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芯"机会:实现了产品组合的多样化 - 嵌入式处理
时隔六年,历史彷佛经历了一个小小的轮回。
六年前,被称为“Web2.0之父”的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在旧金山举办了第一届“Web2.0大会”,其初衷是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帮助行业重新恢复信心。结果在当年上市的谷歌就以自身的示范效应证明,当行业开始复苏时,此前的危机中或许就孕育着下一个大机会。
2009年10月,当新一届“Web 2.0峰会”召开时,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出现。硅谷的商业领袖们,如雅虎CEO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Twitter CEO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Facebook COO谢里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等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在眼下这场70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找到信心。
期间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 S. Otellini)暗示了历史重演的可能性。当然,首先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去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英特尔年净利润为53亿美元,与2007财年相比下滑了24%。但是在今年前三季度,英特尔就出现了逆转,这三个季度,英特尔的净利润分别是6.47亿美元、10亿美元和19亿美元。尽管相比于去年同期均仍处未摆脱下滑阶段,但这已经明显高于华尔街的预期。而这也帮助道·琼斯指数在金融危机一年之后首次突破1万点大关。“这表明经济已经触底。”欧德宁说。
而接下来,他表示英特尔已经掌握了未来三代芯片的设计,将在移动互联网、嵌入式市场、个人医疗以及PC行业的升级换代过程中,投入重注。这意味着未来的新市场或许就在其中,而这也足以让这次金融危机对英特尔的负面影响消失殆尽。
无疑,在英特尔工作了35年、职业生涯也从未离开过英特尔的CEO经历了上一次行业危机的历练后,眼下对现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心态也越来越从容。今年夏天他看了几本关于经济萧条以及美国政府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的书,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的《Traitor to His Class》,和阿米蒂·什莱斯(Amity Shlaes)从人性的角度看经济萧条的《The Forgotten Man》,“我从中感到,目前的经济危机并没有任何新的东西。现在发生的一切,当时就发生过。”他对《环球企业家》说。
预见
在英特尔把下一个甚至几个大机会变成市场现实之前,一个朴素的疑问是,为何英特尔能比同行们更早地预估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到来,又为何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重新回到恢复的轨道上?
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感谢2001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带给英特尔的经验。当时由于行业需求结构出现了问题,整个PC行业保留了大量的库存。这些库存在危机中的消化渠道被大大减弱,市场需求的下降让电脑厂商们积累了大量库存。当危机过去后,厂家不得不先清除库存,这既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让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制造商失去了推广新品的机会。
因此从那时起,英特尔就改变了以前将货物一并交给客户的做法,而是建立了一个实时反馈系统,为客户建立库存中心,客户不需要保有库存,只需根据需要取货。而英特尔自身的库存周期也缩短了50%以上。在2000年时,他们的库存周期为18个月,而现在,这个周期仅有不到6个月。因此,渠道中就能够做到没有超额库存。这样一来,英特尔就能够精确地了解到PC公司生产情况。目前,英特尔有超过70%的业务都能实时了解终端用户的需求情况,这对英特尔提前了解产业情况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查看评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