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出其不意的反击
这个世界真是变化太快。上星期才告别了谷歌眼镜,这星期号称引领新一代可穿戴设备的微软hololens已经面世。难道是谷歌提前收到了消息,提前撤退?
这当然是个玩笑话。但当人们还来不及为hololens取一个朗朗上口的中文名字时,它就俘获了诸多国人的心。尽管当前只有少数人使用过这个机器(微软也开始先入为主和饥渴营销这两大营销法宝了),但从人们的描述中,hololens比谷歌眼镜更贴近科幻电影对未来的描述。
在发布会上,微软展示了三个可用到hololens的场景。一个是使用微软视频呼叫服务Skype拨打电话。参与者呼叫了电工,让后者教他安装电灯开关。当参与者安装开关时,该电工就叠加在了参与者的视野里。由于hololens配备了摄像头,所以这位电工能够看到参与者所看到的东西。电工能够在参与者的视野里画出图解,教他安装开关。
在另外一个由微软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联合开发的场景中,参与者进入了一个火星环境中。在演示房间内设置了一个台式机,上面显示的是火星的平面地图。当点击二维屏幕上的一个位置时,参与者就可以环顾整个屋子,看到一面旗子插在点击的位置上。
在第三个场景中,微软展示了一款应用。它允许初学者设计3D物体,然后将它发送到3D打印机中,真实打印出来。
这听上去太迷人了。但你知道更重要的是什么吗?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未来通讯的方向,真正的全息及时通信,而不是低着头在手机上打字或者对着话筒聊天。这会带来哪些改变?打个比喻,现在的iPhone6有可能就是昨天的诺基亚直板机。是的,硬件制造商们又要开始新一轮抢钱大作战了。
一个月以前,人们还在为微软的前途忧心忡忡。从创建时间来看,这家巨无霸公司已接近四十不惑,但在新一轮移动互联之争上,其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仅仅一个新产品发布,市场对这家老公司就有了新评判。它看起来不再像是一个正在衰败的昔日巨头,而是一个不断创新、争夺市场的后来者。人们明白,尽管依靠hololens战胜对手依然路长且阻,但至少现在,它抓住了消费者需求,挠中了他们的痒痒。这就是科技的魅力、希望的价值。有人开玩笑地说,微软研究院里那么多聪明人,他们都不是白养的。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变革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存在问题。而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到方向。在这两点上,微软似乎都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比如其刚刚宣布Win10系统不仅免费,而且可以快平台操作。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大公司,其已经度过了“创始人光环”阶段。你知道苹果的CEO、谷歌的CEO,但能准确地说出微软CEO的名字吗?大家所熟悉的,还是那个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而不是现任萨蒂亚纳德拉。但实际上,比尔盖茨已经不太掌舵公司具体事务,更不要说像已故的乔布斯一样,对某款产品吹毛求疵般使用和改进。应该这样说,与前两者过度依赖某个创始人不同,微软已经是一个不再依靠任何单个个体的成熟公司。这种公司,固守原有产品不放,会慢慢死去,但一旦击中正确的方向,其威力和竞争力是很惊人的。
比如微软曾经重创过的IBM,其在个人电脑的普及浪潮下几乎奄奄一息。与今天微软在移动平台的劣势高度相似,在新任CEO的带领下,IBM重生了,微软当然也有可能重新崛起。
查看评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