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热搜:
程序员
简洁模式
高级模式
用户组: 游客
消息
提醒
新听众
我关注的
帖子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退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or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首页
论坛
BBS
MCU单片机技术
程序员交流
8500W的电器配4平方铜线,50A开关,为什么还是跳闸?
[复制链接]
作者:
回归英灵
版块:
›
灌水·股票·程序员大本营·工作之余需要点阳光·我们不只是工程师
›
IT业界资讯
发布时间:
2019-1-5 22:52:49
1155
0
返回列表
回归英灵
当前离线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积分
32
发消息
楼主
电梯直达
回归英灵
发表于 2019-1-5 22:52:4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8500W配4平方铜线,50A开关,为什么还是跳闸?由于题目中没有说具体的电压是多少也没有负载不平衡类型,所以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电压和不同的负载类型来进行分析这个问题;具体方法就是根据功率来求出计算电流,然后根据计算电流来选择导线以及配置开关,最后跟题目中的配置相对比。
第一种情况是380电压时,负载类型为感性负载的情况:
求出计算电流:那么我们知道的已知条件就是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由于是感性负载,功率因数cosφ我们按照0.8来选取,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3UIcosφ,那么就算电流I=P/(√3Ucosφ)=8500W/(1.732×380V×0.8)≈16A;根据计算电流选择导线和配置开关:我们上面计算出8500W时的计算电流是16A,然后可以查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表,发现4平方的铜线是满足要求的,最后再来配置开关,开关按照1.2倍的电流来选择,那么我们应该选择25A或者是32A的开关;所以,此时出现的8500W配4平方铜线,50A开关还是跳闸,应该跟电路配置没有关系,可能是线路中存在漏电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380电压时,负载类型为纯阻性负载的情况:
求出计算电流:那么我们知道的已知条件就是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由于是纯阻性负载,功率因数cosφ我们按照1来选取,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3UIcosφ,那么就算电流I=P/(√3Ucosφ)=8500W/(1.732×380V×1)≈13A;根据计算电流选择导线和配置开关:我们上面计算出8500W时的计算电流是13A,然后可以查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表,发现4平方的铜线同样是满足要求的,最后再来配置开关,开关按照1.2倍的电流来选择,那么我们应该选择20A或者是25A的开关;由此可以看出,此时出现的8500W配4平方铜线,50A开关还是跳闸,应该跟电路配置同样没有关系,也可能是线路中存在漏电的情况。
第三种情况是220电压时,负载类型为感性负载的情况:
求出计算电流:那么我们知道的已知条件就是电压为220V的单相电,由于是感性负载,功率因数cosφ我们按照0.8来选取,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UIcosφ,那么就算电流I=P/(Ucosφ)=8500W/(220V×0.8)≈49A;根据计算电流选择导线和配置开关:我们上面计算出8500W时的计算电流是49A,然后可以查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表,发现4平方的铜线是无法满足要求的,最小也要10平方铜线,建议选择16平方铜线,最后再来配置开关,开关按照1.2倍的电流来选择,那么我们应该选择63A或者是75A的开关;由此可以看出,此时出现的8500W配4平方铜线,50A开关还是跳闸,应该跟开关过小和导线过细导致的,建议更换。
第四种情况是220电压时,负载类型为纯阻性负载的情况:
求出计算电流:那么我们知道的已知条件就是电压为220V的单相电,由于是阻性负载,功率因数cosφ我们按照1来选取,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UIcosφ,那么就算电流I=P/(Ucosφ)=8500W/(220V×1)≈39A;根据计算电流选择导线和配置开关:我们上面计算出8500W时的计算电流是39A,然后可以查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表,发现4平方的铜线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应该选用10平方铜线;最后再来配置开关,开关按照1.2倍的电流来选择,那么我们应该选择50A或者是63A的开关;由此可以看出,此时出现的8500W配4平方铜线,50A开关还是跳闸,应该跟开关过小和导线过细导致的,也是建议更换。
关于8500W配4平方铜线,50A开关,为什么还是跳闸口问题,家居杂坛都给大家分析完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仅供大家交流探讨使用,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收藏
0
相关帖子
•
“云中核心、稳敏合一”:看IBM的现代化基础IT架构
•
华为下半场:鲲鹏向内突破
•
黄仁勋发布致NVIDIA员工信:ARM继续保持中立
•
欲摆脱美国牵制?欧盟641亿砸向百亿亿次超算建设,自研7nm处理器
•
英特尔进军650亿美元边缘计算领域不担心英伟达收购Arm
•
英伟达:将与Arm合作推出PC平台产品
•
黄仁勋宣布重大举措:x86能用的ARM平台上也能用了
•
利用Shell脚本让网站更具可读性|Linux中国
•
GPU深度报告,三大巨头,十四个国内玩家一文看懂|智东西内参
•
Rust大展拳脚的新兴领域:机密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表情
@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