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又一半导体大国“去美化”,芯片产业将迎新局面,消息来得太突然

[复制链接]
作者:雅雅—kaii 
版块:
MCU单片机技术 ARM 发布时间:2020-10-7 22:16:58
10255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对于半导体产业来说,不是平静的一年,随着美国对于华为芯片的制裁升级,限制了台积电为华为继续提供5nm芯片的产能,全球半导体行业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即使其他国家可以设计芯片,生产芯片,但是最终的话语权,仍然牢牢地掌握在美国人手中。

2020年9月份又从日本软银传出消息,英伟达公司将溢价80亿美元左右,来收购ARM公司。我们都知道2016年孙正义因为看到了未来芯片产业的发展势头会层次递进,所以以32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ARM公司,其目的就是为了振兴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手好棋并没有发挥出来其应有的价值,如果换做当年是华为收购了ARM公司,那将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不过换句话说,日本软银之所以能够收购ARM公司,其实也离不开美国的“首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美国很清楚的知道,日本软银收购ARM公司,并不能真正的促使日本芯片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那一场高通收购博通就被打断,但是这次英伟达公司收购ARM公司却没有传闻有干扰。这就透露出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美国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掌控力度越来越大。

放弃ARM公司,并不等于放弃半导体产业,恰恰相反。这也表明了日本对于重振半导体产业的决心,根据全球半导体行业数据分析显示:日本芯片公司排名为:日立、东芝、富士等公司。这其中东芝是比较纯粹的半导体公司。东芝成立于19世纪,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在NAND和SSD领域有着LSI的领头能力。
东芝的硅晶圆精密生产,也是其引以为傲的地方。但是作为存储器相关的产业,日本东芝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就是在集成电路的芯片研发上,略显不足,这样就又要严重依赖于芯片设计厂商和芯片生产厂商,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上个世纪,美国对于东芝半导体的制裁,使得东芝从全球40%的份额占比,逐年下降。东芝也曾想过偏向于发展,电器、医疗、数码等产品,但是随着美国对于芯片产业的技术收拢,逐步影响到了东芝的其他产业布局。

东芝一直没有像华为一样下决心,全部脱离美国技术。因为还是寄希望在台积电上,但是随着台积电将投入12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5nm芯片加工厂。东芝也开始了自己新的规划,跟华为类似,东芝的掌控人突然宣布,东芝将成立一个新的研发中心,用来专门研发闪存和固态存储相关的芯片研发工作。
根据有关消息称,台积电也在暗渡陈仓,不放心把所有的重心都压在美国身上,所以也在除了EUV工艺之外,又在研发两套新的芯片生产方案:一种是蚀刻方向继续发展,另外一种是多桥通道的场效电晶体技术。这两种技术的研发,将完全脱离于美国的技术方案体系。其实不只是我们,日本等国家也同样面临着芯片技术制裁的问题,“去美化”是各国科技行业的一个常态化问题。

不够,这样也并非全是坏处,至少来说,可以预见的是,芯片产业未来5年会有更大的变动,这也就意味着芯片产业会有新局面产生。甚至会有除美国之外的公司强强联合,3nm/2nm芯片,在新的工艺技术规格中产生,也说不定。而东芝宣布新研发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新一批半导体行业开始站在美国的另一边,对于国内科技公司,特别是华为来说,将会有更多的喘息时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