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嵌入式处理器 > FPGA > 有关复位信号时序约束问题 - FPGA/ASIC技术 -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有关复位信号时序约束问题 - FPGA/ASIC技术 -

来源: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8-11 

有关复位信号时序约束问题

做了很久FPGA的朋友们,是否有这种经历:一个FPGA设计工程,在研发测试阶段或转产中试阶段发现,FPGA系统在上电运行后,偶尔会有异常现象? 或者说,反复加电测试,有时会出现异常或功能失败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设计中复位信号不当引起的。

我们好多设计师在处理复位问题时,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1.采用一个全局的异步复位信号 2.省略复位信号,DFF的初始值在能利用默认值就采用power-up的默认值,在需要特殊的DFF初始值时,告诉编译器这些DFF在power-up后使用iniTIal值。这些做法各有各的好处,在这里不详细论证。

下面再给出一个大家根深蒂固的设计理念:对于全局复位信号,只要其脉宽足够长,能保障系统复位安全。其实,我们的ISE中附带的那个TIming Analyzer对复位信号分析,关注的是复位信号撤销后系统的时序正确与否。

这是我们在设计上经常忽略的一点,所以就引起了文章一开始之处提到的那些诡异现象。

因为在FPGA芯片内,clk信号使用的是专用时钟网络,其skew值很小,但设计中的rst信号其扇出巨大,由于不采用那些skew低的走线,其在整个芯片中各处的DFF使用到的rst信号skew相差很大很大。那些诡异现象,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设计中蕴含的那些带反馈回路的DFF引起的,创建这些反馈回路的模块,往往是有限状态机。要知道有限状态机事关设计的功能是否正常啊。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嵌入式处理器 > FPGA > 有关复位信号时序约束问题 - FPGA/ASIC技术 -
 

"有关复位信号时序约束问题 - FPGA/ASIC技术 -"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