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电源 > 电源资讯 > Silicon Labs拓展ARM单片机市场,解决设计挑战 - 资讯 -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Silicon Labs拓展ARM单片机市场,解决设计挑战 - 资讯 -

来源: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9-15 

Silicon Labs拓展ARM单片机市场,解决设计挑战

时间:2012-03-14 来源:

2003年,Silicon Labs通过收购Cygnal Integrated Products,成功进入MCU领域。同时结合了Silicon Labs在接口等模拟混合信号接口上的优势,推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基于8051内核的单片机产品,其中包括带有USB、触摸、射频的MCU,同时也包括低功耗MCU。

本文引用地址: http://power.21ic.com//dc/infor/201203/22640.html

一直以来,Silicon Labs所从事的都是8位单片机的开发,而现在随着ARM的广泛应用,公司开始拓展在ARM架构下的产品,正式推出Precision32单片机。公司单片机产品线总经理Mike Salas表示,正是看中ARM在生态链上的完整布局,大多数工程师可以很容易的上手。

而对于公司为何现在推出M3架构的单片机而不是直接采用M4内核,Salas表示,Precision主要面向客户是便携医疗装置,销售终端外设、电机控制、条码扫描仪、光学触摸屏接口、传感控制器以及家庭自动化系统等,这些终端设备并不需要高密度的数据处理,而M4内核更多的是偏向于DSP的高性能计算,所以在这些产品中,M3就已经足够了。当然,我相信Silicon Labs也在开发基于M4内核的单片机,只是先用M3试水而已。

和手机处理器不同,嵌入式市场从来就不是军备竞赛,用户选择迁移平台也非常谨慎。所以Salas认为,尽管有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发了M3内核单片机,但时至今日, M3市场仍未饱和,还拥有大量的8位、16位单片机潜在用户,同时由于很多32位单片机厂商目前所作的只是Design in阶段,Silicon Labs完全有能力获得M3的市场份额。

其实Silicon Labs在推出8051单片机时,8051的市场已经延续了十余年,Silicon Labs仍然可以取得10亿颗以上的出货量,足以见得一颗经典的内核对于MCU的影响有多重要。如果M3内核可以如8051一样经典,那么Silicon Labs晚个两三年推出产品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

Precision32:解决设计中的八个挑战

Precision英文的意思是精确,Silicon Labs专门注册了该商标,足以见得对于32位单片机市场的重视。

70.jpg

Salas给出了单片机设计中的八个关键挑战,其中包括:开发时间、外设规划、模拟集成、系统级规划、成本、设计流程、功耗以及上市时间,并表示Precision32的独特魅力,就是能一举解决这八个挑战。

对于缩短开发周期,Silicon Labs开发了基于GUI的“AppBuilder”,用户可以利用图形化方式进行初始化及配置,具体的操作流程为:选择外设,添加/更改属性,设置时钟模式,配置引脚,之后便可由编译器直接生成Keil、IAR以及GNU源代码,开发者甚至无需阅读数据手册或学习寄存器设置便可上手。

对于外设规划,Silicon Labs开发了Crossbar专利架构,通过芯片内部的两个crossbar,可以连接任意I/O功能到不同引脚,这种灵活的I/O配置可以简化电路板设计,甚至减少PCB布线层。现在,大多数MCU也提供相应的管脚配置,但每个引脚上仅支持一种或两种功能,不如Crossbar灵活。另外用户可以利用AppBuilder进行引脚配置,避免造成引脚间的冲突,这也是其他MCU供应商没有提供的。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电源 > 电源资讯 > Silicon Labs拓展ARM单片机市场,解决设计挑战 - 资讯 -
 

"Silicon Labs拓展ARM单片机市场,解决设计挑战 - 资讯 -"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