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热搜:
程序员
简洁模式
高级模式
用户组: 游客
消息
提醒
新听众
我关注的
帖子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退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or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首页
论坛
BBS
MCU单片机技术
程序员交流
这两套芯片,未来可能会改变世界
[复制链接]
作者:
____莫丶
版块:
›
MCU单片机技术
›
ARM
发布时间:
2020-5-28 03:55:02
1105
0
返回列表
____莫丶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积分
294
发消息
楼主
电梯直达
____莫丶
发表于 2020-5-28 03:55:0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英特尔 Lakefield 采用的「混合架构」被软件 HWiNFO 曝光,如果剧本真如曝光内容那样发展,
我们将会在桌面级处理器当中看到大核+小核设计
。这种设计目前广泛用于移动处理器,也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当中。不信你拆开看看。同时,Arm 今天发布了全新的 Cortex-A78 以及 Cortex-X1 架构,前者是 A77 的 5nm 正常迭代,后者为全新高性能核心架构。两条消息的先后曝光,给了我一种「时代变了」的感觉。它们的到来,会为我们未来买到的产品带来哪些实际的变化?
桌面处理器:更好的功耗控制,更稳定的性能
移动端的许多处理器采用了大核+小核的设计,但桌面处理器不同,它的每一个核心都是大核。举个例子,在介绍高通骁龙 865 移动平台时,我们会说它的 CPU 部分由 1 颗主频为 2.84GHz 的 A77 + 3 颗主频为 2.4GHz 的 A77 + 4 颗 1.8GHz 的 A55 内核组成。但是在介绍 i7-10700 时,我会说它采用六核十二线程设计,基础频率和动态加速频率分别为 2.9GHz 和 4.8 GHz。原因很简单,i7-10700 当中的每个核心在设计上并没有区别,它们都能跑到 2.9GHz 和 4.8GHz,在待机时还可以将频率降到更低。至于超频情况下不同的频率表现,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体质不同,同一时期几乎可以排除设计方面的因素。这是由于桌面处理器拥有更加稳定的电量供应和散热环境,所以一般认为它并不需要像移动处理器那样严格控制功耗和发热问题。但是根据报道,英特尔 Lakefield 拥有一个 Sunny Cove 和四个 Tremont,前者是应用于时代酷睿 Ice Lake 上面的大核,后者则是 Atom 系产品的小核心。与之前的「凌动」等处理器相比,Tremont 的性能提升比较明显。这段很硬,看不懂耶没关系,我们说结论。通过这种方案,
英特尔在未来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分配不同的核心
。例如在打字或者浏览网页时,可以只打开少数大核,或者干脆只用小核。在负载较高时开启全部大核,甚至可能使用小核协助处理后台和直播等任务。如无意外,这样的技能可以有效控制台式机平时使用时的功耗。同时,运行大型 3A 游戏时让更多的高性能系统资源用于游戏进程,提升稳定性。从技术来看,英特尔未来的笔记本处理器应该会用上这种设计。理论上它能够在电池容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有效提升笔记本电脑在日常使用和待机等场景下的续航表现。以上只是对于「大小核」设计用于桌面等处理器的假设,具体情况还要看系统以及软件是否会进行专门优化。这可以看做是英特尔针对目前 Arm 架构处理器涉足桌面平台的反击。毕竟高通在一旁疯狂暗示功耗和性能,英特尔还是要稍微出一点点招数的。而且,在采用 10nm 以及 Foveros 3D 封装技术后,英特尔可以在相同的芯片面积内塞入更多的晶体管,小核的面积也相对更小。拆过 CPU 盖子的人应该都知道,对于桌面处理器来说,芯片实际上只占比较小的面积,AMD 甚至为了增加核心数量采用了多芯片方案,完全不用担心处理器装不下这么多核心。那么,Arm 今天的动作又是怎么回事呢?
Arm:「超大核」终成现实?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高通骁龙 865 移动平台吗?我们一般会把这三个部分称为超大核、大核和中核。但是对于目前的「大核」来说,「超大核」并没有更换内核架构,只是频率更高了。本身的「核」自然也没有变大。
但随着 Arm Cortex-X1 的推出,移动处理器也许也能够迎来真正的「超大核」。根据 Arm 的描述,Cortex-X1 与 Cortex-A78 都基于目前的 Cortex-A77 架构,但是前者追求更高的性能。X1 与 A77 相比
性能提升最高可达 30%
,同时
比 A78 高出了 23% 整数运算能力和一倍的学习能力,还拥有 1MB L2 缓存
。A78 和 X1 都基于 5nm 工艺,与目前的 A77 相比同性能下更加省电,但是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更大面积性能更强的 X1 会带来更大的功耗和散热压力。但是对于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来说,这些大概就不成问题了,所以我认为 Cortex-X1 及其衍生架构应该会出现在面向这些产品的 SoC 当中。只是目前 Windows10 Arm 和安卓平板无论是软件数量,还是对性能的要求都有待提高,这不是一个核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总结
可以看出,目前不同的架构与设计方案之间其实是在互通的。x86 可以用上大小核方案,面向移动产品的 Arm 架构处理器也可以在性能方面有更高的追求做出更大的核心。这意味着未来的产品应该会有更多的新特性与可玩性。未来还是有无限可能的呀。
在看点这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收藏
0
相关帖子
•
AMD为Linux5.11开发版增添RX6000全系显卡驱动,新核心曝光
•
Linuxx86和ARM什么区别?
•
兼容认证|KQGIS国产显卡伙伴再添一员!
•
2020年微服务现状|Linux中国
•
Intel自家Linux发行版神优化:AMDZen3性能高出15%
•
飞腾CPU、自研独立显卡!售价8999元的国产笔记本让你心动吗
•
火星无人机代码公开!毅力号带着手机芯片和Linux系统上太空
•
GPU深度报告,三大巨头,十四个国内玩家一文看懂|智东西内参
•
新版LinuxKernel支持M1处理器仅对应Mac不包括iPadPro
•
如何达到架构师标准,java架构师学习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表情
@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