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微软迁址看跨国公司的房地资产与设施管理
国内写字楼市场的“冷热酸甜”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国入世让人们对这个大环境的前景普遍乐观,原因是入世后的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而近期跨国公司削减开支降低成本的做法却让这一“利好”成为乐观的预期。全球主要城市商务中心区写字楼租用成本的普遍下滑,也让国内的写字楼开发商们手里捏着的不再是钱,而是一把汗。
就是在目前跨国公司纷纷缩减办公面积,甚至搬离甲级写字楼转租较低级写字楼的背景下,年初微软北京总部在盛世大厦扩租5700消息即使不如第一次那么轰动,也无异于“冬天里的一把火”。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微软公司成熟的房地资产与设施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涉及“后勤学”的企业管理方式,普遍存在于像微软、惠普、摩托罗拉、IBM跨国公司中。
在全球主要的跨国公司中,房地资产与设施管理是与税务、财务、审计、行政等部门并列存在的公司运营的组成部分。由于在跨国公司每年的开支中,用于租赁办公场所、建设厂房以及日常维护的费用要占全年总开支的10上,所以如何花这笔钱是应该慎重考虑的事情。
房地资产与设施管理在每个跨国公司中的叫法都不一样,比如在微软是房地资产与设施采购管理,在惠普是由行政部负责,在摩托罗拉有房地产部,在联邦快递叫做高级产业部等等。由于各公司主营业务的不同,其相应的房地资产与设施管理也就具有不同的职责。但是主要来说,这一部门负责公司在世界各地办公场所、预建厂房的选址,另外包括公司房地资产战略资源管理,日常设施管理,环保、健康与安保管理,以及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大部分跨国公司都非常看重房地资产。据了解,微软亚太地区每年用于房地资产的资金是全年总开支的12在微软,有人开玩笑的称:微软只有挣了15,才敢在房地资产方面花1钱。
打个比方,如果微软赚了15,扣税后剩了10,那么在这10里就要拿一元出来用在房地资产方面,而这一元钱则是“真金白银”。多花一元,就少一块的纯利;省下一元,就“赚”了一元。怎么样省下这一元钱,恐怕应该是比尔盖茨本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房地资产和设施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性和跨国公司自身的特性有关,这就是灵活性和弹性。任何一个跨国公司进入一个国家除了要进来,还要考虑怎么走。虽然现在的国际局势比较稳定,中国的发展环境也还不错,但对于一个成熟的跨国公司来说,必须要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无论这种变化是来自市场、公司内部还是国际关系和国际局势。朗迅在这方面有着深刻教训,当初意气风发来到中国,在租赁办公场所时没有注意灵活性的问题,当变化发生的时候无法抽身,结果在房地资产方面浪费了大笔资金。|
在摩托罗拉,房地资产与设施管理则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比如说其办公场所和厂房的选址,是离销售地点近还是离原料产地近,是离酒店、会所等配套设施近还是离政府部门近,这一系列问题不止是单纯找一个落脚的地方那么简单,而是牵扯到公司的资源配置、成本控制、销售策略和发展战略等很多方面。据了解以前在摩托罗拉中国区分管房地资产的负责人,现在已经成为摩托罗拉在亚太地区的房地资产负责人,可见其受重视程度。而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跨国公司一“搬家”,大家就非常关注甚至风生水起的一个原因。(作者:)
查看评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