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公开表示华为手机已经快没芯片没有可用,最近美国又 ‘拉黑’了华为 38 家子公司,以切断华为外购芯片的渠道。
除了芯片受限,软件层面华为也再次面临‘Android 断供’。
去年华为被美列入‘实体清单’后,不能再使用 Google 一系列服务和应用,虽然此后临时通用许可多次延期,但也在这个月过期了。
尽管华为回应称就算没有 Google Play 手机系统也会继续更新,但这依然是是悬在华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让鸿蒙系统再次备受期待。
实际上,‘Android 断供’并不是一个完全准确的说法。因为 Android 系统是开源的,美国政府根本无权干涉,可华为还是会因为 Google 的限制受到不少影响。
▲ 图片来自:Vox
Google 这一举动其实是为了对抗闭源的 iOS 系统,以开源系统来让 Android 快速扩大规模,而且 Android 大部分的 API 还都支持 iOS 系统,对开发者十分有吸引力。
‘Android 之父’Andy Rubin 当时曾表示:
如果 Google 无动于衷的话,我们将不得不接受一个十分可怕的未来,一个没有选择的世界:同一个人,一个公司,一部手机,一个运营商。
得益于开源策略,2010 年 Android 系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越了在手机市场上称霸十多年的诺基亚 Symbian 系统,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可此时 Android 的开源对 Google 来说不再是一个驱动增长的引擎,反而成了一个不能忽视的风险。
因为基于 Android 的开源许可证,别的厂商完全可以自行基于 Android 的源代码开发一套新系统来取代 Android,这样的例子在开源世界里并不罕见。
此外如果 Android 遵循 Linux 内核的 GPL 许可证,意味着所有对源代码的修改都要开源,这会让采用 Android 的硬件厂商不得不公开硬件驱动和应用程序的源代码,这相当于让他们将核心技术公之于众。
▲ 图片来自:The New York Times
于是 Google 采用了另外一个开源许可证 ASL 绕过这个问题,因为 ASL 许可证规定,第三方可以随意使用源代码,且不必开源。
也因为这样,Linux 内核的项目项目维护负责人 Greg Kroah-Hartman 在 2010 年宣布将 Android 代码从 Linux 内核代码库中删除,并暗示 Android 不是真正的开源。
而这仅仅是 Android 闭源之路的开始,之后 Google 逐渐将 Android 分割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 Android 开放源代码项目(AOSP),它提供了 Android 的基础框架代码,所有厂商可以免费获取上面的开源代码。
另外一部分则是 Google 移动应用服务(GMS),包括 了‘Google 三件套’在内一系列应用和 API,而 GMS 是闭源的。
如果手机厂商想要使用 GMS ,除了要通过 Google 的对硬件的兼容性测试,每台手机还要支付给 Google 0.75 美元的授权费。
问题来了,厂商们凭什么放着免费开源的 AOSP 不用,而要接受诸多限制的 GMS 呢?
Google 给出的答案是,让 AOSP 越来越不好用,让厂商们越来越离不开 GMS 。
虽然 AOSP 不属于 Google 一家公司,谁也不能将一套开源系统下架,但 Google 却可以停止 AOSP 中大量应用和 API 的更新,将升级版本转移到闭源的 GMS 中。
不过当亚马逊尝试将同样的思路沿用到手机上却失败了,最终亚马逊不得不砍掉了 Fire Phone 业务,1.7 亿美元的投入也打了水漂。
此外与 Google 合作的 OEM 厂商不能生产非 Android 兼容版本的设备,否则 Google 有权撤销该制造商生产任意 Android 设备的许可。
2012 年时,当宏碁与阿里巴巴合作,准备发布一款搭载阿里云 OS 的智能手机时,就收到了 Google 的警告,称宏碁如果使用阿里云 OS 操作系统,Google 将会解除与其在 Android 产品的合作和技术授权,最终发布会也被迫取消。
即便没有 Google 的封杀,手机厂商另起炉灶开发一套系统也并非易事。
从三星和英特尔共同开发的操作系统 Tizen 就可见一斑, Tizen 原本被三星寄予‘主打高端手机市场’的厚望,却一直难以吸引开发者为这个生态开发应用,如今 Tizen 主要运行在三星占领新兴市场的低价机型,以及智能手表、智能电视等设备上。
这些自研操作系统遇到的困境,也是鸿蒙等国产操作系统将来会面临的问题,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澎曾表示,要开发我们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可能比造原子弹还难。
开源改变了互联网,未来也会继续
1985 年,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程序员 Richard Stallman 提出了自由软件的概念,要开发一套源代码可以被自由使用的操作系统、编译器 GCC 等著名的开源工具出自 Richard Stallman 之手。
▲ Richard Stallman 。
开源运动对于互联网意义非凡,就像火炬所说的,如果没有开源运动,可能不会有 Linux 、Android、浏览器……整个互联网可能都不会存在。
开源运动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奇迹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下,用不同的语言,共同创造了一堆属于全人类,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使用的工具。
但开源的自由在今天一点点被侵蚀,除了 Android 走向闭源,全球最大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 GitHub 去年也开始封禁部分国家、地区的开发者账号,以配合美国的贸易制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