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芯片商借节能技术抢市 绿色科技是关键 - 嵌入式处理器 -
作为国内芯片厂商的代表,威盛电子(以下简称“威盛”)不断和英特尔、高通等海外厂商进行了激烈竞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威盛不断扩大着自己的业务规模,而在绿色节能上的大规模投入,更是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掌握产业链上游资源
威盛集团董事长王雪红曾公开表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每个领域都要做精,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核心的技术团队;其次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往产业上游、往关键零部件发展,而不是逆向,也不只做大规模,让附加价值越来越高。
中国人必须有自己的芯片。从10多年前到现在,这句话被王雪红强调了无数次。而在吃过了 “Made in China”风靡全球、付出资源和环境沉重代价却仅获微利的大亏之后,“掌握核心技术……往产业上游、关键部件发展”逐渐开始成为国内厂商共识之际,王雪红在这条路上已走了近20年。
与英特尔的竞争,与高通的合作,与苹果、诺基亚抢市场,选择最强的对手,进入最核心的行业,王雪红选择比别人先行,也就意味着比别人冒更多的险,当然也就意味着比别人更早、更多地掌控话语权。对中国厂商来说,掌握产业链上游资源的意义却绝不仅限于此,“中国芯”带给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国人的核心技术,是本土的经验之路,围绕“中国芯”,相关的制造商、业务集成商、软件开发商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这对于中国要走产业自主之路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绿色科技改变市场规则
10年之前,当王雪红一手创办的威盛要与英特尔在产品上一争高下之时,如果说业界对其所持的态度还是半迟疑、半佩服的话,那么当威盛寻求差异化、以绿色“低功耗”的产品理念来挑战传统的“摩尔定律”时,相信很多人除了对此举不解之外,更多的还有对威盛前途的一份担忧。时至今日,谷歌已为了支持自己的数据中心必须去建发电厂,“云计算”逐渐成为了趋势,而威盛多年耕耘的“处理器需要在功耗和性能之间取得平衡”理念也已渐成常态。
纵观当今市场,在终端方面,威盛低功耗芯片获得了多家PC厂商的认同,戴尔的台式机;联想、同方的笔记本;除此之外还有手机,惠普、三星的上网本等移动终端。在云端方面,戴尔针对大型数据中心推出的服务器也采用了威盛的芯片,亚马逊数字中心的服务器使用的正是威盛的芯片。
在王雪红看来,产业环境已发生了变化,云计算、无线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但云计算时代与集中运算时代不同,更需要节能、需要高效,而威盛芯片是最好地平衡了性能与应用的芯片。
查看评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