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谢谢大家的关注,继续为大家盘点本周的精彩内容。
1、全球首创,Xilinx的Zynq UltraScale+ RFSoc套件
为什么说是首创呢?主要是因为此芯片是全球首款集成了RF级ADC/DAC的FPGA芯片,集成8个4Gsps采样率,12位分辨率的ADC和8个6.4Gsps,12bit的DAC。相比于外置高速ADC/DAC,在成本,低功耗,PCB设计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这款套件的价格也是不菲,将近9000美元一套。
芯片及其框图:
2、SiFive发布单片机版RISC-V内核架构的E2系列,欲与ARM的Cortex-M内核进行PK
3、Micrium发布uCOS-III V3.07.00动态滴答时钟模式设计文档
当前能下载到的最新版本还是3.06.X,对于3.07.00还要过段时间才能下载。这里的动态滴答模式类似RTX,FreeRTOS的tickless,都是用于低功耗的。
正常滴答和动态滴答的效果对比:
4、ST发布蜂窝物联网软件包
支持2G/3G和 LTE Cat M1/NB-IoT,软件包框图:
效果展示:
5、基于树莓派的炫酷立方体效果展示
资料是开源的,地址:
http://polyfloyd.net/post/opengl-shaders-ledcube/
视频:
动态GIF:
6、ST推出STSPIN820步进电机套件,STSPIN820是全球最小的额定电流为2.5A,电压45V微型步进电机驱动器
套件售价6.9美元,套件规格如下:
套件果然够小:
7、SD Express增加PCIe 和 NVMe 接口的SD卡,速度高达985MB/S
8、STM32H7研究进展
ST本周发布了最新版的勘误手册,新的硬件版本X将推出,当前市场上的版本是Y。
具体修改了那些bug还没给出说明,应该还在测评阶段,下面是部分截图:
这周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下Y版STM32H7的512KB AXI SRAM会导致系统崩溃的硬件bug简单解读和解决办法
(1)、问题描述
a、多路总线要读取AXI SRAM会导致读崩溃。
b、主控延迟数据接收,而一个新的数据请求也到来了也会导致读崩溃。
(2)、解决办法
设置AXI_TARG7_FN_MOD 寄存器,强制将AMIB7的读发起能力设置为1,这样就不会有前面描述的问题了,每次都要这次操作完毕了才可以开启下一次操作。当前缺点也比较明显了,影响总线的并发性,也就是AXI SRAM的性能发挥。当前H7的HAL已经在启动代码里面强制设置了此寄存器。
(3)问题解读
H7的AXI的总线是一个6*7的总线矩阵。
而问题就出在这个接口上了
看下面这个图形更方便些
AXI总线还是比较复杂的,深入研究的话,得看ARM的古文观止级文档《AXI4_specification》。
这里的总线接口是AMIBs (AMBA master interface blocks),也就是主控接口,来控制AXI SRAM的读写操作,所有的读写操作都要通过它。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读发起能力如何理解呢? 就是下面这个图
读发起能力是2,这样存在两路读信号同时进行(因为AXI接口有一个FIFO的功能,可供同时进行,具体待我深入研究AXI文档),通过前面的解决办法,就将读取发起能力限制为1了,就不存在同时操作的问题。
9、2018全球传感器会展
最后为大家发几张会展的现场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