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资讯 > microchip微芯 > 马云:不看好华为看好小米,魅族进前三;中国芯首入PC;2015是无线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马云:不看好华为看好小米,魅族进前三;中国芯首入PC;2015是无线

来源:microchip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8-31 

1.马云:不看好华为看好小米,魅族进前三;

2.华为营收居行业全球第一 任正非:不要争做鸡头;

3.非洲智能机去年增108%中国厂商份额30%;

4.中国芯首入PC 瑞芯微发布新一代Chromebook;

5.分析师:2015是无线充电技术突破年;

6.创新应用竞出笼,智能家庭市场商机大开


老杳推出个人微信公共号,主推原创及重大突发事件分析,欢迎点击本文尾部的“阅读原文”关注



1.马云:不看好华为看好小米,魅族进前三;



  搜狐科技 文/宿艺

  2015年4月1日,魅族董事长兼任CEO黄章第一次见到了“真人版”马云。两人相谈甚欢,黄章甚至罕见的在微博上发出了自己与马云的合影,并评论称“受益匪浅”。

  据现场人士向《壹观察》透露:“马云认为未来国内手机市场只有前三强才有机会,自己看好的是:苹果、小米、魅族,并与黄章进行了更多业务与合作商谈”。

   要知道即使之前阿里巴巴5.9亿美元战略投资魅族,两人都没有当面见过。在2014年10月举行的魅族-阿里YunOS战略合作发布会上,阿里巴巴和魅 族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阿里巴巴是由首席技术官王坚带领团队赴珠海谈判,而魅族负责具体谈判的高管为总裁白永祥与副总裁李楠。

  那么不善言辞,也很少走出珠海的“IT宅男”黄章,为何选择此时赴珠海与马云见面?阿里巴巴和魅族官方都未有回应。《壹观察》分析认为,能让黄章感觉“受益匪浅”的会面应该会涉及企业发展方向、管理思维、甚至包括追加投资等更多深层次合作。

   首先,在互联网企业大佬中,马云善于企业管理和文化布道。而随着黄章“对标”雷军,魅族正从一家“小而美”的公司迅速向一家追求用户规模的企业转型,伴 随而来的就是公司人员迅速扩张,业务线也从手机转向全面的智能生态布局。如何将企业从一艘“潜水艇”升级为“航空母舰”,并保持正确的方向,是黄章目前正 在思考的现实问题。

  第二,资本合作。今年2月前阿里巴巴以5.9亿美元战略投资魅族,根据魅族估值,业界普遍分析阿里巴巴股份占比约10%。随着魅族在多产品线及智能生态布局扩张顺利,以及阿里巴巴YunOS需要更多魅族方面的硬件支持,阿里巴巴追加对魅族的战略投资也在预期之中。

   第三,更多业务合作。马云将魅族视为未来国内手机市场的前三强,那么接下来必然要动用更多资源“武装”魅族。根据魅族和阿里巴巴之前公布的信息,阿里巴 巴将在电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智能手机系统方面、数据分析及支付等方面为魅族提供资源与支持。魅族将在智能手机系统的推广、针对硬件和用户在视觉 和交互上的定制化、市场策略、线下销售渠道方面为阿里提供支持。在时隔两个月之后,一系列的合作协议都需要执行,这就到了双方老大见面详聊的时候了。

   对于魅族来说,手机业务最大的对手来自小米,黄章也把雷军视为“宿敌”。而对于阿里巴巴而言,目前正在智能生态实现硬软合一的企业只有苹果和小米,这也 是马云将魅族目标对准这两家企业的原因。只不过,黄章最需要的是来自阿里巴巴的资本、云计算、渠道和生态布局支持,阿里巴巴需要的则是互联网巨头们并不熟 悉的硬件支持,而连接两家企业的核心是YunOS。

  有了马云支持的黄章,会改变国内手机市场的传统格局吗?



2.华为营收居行业全球第一 任正非:不要争做鸡头;



  3月31日,华为交出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单,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创下新高。销售收入稳居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第一,净利润远超紧随其后的四家设备商之和。

  从财务数据的角度看,“偶像”爱立信已确定不再是对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鼓吹多年的“追随者”、“弯道超车”模式完美收官。

  4月1日,华为将“掌门人”任正非在2015年市场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向媒体曝光。在讲话里,任正非明确表示,华为还担不起世界领袖的担子,华为不要争做鸡头,蚂蚁容易被大象踩死。此前几年,“做鸡头还是凤尾”是华为内部一直探讨的话题。

  从任正非的表态也能看出,华为到了重新自我定位的时刻了。此时摆在华为面前的新问题是,下一个目标在哪里?从追随者到领导者,华为能否顺利转身?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其玲

  净利超“后四大”之和

  华为2014年净利润45亿美元,而紧随其后的四家设备商的净利润之和不到30亿美元。

  据华为3月31日披露的2014年财报,去年华为营收2882亿元(约合4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279亿元(约合45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其中,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0%。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华为现金流达417亿元,相比2013年的225亿元,现金流几乎翻番。

  在经过几十年的竞争与整合后,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目前形成了华为、爱立信、阿朗、诺基亚、中兴通讯垄断市场的寡头格局。2013年华为营收险胜爱立信,2014年坐稳首席。

   根据爱立信、阿朗、诺基亚、中兴通讯此前各自发布的年报,2014财年,它们的净利润分别为111.43亿瑞典克朗(约合13亿美元)、-8300万欧 元(约合-8908万美元)、11.71亿欧元(约合12.6亿美元)、26.3亿元人民币(约合4.3亿美元)。这四家设备商的净利润之和不到30亿美 元。

  华为45亿美元的净利润远超排名其后的四家设备商的净利润之和。这意味着华为在此前顺利成为全球电信设备市场老大之后,又进一步拉开了与追赶者的差距。

   华为称,盈利的提升主要来自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因汇兑损失的下降、资金效率的提升导致的净财务费用的降低。受益于规模的增长、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和消 费者业务品牌的建设及产品结构的改善,销售毛利率提升了3.2个百分点,达到44.2%。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不少互联网公司水平。

  华为预计未来3-5年,公司销售收入复合年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这意味着,华为2015年的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大关。

  成国际专利申请大户

  华为认为,持续的研发投入,换来了“去年非常高兴的一年。”

   去年华为三大业务领域业绩均实现增长。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达1921亿元,同比大增16.4%。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营收分别为194亿元和751亿 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27.3%和32.6%。这三大业务板块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67%、7%和26%。来自海外市场营收比例超过总营收六成。

  去年华为终端产品出货量1.38亿,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7500万部,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4000万部。华为表示,今年消费者业务将重点放在海外市场,对标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出货量将达到1亿部。

  “去年是非常高兴的一年。”华为轮值CEO胡厚表示,华为在收入、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关键指标上都表现优异,究其原因,就是华为坚持创新,坚持把每年收入的10%投入于研发。

  2014年华为研发投入也创下历史新高。408亿元(66亿美元)研发投入较2013年增长29.4%,占2014年销售收入的14.2%。过去十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过1900亿元(307亿美元)。

  这一数字也超过去年爱立信、阿朗、诺基亚、中兴通讯四家的净利润之和。

  华为在财报里披露,截至2014年12月31日,华为拥有专利授权38825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48719件,累计申请外国专利23917件。其中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去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7.6万名,占公司总人数4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月19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华为以3442件的申请数超越日本松下公司,成为2014年国际专利的最大申请人。美国高通排第二,中兴通讯排第三。此外,腾讯科技、深圳华星光电、京东方、华为终端也分列第17、23、34和46位。

  胡厚称,聚焦管道战略、简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是华为2014年实现有效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将在2015年继续存在。

  “还做不了世界领袖”

  “要明白我们不是万能的,大象踩死一只蚂蚁,是必然可能的,没有什么稀奇的,在主航道外,争做鸡头的方法是不好的。”任正非说。

  上述各种财务指标都指向一个事实,华为已成为全球电信设备领域的领头羊。相信这也是华为内部的强力声音,不然任正非不会马上发出警告:华为还做不了世界领袖,不要自我膨胀。

  4月1日,在华为公布的任正非内部讲话里,任正非说,华为在技术战略路线上多年聚焦,才有今天效益显著增长。“要明白我们不是万能的,大象踩死一只蚂蚁,是必然可能的,没有什么稀奇的,在主航道外,争做鸡头的方法是不好的。”

  对于华为当年的行业定位,任正非称,华为历时20年,终于划到了时代起跑线上,这条起跑线上的大船并不多。“前期的成功,也许会使我们自信心膨胀。这种膨胀不合乎我们的真实情况与需求。我们还不知道未来的信息社会是什么样子,怎么知道我们能领导主潮流。”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担不起世界领袖的担子,任重而道远。虽然聚焦不一定能引领主潮流,但发散肯定不行。”任正非称。

  华为在财报里,也罗列了当年华为面临的各类风险。比如ICT行业竞争激烈,技术快速迭代,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还有可能增加新市场进入者;信息安全和知识安全等。

  2013年棱镜事件爆发后,网络设备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的话题。华为在财报里,也用较大篇幅表明华为对安全的态度,“客户信息安全大过公司盈利”。

  华为在财报中亦表示,将“努力成为行业谦虚的领导者”。

  下一步是聚焦,还是发散?

  全年营收超越爱立信、追平思科之后,华为的下一步在哪里?华为在财报中也做了简略的回答,即建生态。

  华为在财报中表示,“未来已来”。以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ICT技术,正成为各个行业加速转型的引擎。工业4.0、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意味着传统产业将利用ICT技术进行新一轮的“进化”。

   “ICT基础设施已经由过去的支撑系统向驱动价值创造的生产系统转变,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之后新的生产要素。”华为称,到2025年,全球将有超 过1000亿的连接,这将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市场,如何存储和处理、传送与分发、获取与呈现这些庞大的数据流量,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华为的战略机会。

  为此华为的组织运行从“受命”向“授权”转变。华为并没有具体介绍如何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只是表示,华为正在积极共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在本周华为电视盒子的一个品鉴会上,华为一名管理者向记者表示,未来华为的所有产品会连接起来。以消费者可以感知的层面就是,华为会抓住车联网、物联网 机遇,结合大数据和云服务,构筑“硬件+软件+服务”商业模式,围绕“人、车、家”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智能生活服务。

  以此看来,华为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但任正非又说,“发散肯定不行。”两者说法相去甚远,华为究竟会走向何方?新京报



3.非洲智能机去年增108%中国厂商份额30%;


李娜


  [过去10年,非洲手机的普及率从6%上涨到了80%。改变这些非洲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是苹果,而是产自深圳山寨公司的廉价手机。但中国手机在非洲得到普及的同时,“后浪推前浪”的故事也在每天不停地上演]


  越来越多的中国手机厂商开始征战海外市场,其中人口数庞大的非洲自然也被纳入了“捕猎范围”内。


  日前,OPPO在摩洛哥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旗下搭载电动旋转摄像头设计的拍照手机OPPON3和极致超薄OPPOR5,并宣布这两款产品将很快在摩洛哥上市。OPPO的加入,已经让在非洲的中国的品牌手机厂商数量超过10家。


   “过去第一批去非洲的厂商以深圳山寨手机厂商居多,而到了2013年,随着智能手机的爆发,更多的中国品牌手机厂商进入非洲市场,从我们的调研数据看, 中国品牌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15%上升到了2014年的30%。”IDC中国负责手机市场研究的高级分析师闫占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华为、传音、阿尔卡特已经跻身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


  受移动通信市场开发潜力大、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以及非洲受众对移动通信新服务的高需求量推动,非洲目前已成为全球手机用户增长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IDC的数据显示,非洲智能手机去年整体增长108%。


  非洲市场淘金热


   对于手机行业来说,非洲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巨大的市场空间:约占世界总人口15%。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26%,重要的是手机用户超过2个亿,即使在经济 危机的2009年增长率也达到了14.8%,而在中国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的时候,以非洲为代表的地区和国家成为了全球手机最强劲的驱动市场。


   据统计,尼日利亚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拥有非洲大陆最多手机用户数量,占非洲手机用户总量的16%。紧随其后的分别为埃及和南非。相关数据报告 预测,未来5年,非洲手机用户增幅最为明显的国家将集中在中东非地区,其中埃塞俄比亚、刚果金、厄立特里亚、马达加斯加有望在2015年实现手机用户超 过100%的增长。如按照当前发展速度,非洲国家到2015年手机上网用户将达2.65亿,占全球手机上网用户数的逾三分之一。


  “非洲智能手机去年整体增长了108%,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增长了30%,以华为为首的一批品牌厂商进入了非洲地区出货量的前十,华为的排名是第二,仅次于三星。”闫占孟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华为终端去年在中东非洲市场增长超过300%,在所有地区的排名中位列第一,其次是增长98%的亚非拉市场,之后是68%的欧洲市场,最后才是中国市场。


  华为消费者BG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中东非洲市场之所以增速高是因为基数较低,空间大,并且对品牌的认知度已经开始显现。


   闫占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非洲市场成为中国外的第二大市场原因有几方面,一方面非洲地区本身受制于经济因素,手机产业链以及配套缺失,不像其他 地区拥有当地较强的手机品牌集群;另一方面,非洲地区居民对中国品牌的印象较好,中国手机往往在质量上可以得到保证;最后一点,非洲市场主要以开放市场为 主导,根据IDC的调研数据,渠道中70%为开放渠道,运营商相对比较弱势,这也使得那些自己做渠道、做品牌的手机厂商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山寨机逐渐退潮


   基金公司RoyceFund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过去10年,非洲手机的普及率从6%上涨到了80%。改变这些非洲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是苹果,而是产自深圳 山寨公司的廉价手机。但一个不可以忽视的现象是,中国手机在非洲得到普及的同时,“后浪推前浪”的故事也在每天不停地上演。


  “市场空 间大并不代表市场好做,我们出口到非洲的手机价位现在基本在15到18美元之间,比前两年低了5到6美元,而每一部手机的利润还不到1美元。”一家主攻海 外市场的国内手机企业负责人王青(化名)告诉记者,随着一些非洲本土品牌的崛起,利润持续走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在2009年,非 洲空中枢纽内罗毕机场中看得到的最大的广告,除了通信运营商就是中国的山寨手机。黑人商人到中国进货,大部分都是山寨机,不少非洲国家,像加纳已悄然形成 中国手机市场,规模之大已经可以与深圳华强北相提并论,按本地人的叫法,这叫“ChineseCity”。


  “那时候卖手机就像卖玩 具,谁进入这个市场谁就能赚钱。”但王青表示,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年已经看不到了。他告诉记者,由于山寨机卖家之间大打价格战,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并且随 着收入的提高和市场的不断发展,非洲居民的品牌意识提高。此外,知识产权保护逐渐加强,非洲市场的山寨手机最终节节后退。


  “现在不仅 是在非洲,全球其他地方基本上也是以品牌手机为主导,山寨机没有机会了。”上述手机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市场初期,大家“乱棍打死老师傅”,但市场最终将走 向品牌化,“消费者的认知成熟了,品牌的引导力度在加强,市场以品牌为导向是必然的,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这些新兴市场,如果只是做山寨机、靠打价 格战,几乎已经没有机会了。”


  中国品牌商海外挑战


  闫占孟告诉本报记者,华为、传音和阿尔卡特在非洲地区的智能手机排名在去年进入了前五,并且中国品牌手机在市场上的售价并不低,像华为、联想、金立平均要200美元以上,传音、阿尔卡特、中兴则也在100美元以上。


  但商业竞争始终是残酷的,在经历了价格战和品牌战后,中国厂商在海外的“突围”应该是一场持久战。


  王青对记者说,一些非洲国家政府为了阻止中国手机的大量进口,有时候会不定时地新增几项进口条款和认证门槛。



   举一个例子,利比亚曾经是中国手机在北非最大的进口港,关税很低,从运输渠道来说,中国的山寨手机离开香港就是先到利比亚,然后再从利比亚转战北非各国 和非洲其他国家。然而在2009年9月,利比亚突然开始在海关陆续封锁中国的山寨手机,不到一个月官方正式宣布对中国山寨手机封关了。业内流传的一个版本 是中国厂商侵蚀了当时的手机老大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商业战争不可避免。


  另一个在海外市场常常遇到的就是专利问题。不管是华为、中兴,还是小米、一加,无可避免地在海外都遭受过“专利大棒”。


  “除了练好内功外,最好的解决办法恐怕就是采用与当地品牌建设已相对成熟的厂商进行OEM合作。”金立总裁卢伟冰对记者表示,目前金立在全球已有大约十几家OEM伙伴。在非洲市场,目前金立在尼日利亚等中非市场的占比已经达到第二名。


  “我们需要拥有非常开放的心态与当地合作伙伴的结盟和联合,除了更好地推广品牌,我们都知道今年国际汇率的波动极大,这种情况之下其实就考验你跟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这种东西需要时间的沉淀。”卢伟冰对记者说。制图/蒋皓明第一财经日报



4.中国芯首入PC 瑞芯微发布新一代Chromebook;


 美国太平洋时间2015年3月31日10点15分,瑞芯微向全球发布新一代笔记本处理器RK3288-C,并同时发布了谷歌及华硕、海尔、海信合作的一系列内置瑞芯微芯片处理器的Chrome OS终端产品。至此,中国芯首次入主全球PC市场。



  此次搭载瑞芯微RK3288-C笔记本处理器的六款Chrome OS新一代产品,除了常规笔记本形态外,还包括全球首款可360°翻转的笔记本和全球第一款“棒棒”形态的Chrome OS终端:


   五款新型Chromebook笔记本包括: 华硕Chromebook C021,海尔Chromebook 11和11E,海信Chromebook C11,以及全球首款10英寸可翻转Chromebook华硕 Chromebook Flip。


   一款超新形态设备Chromebit比U盘体积还小,可以将任何屏幕转变为电脑的全计算机设备。


   这些内置谷歌Chrome OS系统的终端产品搭载了瑞芯微最新RK3288-C芯片处理器。RK3288-C主频高达1.8GHz,采用四核ARM Cortex-A17架构,GPU采用四核Mali-T760。多媒体能力与图像性能极为出众,并且全球领先支持VP8硬件编码与解码。


   采用了RockchipRK3288-C芯片的Chrome OS产品性价比极高,得益于Chrome OS的操作系统自身优势和芯片的强大性能,最新一代终端产品拥有以下三大特色:速度快,操作简单,更加安全。RK3288-C在注重性能提升的同时实现了 相当优秀的功耗比,新一代的Chrome终端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很强,如华硕最新Chromebook C201,使用时间可高达13小时。


  RK3288-C拥有以下主要优势:


    更强的CPU性能RK3288-C采用四核ARM 高阶Cortex-A17架构,在Peacekeeper测试中,跑分成绩高达1500分,比同类产品提升了25%。在Robohornet测试中跑分为 12.1,比与同类产品提升30%,从而让终端产品的网页浏览速度大大提升。


   更优的GPU图像性能RK3288-C采用了最高规格的Mali-T764 GPU,使得全新一代Chromebook的WebGL FishTank 跑分成绩,领先市售Chromebook高达25%,在游戏方面的更体验更为顺畅。


   更流畅的视频体验RK3288-C支持VP8硬件编码/解码,可让用户在如优酷土豆,腾讯视频及YouTube等国内外网站上观看网络视频时获得更佳体验。



    更低的功耗全新一代Chromebook的RK3288-C处理器采用包括“DDR变频调节技术”在内的多个电源管理与优化技术,在运行多任务时功耗 可节省10%~15%。RK3288-C处理器可让整机功耗达到低于2.9瓦/时,相对于其他方案的Chromebook降低了45%。


   更高的集成度与稳定性RK3288-C是高度集成的芯片,电路板器件数量比同类竞争产品少35%,节省高达20%电路板面积。


   谷歌Chrome操作系统副总裁Caesar Sengupta表示,“Chromebook的设计理念是为大众提供更加快速,简单,安全,也更易负担的计算机体验。 Chromebook使用率在快速提高,瑞芯微RK3288-C处理器与谷歌合作的新一代Chrome系统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更好,功耗更低并且性 能更高的产品体验,从而促使Chrome操作系统的终端产品更快得到普及。”


  瑞芯微首席市场官陈锋表示:“瑞芯微与Google关系 深厚,双方在Android平板电脑与智能型手机合作多年。 我们一直与谷歌在前沿项目上进行合作,例如Project ARA模组化手机。RK3288-C在Chromebook中表现的很出色,我们从这些新设备上也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天极网



5.分析师:2015是无线充电技术突破年;


市场研究机构 IHS 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无线电源接收器与发射器市场可望在 2015年成长到超过17亿美元的规模;其中无线电源接收器出货量在 2014年达到5,500万个,到2024年将成长四十倍,出货量超过20亿个。

IHS 估计,光是手机内的无线电源接收器在 2015年出货量就会超过1.2个,三星(Samsung)的最新手机 Galaxy S6 与 S6 edge 是主要推手。而即将上市的苹果(Apple)智慧手表 Apple Watch 也将激励可穿戴装置用无线电源接收器出货量在 2015年达到2,000万个。


“ 2015年看来会是无线电源技术的突破年,”IHS电源供应与无线电源市场研究经理David Green表示:“许多品牌大厂在今年稍早发表的主要产品,都明确表示对无线充电功能的支援。首先是在3月初世界行动通讯大会(MWC)亮相的三星 Galaxy S6 与 S6 edge智慧型手机,整合了Qi与PMA标准的紧密耦合电感式无线充电功能;其次则是同样在3月正式发表的Apple Watch,则支援专属的紧密耦合电感式无线充电方案。”


根据IHS去年进行的消费者调查,十位消费者中有六位仍不知道或不了解无线充电 技术(比例约63%);对此Green表示:“知名大厂的产品发表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无线充电技术的认知,也有助于激励市场需求。”不过他也指出,可能 会有的最糟糕状况其实不是消费者没听过无线充电技术,而是他们对无线充电技术的使用体验不佳。



IHS对全球无线电源接收器与发射器市场出货量的预测


产业界更关注无线电源技术互通性与认证标准


要 避免消费者使用体验不佳,意味着需更关注无线充电技术的互通性──特别是在竞争认证标准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 (WPC)主导的Qi,以及Power Matters Alliance (PMA)与Wireless Power (A4WP)所推动的Rezece技术之间的互通。PMA与A4WP两个阵营在今年稍早宣布合并,也是基于这样的考量。


“终端使用者不会 在意他们的装置是使用哪一种技术或标准,他们只希望装置功能运作良好;”Green表示:“磁共振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显然能提供在空间自由度上的优势,但支 援该技术的商业化产品却延迟上市,也让紧密耦合电感方案取得更多机会,包括在三星新款智慧型手机的双模无线电源接收器。”


IHS预测,专 用的紧密耦合无线电源方案,到2019年以前都不会被松散耦合解决方案所取代;不过支援一种以上的多模无线电源接收器估计在2018年将占据整体市场的 30%。许多半导体制造商已经展示了这类多模技术,包括能支援Qi、PMA与Rezence三种标准的三模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长期来 看,IHS认为无线电源市场的产业营收规模到2024年之前,每一年可望有150亿美元的成长。“是否会有单一、长期发展的解决方案将在市场上胜出,还有 待时间观察,但看来双模无线充电在短期看来会是最受欢迎的解决方案;”Green表示:“除此之外,产业界都在观察今年将发表的新产品──包括英特尔 (Intel)可能会推出的Rezence解决方案──这一年我们将持续看到无线电源产业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eettaiwan




6.创新应用竞出笼,智能家庭市场商机大开


智慧联网应用风潮将扩大蔓延全球家庭市场。看好智慧家庭发展前景,消费性电子和资通讯领域业者已加速投入各种创新产品开发,预计今年具备智慧功能的家用电子装置将倾巢而出,尤其北美和欧洲更是发展最火热的市场。


智 慧家庭市场加速起飞。在Google、苹果(Apple)和三星(Samsung)三大科技巨头登高一呼下,愈来愈多家电和消费性电子品牌厂、资通讯产品 制造商及新创公司已开始加入智慧家庭发展行列,并相继推出内建联网和智慧感知功能的冰箱、洗衣机、烤箱、调温器、灯泡、门锁及监控摄影机等产品,引爆庞大 商机。

随着平价高规智慧型手机日益普及,以手机掌控生活周遭事物的构想也随之而起,因而促进家庭、汽车两个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空间,也开始朝向智慧化和联网化迈进。其中,家庭更是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场域,因此智慧家庭的发展备受期待。


Google、 三星和苹果等科技大厂,即是为了将其在行动装置领域的势力扩大延伸至家庭市场,故积极展开布局。先是Google于去年2月斥资32亿美元购并智慧调温器 (Smart Thermostat)开发商Nest,正式挥军智慧家庭市场;而后是苹果在2014年6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发布首款HomeKit平台, 期实现以iOS装置控制家中联网设备的使用情境;两个月后,三星宣布收购智慧家庭新创公司SmartThings,加入市场战局。


科技巨头推波助澜 智慧家庭雏形渐具


历经近1年的发展,三家大厂已开始在智慧家庭市场展现各自成果。如今年初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上,Nest宣布与其结盟的业者数量已进一步扩大,且有超过十五项新的连结装置将可与Nest装置相互操作(图1),可望扩展其智慧家庭应用生态系统。



图1 Nest在今年CES上宣布,可与该公司产品相互操作的连结装置数量正不断增加。 图片来源:Nest

三星在本届CES上大秀智慧家庭新产品,不仅展出具有智慧功能的电冰箱、洗衣机、烤箱等数位家电(图2),更推相关应用程式(App),让使用者可以从App中接收到星级厨师所分享的食谱和做菜秘诀,以创造完美的烹饪体验。



图2 三星在CES上一口气展示多种智慧家电。 图片来源:三星

三星共同执行长尹富根(Yoon Boo-Keun)在CES发表演说时更指出,5年内,三星所推出的每一种产品都将内建网际网路(Internet)连结功能,且都将基于开放平台,并相容于其他产品。


另 外,三星旗下的SmartThings也揭露其第二代智慧家庭自动化中枢(Smart Home Automation Hub),其可与家中感测器相互连结,并侦测温度、湿度等各种资讯(图3)。该公司还同时推出新的家庭监控付费服务,当家中发生紧急状况或出现异常时,能 主动且即时传送文字或语音讯息至智慧型手机用户或指定联络人。



图3 SmartThings针对智慧家庭市场已推出一系列产品。 图片来源:SmartThings

至于苹果虽未参与CES,但会场上仍有不少业者,如Withings、iDevice、iHome、Incipio、Schlage、Elgato、Insteon及GridConnect等,展出HomeKit相容的智慧家庭装置。


除 此之外,苹果在3月9日举行的“Spring Forward”特别发布会上宣布,将于4月23日正式开卖的Apple Watch,也将具备智慧家庭装置操控功能;目前包括Alarm.com、Honeywell及Lutron Electronics三家公司已推出Apple Watch App,让用户能透过Apple Watch开启车库门、家门锁、灯泡及调温器,或接收这些装置所传送的警示讯息。


投入厂商激增 智慧家庭生态圈壮大

正当 Google、三星及苹果大举抢进布局之际,不少消费性电子、资通讯产品制造商也已感受到智慧家庭市场热度快速增温,而开始挹注更多资源开发相关产品,如 瑞典知名家电品牌伊莱克斯(Electrolux)日前即宣布将开始进攻智慧家电市场,该公司营运长Jan Brockmann认为,2015年将是家电产品大量迈向智慧化的重要转捩点,他预估该公司5年之内在此一市场的占有率可望可自现今不到1%,大幅攀升至 10%。


另一家美国长青的家电制造商惠而浦(Whirlpool)在今年CES上也扩大展示新一代智慧家电产品,包括具备直觉式操作和预测功能的智慧厨具组和上掀盖式(Top-load)洗衣机和干衣机。


除欧美厂商外,亚洲家电品牌也不遑多让,三星、乐金(LG)已全速展开冲刺外,中国大陆家电业者亦已急起直追,尤其青岛海尔近期更是动作频频,一方面戮力研发智慧家电产品,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展会,期打响海外市场名声。


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中上海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家电博览会上,海尔也发表全球首款支援苹果HomeKit的冷气机,可让使用者透过Siri语音操控,成为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产品支援HomeKit的家电厂。


显而易见的,在制造商竞相投入的推波助澜下,家中电子产品智慧化发展已愈来愈成熟,无论是电冰箱、洗衣机、冷气机等白色家电,抑或灯泡、门锁、调温器、监控摄影机等皆已能与智慧型手机或平板相连结,从而实现远端监控与主动警示,可望创造更便利的家庭生活。


随 着硬体发展日益成熟,网路营运商和服务供应商如AT&T、Verizon、Comcast等也开始大力推广其智慧家庭相关服务,抢搭此波商机。其 中,AT&T更在日前全球行动通讯大会(MWC)上宣布,该公司联网汽车平台已可与其家庭自动化/监控服务相连结,亦即驾驶将可透过汽车仪表板或 语音控制,遥控家中调温器、灯光、门锁等具连结功能的装置,大大提增其智慧家庭服务的吸引力。


据了解,AT&T系于2010 年藉由购并家庭自动化软体开发商Xanboo后,开始推出专属的Digital Life智慧家庭平台与服务,以增辟新的营收来源。如今,Digital Life服务已在全美八十二个城市推出,用户数已累计将近十四万户;AT&T计画将该平台提供给其他服务供应商,进一步扩张其市场规模。事实上, 去年底另一家全球电信大厂Telefonica已与AT&T签署授权协议,将采用Digital Life平台发展智慧家庭服务。


台湾方面,继凯擘大宽频去年9月推出HomeSecurity居家防护服务后,中兴保全与中华电信也自今年起陆续发布相关服务。中兴保全主打“中保无限+”品牌,整合相关技术与设备,让民众真正有感智慧生活的便利服务,正式进军物联网市场。


中 华电信则在3月分推出CHT Smart Home,诉求在不必更动现有居住房屋格局的前提下,即可透过多萤操控、环境感测、安全监控、高画质即时影像、事件记录及整合服务等,随时随地了解居家情 况,打造智慧居家新纪元。该公司表示,目前CHT Smart Home初期先以居家安全服务为主,未来将纳管与整合更多的智慧家庭设备与功能,提供如全时录影、室外型摄影机、居家智慧空调,及都会小资族的轻松居家看 护服务,开创更智慧的生活(图4)。



图4 中华电信CHT Smart Home豪华型服务内容 资料来源:中华电信

欧美市场开先锋 智慧家庭商机起飞


纵观全球市场现况,欧美家庭在智慧家庭的发展上要比亚洲更为成熟,是最主要的需求增长来源,其中,美国市场在Google、苹果两强争霸下,消费者接受度更快速攀升。


市 场研究单位Berg Insight估计,2014年北美智慧家庭户数约达七百九十万户,较2013年跃增70%,为全球智慧家庭发展最快的地区;预计2019年将增长到三千 八百二十万户,占美国总体家庭户数比例高达28%。同期间,欧洲智慧家庭户数则将由二百七十万户成长至二千九百七十万户。


另一家市场 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也指出,美国市场将主导智慧家庭的发展。该单位预估,2014年美国约有二千一百万户家庭、花费约179亿美元在购买智慧家庭系统,占 全球智慧家庭市场产值的40%。其主要的成长系来自苹果、AT&T、Comcast、奇异电子(GE)、Google和三星等科技大厂,以及家得 宝(Home Depot)、劳氏(Lowe’s)和史泰博(Staples)等大型零售商的进入。


Strategy Analytics智慧家庭策略总监William Ablondi分析,AT&T的电视广告、大众媒体对苹果和Google在家庭自动化发展的报导,已燃起消费者打造智慧家庭的欲望。而今,装设智 慧家庭装置已愈来愈简易,且费用也日益亲民,接下来相关产品制造商将使这些装置看起来更加酷炫。预估美国智慧家庭市场产值将在2019年达到400亿美 元,而全球市场届时则可突破1,500亿美元规模(图5)。



图5 20122019年全球智慧家庭市场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Strategy Analytics(06/2014)

无庸置疑,智慧家庭已是智慧型手机之后,备受市场期待的热门应用市场;而随着投入发展的厂商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整体应用生态系统也已日臻完善,将有助提高消费者埋单的意愿,让智慧家庭商机全面起飞。新电子


老杳推出个人微信公共号,主推原创及重大突发事件分析,欢迎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关注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资讯 > microchip微芯 > 马云:不看好华为看好小米,魅族进前三;中国芯首入PC;2015是无线
 手机 市场 华为

"马云:不看好华为看好小米,魅族进前三;中国芯首入PC;2015是无线"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