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您认为高职学生应该先就业还是进一步提升学历?本科生就业方面是否比专科生更占优势?”“院长,我认为专业课程缺乏项目化操作,课程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为了满足岗位需求,我们还需要自学更多的知识。学院为什么不能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满足我们的需求?”日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我与院长面对面”的现场交流活动。活动中,该院院长及相关行政部门领导与学生“零距离”交流,坦诚接受学生的“吐槽”,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学生“解难题”“办实事”。
被邀请到现场参加活动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不但收到了院长署名的邀请函,而且代表广大同学与院长来了个“面对面”的交谈。交流话题既有高大上的读书学习,也有轻松活泼的校园生活,甚至“提网速”、“更新寝室设施”、“找工作”等也可以成为交流的话题。现场,该院院长沈琳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例子,为学生答疑解惑。
“院长,在实习招聘会上,有一个招聘单位的招聘人员认为我们所学的单片机知识已经落伍了,那我们学院为什么还要开设这门课程?”来自该院大一电子专业的伍成良同学率先发问。沈琳听后表示,有些课程是专业入门课程,是入行的门槛,就像单片机课程,它是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课程,非常实用并且重要。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尤其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理性思维,不能人云亦云。
活动中,关于实习就业问题成了即将顶岗实习的学生等的关注焦点。沈琳认为,“人才的标准不唯一,成才的道路不唯一。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各有特色,无论什么用人单位,更关注的应该是能力。大学教育是合格教育,不是竞赛教育,学习永远在路上,不能要求在短短几年中把所有的专业知识都学会,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终身受益。”
面对学生的各种“吐槽”,沈琳坦言,“如果是因为沟通问题导致同学们了解不全面,那就讲清楚。当然也有很多问题我们做的还不够好,能现场解决的我们现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那就记下来,再研究,再‘复习’。我相信,只要我们真诚地面对学生,很多问题一定能得到同学们的理解。”
“没想到我们的院长这么随和,还很幽默,特别接地气。”这是活动后学生们最大的感慨。“现场氛围挺轻松的,这样的形式特别好,比起‘院长信箱’的反应问题和网上贴吧的吐槽,我们更喜欢与院领导、老师们像朋友一样,说说话、吐吐槽。”网络1631班夏诗文如是说。
沈琳表示,师生间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很好,正是增进理解、形成共识、建立互信的过程。今后,要将这样的“吐槽大会”继续办下去,让更多的同学更加明晰地了解学院的发展规划、治学理念,也让学院和老师更加接近学生的诉求,在这种以面对面为载体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促进学院的发展,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施皓 宗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