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台北专栏奥迪、奔驰、英特尔以及宏正在突破车联网边界
车联网早已经成为科技与汽车行业共同跨界的最新技术方向,无论是无人驾驭还是人车互动,都已经成为整个产业努力发展的目标。
作为全球科技盛事的Computex展会,同样有车联网技术的最新呈现,如车企巨头奥迪、奔驰都展示了其最新的车联网技术发展,甚至台湾奥迪总裁 Mr. Ryan Searle亲自出席Computex开幕式以示对Computex展会之重视。
更有意思的是,身为百年老店的奥迪,居然把其展示放在了Computex特别为新创企业开设的InnoVEX展区,把自己定位为“新创企业”,可以看到奥迪面对科技创新时代的进取之心。
但更重要的是,在车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Computex展会带来了全新的车联网产业生态格局,这才是Computex最与众不同之处。
美国的CES展会曾以八大车企共同参展,展示酷炫的未来车联网科技而引人关注,但与CES展会不同,在这次Computex展会上,因为有英特尔、宏等科技企业的加入,呈现出了车联网“高科技产业与汽车产业生态”共舞的特点,这是打破车联网边界的产业新格局。
奥迪、奔驰的车企创新
在InnoVEX创新展区内,奥迪展出的那辆黄色亮眼的跑车的确够抢镜够拉风,但旁边一辆看似笨头笨脑的白色虚拟座舱展示,却更吸引人。
台湾奥迪总裁Ryan Searle(左)与行销处长贺安琪(右)共同示范Audi Virtual Cockpit全数字虚拟座舱
事实上,奥迪自2011年起就开始以“进化科技定义未来”打造其科技力,陆续推出了Piloted Driving自动驾驶技术、Audi connect、HMI人机操作介面与Matrix LED 和OLED照明等技术,以推动汽车的科技化发展。
从这次奥迪的现场展示来看,奥迪突出的是“启动未来的明日科技”主题,展示了旗下最新的Virtual Cockpit数字虚拟座舱,已经在好莱坞电影《钢铁侠》中展示的专属座驾The new Audi R8 V10 plus也来到了展会现场。
名品展示只是吸引观众的起步,奥迪在展台上更着力推出的则是数字虚拟座舱。从现场来看,这一代表未来车联网技术的虚拟座舱,不仅打破传了统汽车所惯用的驾驶舱操作界面,将既有驾驶信息平台功能呈现得更为完善之外,还整合了原厂中文导航系统、触控及声控系统,所有系统操作、信息取得只需透过手指或口语指令即可轻松完成,再加上全中文化的界面设计,让车主在操作时还能实现更大的便利性,从而实现更安全的行车环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奥迪这次特别与Samsung Gear VR合作,以虚拟现实的技术,呈现Audi A4的360度环景影片,让消费者可以通过VR技术就能体验到驾驭时的真实环境,为消费者的购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是科技改变汽车销售的场景应用。
在奔驰展台前,一辆有着鲜明奔驰标识的智慧汽车静静伫立,呈现出“一个无需仰赖奇迹的世界”,这是奔驰此次参展的主题智慧驾驶铺助系统,包括人身安全、自动驾驭等诸多新科技。
不难看出,国际级车企都在利用科技展会的盛事,传播其自身在科技车联网方面的进展。Computex作为全球重量级的高科技展会之一,也是他们竞相亮相的舞台。尤其是奥迪对自身“新创企业”的定位,更能看出Computex展会主办方契合展商需求的创新。
车联网如何突破边界?
在车企自身的努力之外,车联网的进展离不开高科技企业的支持,这正是这次Computex展会更为独特的价值。
展会上,科技企业的“核心”发动者英特尔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底层突破。“下一轮的计算浪潮是由增长的良性循环所驱动的,个人和企业将充分利用边缘设备、网络和云的解决方案,边缘设备将会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未来,更多的计算可以在前端,也就是边缘设备上进行,而不必在数据中心内运行。”
正如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在Computex展会的主题演讲中所说,未来计算的边界,分隔了前端计算和数据中心的边界,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尤其是在物联网(IoT)时代,前端,也就是边缘上的设备,将更多地手机数据、分析数据,直接解决问题,边缘设备会更智能,并拥有更强的连接性。
拉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边缘设备的良性循环已经是英特尔不断“突破边界”的主要原因,这其中就包括对车联网的推动。采访中,柏安娜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谈到,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的兴起,正是计算的新边界被重构的典型代表。
以前,汽车并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数据中心担负着汽车模型构建、计算和测试的主要任务,但如今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全新的无人驾驶计算模型在前端,即汽车上进行计算,而非数据中心,“汽车最核心的功能之一:驾驶,新建的无人驾驶模型可能是在数据中心,但应用及其复杂的计算,都是在边缘设备,也就是汽车上,而且这一计算模型需要耗费极其大量的计算资源,与以前汽车上的车载娱乐设备或是行车电脑有着极大的超越。”
虽然离无人驾驶汽车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在Computex展会上,英特尔与中华电信、捷光电在车联网平台上所构建的方案,正是英特尔“突破边界,让边缘设备有更强大的感知和计算能力”的落地。
从现场可以看到,结合搭载英特尔Atom x3处理器的车载设备(Dongle)和中华电信提供的数据分析服务,On-Board Diagnostics-II (OBD-II)可以感知车辆的实时信息,包括车速、刹车、道路流量、驾驶时间和距离等信息,并针对驾驶员建立评价评分系统,依靠传感器所得到上述数据所建立的驾驶员驾驶行为数据库,中华电信可以分析评估每位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及驾车风险程度,从而提供“高精准度、数据驱动的、以使用状况为基础的汽车保险费率依据。”
所谓突破边界,正是打通汽车驾驶场景中的不同应用,从而实现车、信息、后续服务的全面整合。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预判而不是在赔偿后才得到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及所存在问题的信息,突破了原本出事后再分析的保险费率调整边界。而对英特尔来说,则将Atom x3处理器彻底突破简单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将物联网、云计算、实时分析和保险行业的应用结合在一起,当然,它还适合零售、制造、医疗等等不同行业。
这一方面是英特尔自身在突破计算的边界,但对车联网应用而言,同样也是突破“车科技”的边界,与用户的场景需求结合,实现车联网更大程度的应用突破。
台湾的车联网生态
这次展会上,不仅有奥迪、奔驰以及英特尔等国际巨头在车联网方面的努力,更有宏等台湾企业基于科技生态之下对车联网技术的推动。
这其中,宏是最典型的代表。去年宏通过自建云BYOC,积极进军车联网,成立了联永基,专注于开发智慧车用电源管理系统,及绿能环保电池、云端车联网技术,去年下半年已经首度在德国慕尼黑展出全新的全地形电动车(eATV),在这次Computex展会上,宏的eATV电动车正式在台湾现身。
从展会现场来看,宏展出了最新的BeingWare(智云体),这是在电动车行车应用上的车联网服务。BeingWare可以针对车体的维修、保养及各项行车信息的更新、联接,还有电池系统的模组化管理等,将车用物联网模组与云端、大数据分析进行有机结合。
另外,通过BeingWare整合的商业模式,也可以实现行车时间预测系统,协助车主预估出游时的行车及替代路线等预估时间参考,还有如停车场距离、可停空位数、甚至是停车位置等停车场相关信息分析,并能通过智慧型收费系统,以各种电子票证执行付款,为车主提供更便利的行车服务。
另一台湾企业宏达电也有车联网的展示,前不久宏达电与台湾福斯合作开发了Customer-Link车用智能联网系统,并将于今年7月起,台湾福斯在台出售的所有车款,都可免费搭载。
除了整车系统之外,台湾企业宇瞻也在Computex上展示了其CANbus通讯模块车联网解决方案,满足物流、车队等监控需求,进而推动智能车队实现。
可以看到,台湾企业已经积极布局最顶尖的车联网技术,不仅有宏的全地形电动车、宏达电的车用智能联网系统,还有宇瞻的车联网通讯模块,从整车、智能应用到车联网嵌入式方案,显示出台湾企业的生态产业能力之强。
车联网已经是当前科技与汽车行业共同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奥迪、奔驰们看中的是Computex展会的跨界能力以及台湾制造业的产业生态能力。
仅从车联网来看,台湾看来将在这一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的产业价值。
寰寰姐于5月31日-6月4日赴台北全程报道此次展会,为大家带来最新鲜、最前沿的一手资讯和观点,敬请关注【Computex台北专栏】系列文章。
查看评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