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热搜:
程序员
简洁模式
高级模式
用户组: 游客
消息
提醒
新听众
我关注的
帖子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退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or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首页
论坛
BBS
MCU单片机技术
程序员交流
大国之痛:国产系统研发三十年,为什么还是被美国卡脖子?
[复制链接]
作者:
洗洗睡觉拉
版块: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linux
发布时间:
2020-8-15 10:07:07
1604
0
返回列表
洗洗睡觉拉
当前离线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 积分
积分
133
发消息
楼主
电梯直达
洗洗睡觉拉
发表于 2020-8-15 10:07:0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在电脑和手机软件领域,美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无可匹敌。电脑有微软的Windows系统,手机有苹果和安卓两大巨头。可以说现在们熟悉的一切办公和娱乐,都是建立在美国公司的操作系统之上。
从目前来看,全世界还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在软件系统上代替美国的巨头,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没做到,现在的华为鸿蒙系统还不成熟。
在芯片和系统领域,美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想要制裁其他国家,一个决定足矣。这也是中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等国家的隐痛,要跟美国对抗实在太难。
回溯中国自主系统研发的历史,你会发现,中国人一直在努力,但却接连错失良机。如今的信息安全关于国家战略,中国能否真正自主研发属于自己的系统呢?
国产曙光
1998年法国《费加罗报》报道,以美国与英国为首的情报网络“五眼联盟”,被美国用来窃取欧洲经济信息情报,以至于法国企业汤姆逊参加招标的方案输掉了1300万美元的合同;空客因为商业情报泄露,被波音抢走了39亿美元的订单。
一时间,微软系统到底有没有后门的问题甚嚣尘上。第二年,报道称美国对南斯拉夫采取了信息战、侵入其系统,导致其部分设备因超负荷而失灵。
1998年,微软反垄断案成为国际焦点,IT界掀起了反微软的浪潮,而开源系统Linux则成为大家的备选先锋。开源意味着代码是全球公开的,任何人基于准则都可以免费使用修改。
九十年代末,还没被联想解聘的倪光南奔走呼号,希望中国抓住Linux的机遇,契合1999年的安全背景,国产Linux开始登上舞台。知名的Linux产品有四家:Xteam、蓝点、中软和红旗。前两家是民营企业,后两家是国企。
Xteam开创了国内首套中文Linux。蓝点创始团队是国内最早一批的极客。2000年互联网热潮时,蓝点登陆了美国股市,开盘当天就上涨4倍,市值达到了4亿美元。中软曾主导了COSIX的研发。红旗Linux隶属于中科院。
2001年12月,北京为了提高信息正版化,准备采购一批办公软件,操作系统的绣球准备给业界一哥微软。当时意气风发的微软要求北京采购XP系统,还必须绑定Office软件一起买,不然就对系统涨价。北京市政府显然不乐意,但微软态度强硬。
一边是美国公司技术优秀但态度傲慢,另一边是国产公司刚起步,再加上政府内部也有呼吁支持国产的声音,12月28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宣布,从系统到应用软件,国产系统全面上位。
谁也没料到,国产操作系统熬过了十多年漫长的冬天,迎来的却是一个更凛冽的倒春寒。
盗版反而赚钱
2001年底,Xteam在香港上市,股价1个月翻3倍。投资者享受着把微软摁在地上摩擦的快感。
铩羽而归的微软开始更换策略,频繁访华拜访中央部委,还深入地方。部分订单半卖半送,和各地政府建立合作技术中心,甚至还花了千万美元投资了国内软件公司。
伴随美国战略调整,中美关系回暖。2004年11月,北京市政府再次启动信息化采购,工作人员没有采用公开招标,直接和微软进行了谈判,签下了所有操作系统订单。此事让国产公司忐忑不安,舆论也颇有微词。
科技部施压后,北京采购人员紧急宣布方案调整,微软则乖巧地表示完全配合。然而北京通过财政拨款、商务谈判的方式,依然完成了订单采购。
2005年,北京平谷区解放思想,试点全面采用国产Linux,并成立了33个自查小组,对全区百余家单位使用状况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收集信息,推动国产软件改善。但大家都是检查时用国产,检查完换微软。
三四年过去了,国产Linux系统应用生态,仍是一片荒芜。QQ等日常软件,一直等到2008年才有了Linux版本。
这个时期,联想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然而,他们对国产Linux系统的态度也是飘忽不定。为了降低价格,不少厂商预装了国产系统。2006年,方正、清华同方等国内电脑电脑公司到美国访问,合计向微软采购了17亿美元订单。
那些买了预装国产系统电脑的用户,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卸载Linux,安装盗版windows。零星的电脑订单、稀少的应用支持、微薄的用户基础,令国产Linux公司们食不果腹。蓝点濒临倒闭、Xteam市值缩水95%,红旗、中软等国家队则靠着微薄的政府采购惨淡度日。
在国产Linux苦撑的时候,做盗版windows的人已经迈向小康。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家公司:番茄花园、雨林木风和深度技术。
番茄花园成立于2003年,创始人洪磊仅24岁。他对windows进行了修剪,避开正版验证、采用一站装机,还优化了界面,让系统变得又快且好看,用户体验大幅提升。
紧接着,番茄花园开始通过预装软件、植入广告等方式获利。对番茄花园,微软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如何处置,仍需要一个时机。
2006年两国关系回暖,微软适时向番茄花园发去了律师函。2008年8月15日,苏州警方对洪磊进行了抓捕,罪名是侵犯知识产权。此后,雨林木风等公司纷纷转型。
两个月后,国内许多盗版windows用户惊奇地发现,电脑会时不时黑屏。这个做法引起了轩然大波,直到政府部门呼吁,微软才停止了黑屏策略。
手机系统错失良机
2005年,谷歌瞄向了操作系统。此时,在PC端微软独步天下。手机端诺基亚和塞班系统无人能敌。考虑到手机更新换代频繁,谷歌决定进军手机领域。
为了抢占先机,谷歌收购了Android公司,并把系统开源,吸纳更多力量。2008年,全球第一款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发布,当时系统有许多不足,有分析师预测谷歌坚持不了两年。
在手机操作系统上,此时全球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2007年11月,中国移动就和微软、谷歌探索合作研发。
中国移动背靠4亿用户,希望能主导开发工作,但微软、谷歌并不买账。于是,中国移动拉上了刚成立不久的博思通讯,独立研发开放移动系统Open Mobile System。中国移动希望复制一个软硬封闭生态的苹果,但是这个计划一开始就埋下了不少隐患。
OMS虽然是开源系统,但在业务层却集成了139邮箱、移动梦网等大量中国移动特色业务,这显然不利于应用市场的开发。每个合作手机商都有定制需求,要提供专门团队支持,严重分散了研发力量。结果OMS刚推出一个版本,安卓就已经更新两三代了,差距越拉越大。
对于OMS的推广,移动也没有多上心。2009年,搭载着OMS系统的联想Ophone手机问世,反响平平。两年后,中国移动便不再强制要求手机厂商搭载OMS系统。
另一边的谷歌,终于熬到了苹果手机开启了智能时代,安卓系统进行资产重估。
2010年微软也大举进军手机操作系统,却做出了一系列骚操作:系统收取高额的授权费,得罪手机商;同一款手机系统不能连续升级,得罪消费者;开发系统不友好,得罪开发者。至此,手机操作系统江湖,安卓独大。
2010年,雷军对安卓系统进行了“魔改”,更换界面、调整插件,风格独特的MIUI大获成功,安卓美颜蔚然成风。
在2010年,阿里巴巴研发不同于安卓的 YunOS,开局还不错。但阿里希望做独立的操作系统,手机厂商认为这样缺少应用、没有生态还是好好兼容安卓更踏实,最后双方分道扬镳。
阿里YunOS失败,熬了三年的百度云OS暂停更新,腾讯的TOS系统研发两年后宣布关停。国产系统在错过PC端之后,又错过了移动端。
百尺竿头
2019年5月,谷歌宣布华为手机将无法运行GMS服务。GMS即谷歌服务体系,包括邮箱、浏览器等多款应用,停止该服务,无异于把华为和消费者一刀两断,这给华为造成沉重一击。
时代变了,但我们面对的情况却从未改变。中美身陷贸易摩擦之时,华为正在研发操作系统的消息又一次让国人兴奋,能否成功暂且不谈,但回顾过往的失败之路,却有些共同的因素需要警醒。
操作系统不是小工程,需要足够的研发力量。无论在PC还是手机时代,研发公司数量多、力量弱。各自为战,无异于用一百个鸡蛋依次撞一个石头。
做一个操作系统并不难,难的是有人开发应用、适配硬件,从而让消费者愿意使用。生态建设要有主导维护者,没有独享利益者,才能抓住科技时代的新机遇。
国产系统自研三十年,“国产操作系统”总伴随着外部环境起落浮沉。国产自主不是我们炫耀的资本,而是中国人在新时代的立足之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收藏
0
相关帖子
•
Linux系统挖矿更快!更猛!Linux系统安装与挖矿详细教程,很简单
•
超详细的PyCharm教程,必须收藏!
•
说说鸿蒙操作系统
•
Linux操作系统应用试题
•
缅怀那些年盗版XP系统:不仅埋葬了我的青春,还弄坏了我的电脑
•
INTEWELL案例为智慧风电保驾护航
•
怎样参与鸿蒙?
•
风河正在引领RTOS进入“现代化”创新期
•
Android面试必备:System、App、Activity启动过程
•
麒麟操作系统什么来头?为什么可随中国航天“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表情
@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IT业界资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