据框架 Hadoop、处理引擎 Spark等等,均为 Apache 基金会的项目。可见,这个规模之大,名不虚传。 “最年长的”开源基金会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成立于1985年10月,主要为了运行GNU 计划,开发更多自由软件。对于该组织,业内褒贬不一,一方面支持他们对于 GNU 软件的贡献,另一方面对于他们的“理想化”有所顾虑。 “中国自家的”开源基金会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成立于 2020 年 9 月 9 日,提供基础服务、法律服务、IT设施和社区管理等服务方向,基金会是致力于开源产业的全球性非营利公益机构。百度、华为分别捐献了区块链项目 XuperChain 和 鸿蒙操作系统 OpenHarmony 项目。目前,基金主要有 9 家白金捐赠人、4 家金牌捐赠人、1 家银牌捐赠人和 1 家一般捐赠人。相对于建立之初的 7 家已经有明显增长变化。这也是中国首个开源软件基金会。 “最安全的” 的基金会开源安全基金会 Open Source Security Foundation (OpenSSF),成立于 2020 年 8 月,关注开源软件的安全问题,主要针对以下方向:漏洞披露、安全工具、安全最佳实践、识别开源项目的安全威胁、确保关键项目、数字身份证明等。Google、IBM、Canonical、红帽、SUSE 以及国内的华为、腾讯等均是该基金会会员。 “双黄的” 开源基金会“从商软 IDE 走出来的”基金会
开源软件基金会往往来各种开源组织,接受社会捐赠等等。这家基金会本身就是 IBM 主导创建的。Eclipse 最初是 IBM 公司开发用于替代商业软件 Visual Age for Java 的一款 IDE(跨平台集成开发环境),2001 年贡献给开源社区,目前 Eclipse 仍在发布新版本。2004 年,为了更多项目能够更好地发展,成立了 Eclipse 基金会。基金会旨在推进鼓励旗下项目,为这些项目培养共同体和建立商业生态。组织成员分为战略成员和其他成员,像 BOSCH、华为、IBM 、Oracle、红帽等均为战略成员。 “名字硬核”的基金会Cloud foundry 基金会成立于 2014 年,由 Pivotal 公司建立,目的是推动 Cloud Foundry 开源项目的知名度和使用,提升全球行业标准平台即服务(PasS)开源技术。Google 、IBM、SUSE 以及老东家 VMware 都是基金会的白金会员。基金会的创立,也是为了提供“中立地带”,因为基金会当中的很多成员和 Pivotal 或者 VMware 等存在竞争关系。虽然名字硬核,直译起来叫做云铸造。随着技术的发展,Cloud foundry 抵抗住了容器的冲击,或者可以说,一直就在使用容器。 “最能画的”基金会Blender 基金会成立于 2002 年 5 月,为了满足 Blender 公司和开发人员的正常运行,Ton Roosendaal 创立了基金会,同年 7 月,一个名为“免费 Blender” 的众筹发起,仅仅7个星期就达到了 100000 欧元的目标。Blender 是用于 3D 创作的最大的开源工具。其中 Development Fund 项目是 Blender 的捐赠计划,育碧、Amd、Nividia、微软纷纷加入,不久之前,Facebook也加入了该项基金会。此外,Google、Ubuntu 也是该项目的白银会员。 “关心基础设施”的基金会开源基础设施基金会 Open Infrastructure Foundation,原 OpenStack 基金会。成立于 2012 年,2020年10月23日改名为开源基础设施基金会。更名意味着基金会的使命、所涉及的领域及社区事务的进一步拓展 。白金会员包括蚂蚁金服、华为、腾讯云等多家国内企业。此外,我国三大运营商均为该基金会黄金会员。 “最书生气的”基金会文档基金会 The Document Foundation,是一个由最早 OpenOffice.org 社群的主要成员创立的独立、自治、精英管理的基金会,诞生于 2012 年 2 月。2010年,文档基金会宣布成立,是由 Openoffice.org 社区主要成员创立的。起初,办公软件命名为 OpenOffice,Oracle 收购 Sun公司之后,拒绝社区关于捐赠的要求。文档基金会发布了 LibreOffice,被 Oracle 要求离开 OpenOffice.org 社区委员会。自此分道扬镳。2012年,Oracle 将 OpenOffice 捐给 Apache 基金会。从目前的发布和次数来看,LIbreOffice 似乎更胜一筹,用过 Linux 的同学对这款办公套件再熟悉不过了。 “关注场面的”基金会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 Open Source Geospatial Foundation 成立于2006年2 月,为扩大自由和开源地理空间社区提供经济、组织和法律的支持。重点项目为地理空间函数库、网络地图、定理定位软件、元数据目录等等。 “不赚快钱的”基金会以太坊基金会,区块链火起来之后,关于发币或者套现,总绕不开的就是基金会,往往都是要先设置一个基金会进行运作。(比特币基金会争议过多,这里不作讨论。)以太坊基金会成立于 2014 年,和以太坊同岁,目的是为了管理通过以太币的预售而募集的资金,用这些资金来进行以太坊和去中心化的技术生态的构建和服务。起初的目的是开发新的应用和新的技术,特别是在开放性的领域和去中心化的领域进行开发。目的在于大力推进去中心化的发展,促成以太坊技术被接受使用。 “子嗣众多的”基金会
如果开源基金会们在一起吃饭的话,Linux 基金会肯定是上座。像开源安全基金会、OpenJS 的前身 JS 基金会、CNCF、以及 LF AI基金会(Linux Found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LFN(Linux Foundation Networking Fund)等等,都是Linux基金会旗下或者牵头创立的。Linux基金会成立于 2000 年,顾名思义,这是一家致力于Linux 开源软件项目的基金会。由于 Linux 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开源项目,它的成果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不光如此,Linux 基金会还为 EDX 提供了免费的教程。ATT、Google、Intel、华为、三星和腾讯等均为该基金会的白金会员。 Linux 基金会的子基金或者牵头创立的基金会: LF AI : 成立于 2018 年 3 月,是基金会专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的开源开发组织;
JS 基金会: 2016 年 10 月成立,用于促进指导 JavaScript 生态中各种核心开源项目的发展;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2015年7月成立,帮助容器技术发展,2018 年 Google 将 Kubernetes 捐给该基金会;
TARS 基金会: 2020 年 3 月成立,TARS 是 Linux 基金会 2008 年的项目,致力于构建一个健康开发的微服务开源生态。
你还知道什么有趣的基金会,欢迎下方留言补充。 参考资料 2.Hunter, Paula, and Stephen Walli. "The Rise and Evolution of the Open Source Software Foundation." IFOSS L. Rev. 5 (2013): 3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