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直播行业招聘需求同比逆势上涨1.3倍平均招聘薪酬9845元/月

[复制链接]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依托内容创新、精细化运营与玩法迭代,并在算法、5G网络、AIoT、云计算设备等技术加持下,直播行业逆势崛起迅速形成了巨大人才缺口,相关岗位人才需求直线上升。
29日,智联招聘提供给中国吉林网的《2020年春季直播产业人才报告》,就对直播行业发展形势、人才市场供需关系、以及直播人才技能要求进行探究。
直播行业招聘需求同比逆势上涨1.3倍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复工后一个月内,企业整体招聘职位数与招聘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1.43%和28.12%。在此背景,直播行业人才需求量却逆势猛增。针对直播相关岗位而言,招聘职位数在一个月内同比上涨83.95%,招聘人数增幅更是达132.55%。


值得一提的是,除全职岗位以外,直播类岗位也成为灵活就业的蓄水池,直播相关兼职岗位的数量同比增长166.09%,是全职岗位增速的2倍有余。
薪酬方面,今年春节后一个月内,直播相关岗位的平均招聘薪酬为9845元/月,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较去年同期小幅上涨1.63%。
电商为直播人才吸纳大户
从具体细分领域来看,今年春节后一个月,侧重卖货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招聘的直播岗位数量在所有直播岗位中占三分之一,比例最高。与直播平台主导、创作者自发进行的带货相比,电商平台主导的直播具备平台信用背书,对交易的指向性更为明确,借助真实性与互动性实现最短路径下的爆发式增长,充满就业机遇。


其次,以内容为驱动的媒体/出版/影视/文化传播领域招聘的直播岗位占28.58%,排名第二;涵盖电竞、赛事、秀场直播等消遣功能强的娱乐/体育/休闲行业招聘直播职位数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97%扩张至16.39%,这与疫情期间网络游戏等“宅经济”的爆发不无关系,娱乐直播行业也由此受益。
同样以卖货为主的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皮革/家具/家电)、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酒/日化)与零售/批发行业,也将商家自播纳入营销和销售计划的一部分,对直播人才的需求分别占比2.74%、2.59%和2.52%。
主播为直播人才中的绝对主体
直播行业核心岗位中,视频主播/艺人持续为第一刚需,2020年节后复工以来招聘职位数占比56.83%,这主要缘于核心主播的IP号召力直接左右流量,各商家平台都在努力挖掘带货达人。而如今直播行业的精耕细作使直播运营岗需求增长,占比达到15.46%,较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


此外,招聘语音/音频主播招聘的岗位占到9.02%,比去年的3.52%大幅扩张,需求量位居第三。继视频主播走热后,以情感电台、脱口秀、音乐节目、有声书等声音资产为主的音频平台相继上线语音直播板块,打造全新内容生态,推动“声优”需求上涨。
55%直播领域求职者为女性
直播行业中的性别分布较为平衡。2020年春节后一个月内,在直播相关岗位的求职者中,女性以55.23%的占比超越男性。


可见女性不光在电商、秀场、娱乐、游戏等主播岗位上大受欢迎,运营、技术、商务等幕后岗位同样吸引女性群体贡献力量。男女性别平均分布也意味着直播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周期。
直播岗位主要靠实操技能取胜
针对直播工作,企业对人才的学历与工作经验硬性要求较少。智联招聘全平台岗位学历要求主要集中在大专(43.2%)与本科(26.78%),而这两数字在直播相关岗位中则为18.54%和7.11%;近7成岗位对直播人才的学历水平无要求。


此外,在工作经验方面,全平台的要求分布均匀,其中“1-3年”与“3-5年”合计占比近5成,与此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招聘灵活性,38.09%的岗位表示接受“经验不限”。直播岗位不要求工作经验的岗位占比接近全平台的2倍,其次是占比18.03%的“1-3年”。


直播工作的低门槛,为人们构建了美好的网红梦,也促使各领域企业向“直播+”发力,通过新商业模式所带来的的增长反哺直播行业。但仔细研究招聘要求,多数都要求直播相关人才具有特殊才艺、表达能力强、互动能力强,有些还要精通美妆或时尚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虽然这些要求与工作经验和学历无关,但综合技能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