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幽灵”漏洞可夺取用户敏感信息你的国产CPU还好吗?

[复制链接]
作者:未完续· 
版块:
MCU单片机技术 ARM 发布时间:2020-8-2 18:45:19
1205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8年,安全研究人员发现Intel的Sandy Bridge、Ivy Bridge、haswell、Broadwell、Skylake、Kaby Lake、Coffee Lake全部存在严重漏洞。根据一篇国外论文显示,除了已经被Intel放弃治疗的安腾之外,Intel自1995年以来所有的CPU都可能受到影响。
这个漏洞就是大名鼎鼎的“幽灵”漏洞,“幽灵”漏洞可能让恶意脚本直接读取核心内存,掠走敏感信息。
黑客可以利用这个漏洞轻易黑掉用户的电脑。之后,谷歌公司向英特尔发出漏洞警告,国外诸多媒体开始报道Intel CPU存在重大漏洞。
Intel的股价随之下跌,Intel CEO布莱恩·克兰尼克也抛售了大量Intel公司的股票。

作为Intel的老对手,在Intel遭难的同时也不忘展现自己,表示AMD的CPU不受这个漏洞的影响,AMD的股价随即上扬。可能是AMD落井下石的行为惹怒了Intel,Intel在回击中表示,AMD和ARM的CPU同样受到漏洞影响。
之后,谷歌发表了一个声明,表示AMD和ARM生产的处理器也是易受攻击的。同时,“幽灵”漏洞的联合发现者丹尼尔·格鲁斯也表示,他基于AMD处理器的“幽灵”漏洞代码攻击模拟相当成功。
Intel与AMD之间的口诛笔伐把ARM也拖下水,ARM表示其主攻智能手机的Cortex A系列处理器则全军覆没。
不仅Cortex A系列处理器全军覆没,一些基于版处理器IP深度定制的处理器同样受到影响。
ARM就公开表示:由于苹果的A4处理器是基于 Cortex A8处理器的深度定制版本,包含了ARM的很多原始代码,因而也受到本次漏洞的影响。
同理,高度借鉴 Cortex A9处理器的苹果A5系列处理器,以及高度借鉴Cortex A15的苹果A6系列处理器同样受漏洞影响。而搭载这些处理器的 iPhone、iPad、iPod 和 Apple TV 等产品同样受到影响。
虽然距离发现“幽灵”漏洞已经过去了2年多,但在鲲鹏CPU和飞腾CPU上依然被发现受“幽灵”影响。
考虑到时间已经过去了2年多,鲲鹏和飞腾都有充足的时间打补丁,何况鲲鹏还是在2019年问世的,在“幽灵”已经被发现后,鲲鹏居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CPU依然存在“幽灵”漏洞,这就有一点不应该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还是鲲鹏和飞腾技术能力的问题。

在漏洞被曝光之后,Intel就联合合作伙伴着手打补丁解决问题,而且在Intel最新的新闻宣传稿中,微软、亚马逊、谷歌都表示在更新后影响较小,远不像一些媒体报道的性能损失30%那么吓人。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Intel掌握了CPU的核心技术,并有很强的研发能力。鲲鹏CPU和飞腾CPU在“幽灵”漏洞被发现2年多后,依然未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其自主研发能力是值得商榷的。
由于鲲鹏CPU和飞腾CPU都存在“假自主”的问题——鲲鹏CPU虽然在PPT上迭代多次,但Hi1610和Hi1612都是Cortex A57,Hi1616是Cortex A72,鲲鹏920与之前的Hi1616和Hi1612不存在技术迭代演进关系。
飞腾CPU虽然看似经过多次迭代,但实际上就是66X系列核心修修补补,其实还是同一代核心。
苹果A4、A5、A6借鉴 Cortex A8、Cortex A9、Cortex A15,进而导致其存在“幽灵”漏洞,鲲鹏920的CPU核与飞腾CPU的核心很可能与苹果类似,都是借鉴ARM公版核心。由于本身就是对公版的“借鉴”,所以连“幽灵”漏洞也一起“借鉴”过来了。
众多标榜自主的CPU都在一个两年前的漏洞前折戟沉沙,体现了国内处理器研发团队仍然缺乏关键设计能力。
芯片设计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需要从指令集层面掌握核心技术。
依托开源的技术路径,更多厂商能够参与芯片的研发和设计流程,每一行代码都历经千百个人的审阅,后门和漏洞子弹也无法遁形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