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况有变,ARM突然宣布,华为会怎么办?

[复制链接]
作者:宁死不 
版块:
MCU单片机技术 ARM 发布时间:2020-5-22 07:42:53
9630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到ARM,想必有很多朋友已经不陌生了,一方面是因为,当下智能手机使用的SOC芯片,基本上都是在ARM提供的技术基础上研发而来,即便是苹果的A系列芯片也是如此,另一方面,由于去年美国将华为纳入到实体清单,ARM也对华为进行过短暂的断供,因此ARM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当然由于ARM的潜在最大竞争对手,也就是RISC-V开源芯片发展如火如荼,也让ARM的曝光度越来越大,还有向高通利用ARM技术开发了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芯片,以及华为开发了用于服务器的芯片等,都让ARM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然而就像上面提到的,ARM虽然体量够大,但是也存在像RISC-V等竞争对手,因此ARM一方面需要维持现有的市场,例如降低使用ARM技术的成本门槛,获得更多客户的支持,另一方面,就需要拓展更多元的市场,显然ARM已经要这么做了。
近日ARM就突然宣布,加入O-RAN联盟。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首先要理解什么是RAN,例如5G网络包括核心网、承接网和接入网,而RAN就是指的接入网,基站就是接入网的一部分,O-RAN联盟就是旨在推广开源的接入网。


而ARM选择加入到O-RAN联盟当中,自然就是想要将自己的业务触角伸向接入网领域,这部分的成本占据整个网络建设成本的约七成,因此市场规模巨大,但目前来看,传统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只有华为还没有加入该联盟,ARM的突然入局,无疑让情况有变,华为会怎么办?
华为会怎么办?
在电信运营商需要建设的接入网部分,存在这样一个电信运营商关心的问题,就是上面提到的封闭性,他们只能选择传统电信设备商提供的解决方案,简单来说,例如中国移动想要建设5G接入网,电信设备提供商说:没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切都交给了电信设备提供商来解决。


看上去似乎很好没什么问题,但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就对电信设备商太过依赖,而且造成该领域难有更多选择,因为这种封闭性大幅提高了进入的门槛,例如美国曾经极力游说思科进入该市场,但是思科直接否定。
O-RAN联盟就是要打破这种格局,以前是电信设备提供商提供软硬件的一篮子解决方案,但是O-RAN联盟的目的就是将这种软硬件进行解耦,让硬件通用,让软件开源,谁都可以参与进来。


很显然,这样的话,传统电信设备提供商的市场就会被新的入局者瓜分。但是由于可选择的余地大增,也就是竞争的大增,那么电信运营商的采购成本就会降低,换句话说,O-RAN联盟的目的,就是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从联盟的主要成员也能看出,基本都是全球的典型运营商巨头,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美国AT&T、德国电信、日本NTT DOCOMO、法国Orange等。


既然O-RAN联盟推广的事这么好,为何华为迟迟没有加入呢?当然有朋友想到了,上面我们也提到,O-RAN联盟的推广会让传统电信设备提供商的市场份额被瓜分,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电信设备提供商提供的接入网被称之为黑盒硬件,O-RAN联盟所推广的叫做白盒硬件,简单理解,就是前者封闭,后者开放,前者是电信设备提供商来完成,后者可以由联盟成员一起来完成。


白盒硬件因为采用通用芯片,量产规模大、通用性强,所以采购成本低,但弱点也很明显,就是性能低、功耗高,根据华为之前对采用英特尔X86芯片的白盒硬件进行测试,其4G基站功耗是传统黑盒硬件的10倍,如果是5G基站功耗将会更高。
而现在ARM来了,我们知道,ARM的芯片优势就是功耗低,这也是这么多年,英特尔一直在智能手机领域无法对抗ARM的主要原因,基站对功耗依然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5G基站更是如此。


中国移动董事长就曾经说过,最可怕的其实是电费,在2018年,中国移动的年电费开支就达到245亿元,5G基站的规模将会是4G的三倍,耗电量也会是三倍,可想而知,如果不将功耗控制好,当初节省的采购成本将会很快被巨大的电费开支所抵消。
也正是如此,ARM入局O-RAN联盟,功耗的问题无疑将会被得到一个有效的解决,但这依然存在问题,那就是ARM芯片性能更低。
所以我们看到,英特尔的芯片功耗高,ARM的芯片性能低,要做到完美,只有电信设备提供商所研发的专用芯片可以做到,也就是性能更高,功耗更低,因为他们采用的是ASIC架构的芯片,这种架构为专用芯片,也就是为专门的某种需求所研发,但缺点就是封闭性。


例如华为研发的天罡5G基站芯片就是如此,除了可以将性能和功耗做到最优,还能大幅减小设备的体积,方便设备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进而增加电信运营商建设5G网络的速度。
不仅如此,华为推行的极简化方向,还能降低电信运营商的维护成本,增加维护效率,所以华为之所以迟迟没有加入O-RAN联盟,其实原因就在于,华为可以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华为的目标是提供最优服务,显然O-RAN联盟追求的成本最小化不符合这种方向。


但ARM的加入,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例如在数据流量不大的地方,那么性能低是不是也可以呢?例如最为广大的农村地区或者说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5G网络采用更高的频率,所以覆盖面积更小,采用的5G基站就要更多,这无疑会增加成本,但是这些地方收益却不会很好,因此地广人稀的地方,采用ARM芯片的白盒硬件,似乎就有市场空间。
所以不免就会产生疑问,现在华为会不会加入O-RAN联盟呢?目前来看,华为加入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因为鉴于我们以上的分析,5G网络建设依然处在初期,主要部署是在城市,我们不排除白盒硬件会有市场,但是主力市场依然会是传统电信设备提供商的,况且RAN市场即便在被白盒化,门槛还是有的。


写在最后
其实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看出一些端倪,各大电信运营商组建的O-RAN联盟,无疑就是想通过联合产业界各大巨头,一起来解决RAN市场的封闭化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好处就是一起来吃蛋糕。
但是现实很残酷,传统电信设备提供商之所以都会选择封闭化的黑盒硬件,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只有自己的产品更有优势,才能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这种竞争之后的黑盒硬件,已经将产品的综合实力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白盒化起码短期难以匹敌。


而长期来看,其实还是存在着变数,因为电信运营商会有意地给白盒硬件提供市场空间,即便产品并不尽如人意,也会得到订单,这样就能促进O-RAN联盟的发展,所以未来会如何,还是拭目以待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