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资讯 > intel英特尔&微软Microsoft > 微软华裔科学家的又一次冲动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微软华裔科学家的又一次冲动

来源:网络整理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10-20 

1

站在放映着自己照片的大屏幕前,对着现场的300人,西装革履的李世鹏有点紧张。发言稿是事先写好的,但他时不时中断几秒,好像忘了词儿。金山CEO张宏江揶揄瞬间转换身份的他“有点做作”。

“微软门徒”李世鹏

在一幅拍摄于2001年的照片上,李世鹏与比尔盖茨忘情地谈论着技术问题,那时他穿一件黄色高领衫,外面套橘色短袖T恤,典型GEEK的打扮,胸前一行白色的字,“Get questions?”,背后是笃定的回答,“We get answers”。在张宏江这样的前同事心目中,李世鹏的标准形象就该如此,层层叠叠的套头休闲装,登山鞋,站在白板前,就科研课题与人彻夜争论。

此前,李世鹏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在研究院工作十六年。11月3日,他正式加入科通芯城,成为其首席科学家。李世鹏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团队中最后一位离开的科学家,也是目前已知的份量最重的加入智能硬件行业的顶尖科学家。对48岁的李世鹏而言,这是职业生涯的重大决定。

前来参加发布会的除了媒体,多数是他曾经的同事。他们扯着手、互相拍着肩膀,以名字而非“某总”相称。他们频频忆起在微软研究院的时光,就好像回忆原乡。该院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研究,是微软公司在亚太地区设立的研究机构,也是微软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如今它拥有250名研究和开发人员,300多名访问学者和实习人员,但在它成立那天,全部员工只有6人。

2

1998年圣诞节,张亚勤告诉李世鹏,自己决定回中国帮微软建立一个研究院,李世鹏颇为惊讶,“我们刚转了一大圈,千辛万苦拿到绿卡,又要回去?”

张亚勤是著名的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与李世鹏是校友,当时他们都供职于Sarnoff公司,张亚勤已经在业内颇有名气;李世鹏则一年之内拿了公司两个奖,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的美国式的成功都可以预见。

难道要在此时回国?

张亚勤说,你应该回中国看看,中国正在发生变化,是巨大的机会,人生中遇不上几次这样的机会。言下之意,不参与进去,你不会平静。

1999年初,去国七年的李世鹏回到中国,参观了刚建成不久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当日的北京,四环还没有通;研究院所在的西格玛大厦是最好的办公楼之一,门外居然是菜地。在计算机领域,中国的科研水平很低,“国内领先就可以交差了,只在自己的圈子里沾沾自喜”,顶级的学术会议上,几乎没有中国人出现。

李世鹏看到了在中国做研究的不足,也看到了机会。当时的微软中国研究院求才若渴,不吝对他表达诚意:李开复带他去京城最好的馆子吃饭,又在白板上画出一道上扬曲线,“这是微软成立以来的股价曲线,每年都翻倍!世鹏你要来,工资都是零花钱!”

微软团队 1999年

1999年5月,张宏江和李世鹏同机抵达北京,入职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中国研究院像冲破寂静的黑马,在中国引起震荡,每周接到数千份简历,面试数百人。“国内IT产业中已经有许多聪明人,他们渴盼机会,研究院成立前三年就像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盛况”,李世鹏回忆道。

3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呆过的人,不管是三个月、半年抑或十余年,都感念于它提供的研究环境。

历任院长至今为人称道,李世鹏对他们不吝溢美之词。李开复“温文尔雅,非常幽默,和他在一起总是笑声不断,他让你放松,觉得和他在一起没有压力,但实际上,他的压力是无形的”;张亚勤从不使用命令语气,“他是个绝对信任他人、绝对放手的人,他让你想去做、敢去做。”

曾担任主管研究员的徐迎庆对那里的科研氛围很赞赏,“你说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不用你操心。”

它是宽松的,却也是激烈的。李世鹏平时温和良善,一进那间被称为“火药库”的会议室就变成另一个人,能和同事从下午争论到凌晨;人们甚至渴望争论,徐迎庆解释说:“你必须敢和导师在学术上吵架,你如果有不同意见而不发表,你就走。因为一个人的智力永远有限,看到问题不指出,就是对同事的不负责任。”

研究院是IT人才的梦工厂,在微软16年,李世鹏培育出四位MIT TR35奖的获得者(世界上35岁以下的最有潜力的35位创新者)。

“今天看一下中国乃至大中华区的学术界,在计算机领域顶尖的会议上出现的那些名字,你会发现其中很多很多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待过。它为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无人媲美的贡献。”这是张宏江的评价。

4

研究院此前办公12年的西格玛大厦五层,曾被戏称“全中国智商最高的地方”,那里的人简单、直接地处世,根本不屑于勾心斗角。在李世鹏看来,聪明的人天生骄傲,“不是我为了阻止别人而做什么事,而是我不服气,要做得更好。”

徐迎庆记得,他每天走进研究院办公室,就像看到一群奋力思考的大脑。尤其在重要学术会议或重大论文的投稿截止日之前,他们拼命赶工,极端一点的例子是,有人完成一项任务后,仅仅几米的距离都走不过去,中途就倒在地上睡着了。

“研究院的气氛就是这样:兄弟们都玩命往前冲,你不好意思不玩命。”徐迎庆说。

2001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此后又衍生出微软亚洲工程院、互联网搜索技术中心等机构。迄今为止,已有超过300项从这里诞生的创新技术转移到了微软产品中,包括Office、Windows、Bing、VisualStudio、Xbox Kinect、WindowsPhone等。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微软亚洲研究院称为“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微软总部雷德蒙的产品部门遇到问题,比尔盖茨会建议他们去问问“中国的那帮聪明人”,“那边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一段搏命时光结束,李开复会请大家抽雪茄庆祝,或者奔赴KTV放松,李开复善唱台湾流行曲,张亚勤什么歌都会,李世鹏自谓“五音不全”,非到纵情时刻不会开口演唱保留曲目《红高粱》主题歌和《九月九的酒》。

欢聚时的喧嚣,凸显的是这群男人的寂寥:他们多数已婚,但家人都不在身边,于是戏称自己为“MBA”,Married But Available。如李世鹏,当年跟随太太去了美国,入职微软亚洲研究院以后,已与家人分隔十六年。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资讯 > intel英特尔&微软Microsoft > 微软华裔科学家的又一次冲动
 微软 研究院 李世鹏

"微软华裔科学家的又一次冲动"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