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热搜:
程序员
简洁模式
高级模式
用户组: 游客
消息
提醒
新听众
我关注的
帖子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退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or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首页
论坛
BBS
MCU单片机技术
程序员交流
【芯视野】Arm的物联网之“殇”
[复制链接]
作者:
6101111992
版块:
›
MCU单片机技术
›
ARM
发布时间:
2020-9-23 14:39:23
2001
0
返回列表
6101111992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2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8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2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8 积分
积分
292
发消息
楼主
电梯直达
6101111992
发表于 2020-9-23 14:39:2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在2016年豪掷320亿美元收购Arm时自言“
我下围棋的时候,都会预判7步之后的棋局
。”的孙正义,恐不会料到仅4步(nian)之后Arm的运命会如此收场:将Arm以400亿美元转手英伟达。当初豪言壮语要在到来的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续写Arm“芯传奇”的蓝图,就这么无情地被“雨打风吹去”。
而更唏嘘的是,此次世纪豪赌并不包含原来Arm旗下的物联网(IoT)业务。在 Arm内部的两大事业部中,IP 事业部负责与传统IP相关的业务,IoT事业部则将目光放在服务全球的IoT相关客户及合作伙伴上。此次英伟达承接的是Arm的“硬核”IP业务,而IoT事业部包括IoT平台和Treasure Data则已被重组剥离到软银成立的新实体,并没有入英伟达的“法眼”。
不禁要问,Arm的物联网雄心真的“折戟”了吗?
难以成全?
对于IoT业务的剥离,集微咨询高级分析师陈跃楠指出,Arm的IP业务毛利率曾高达93.56%,同时拥有极高的超过40%的市占率。
因而,Arm剥离掉市场竞争激烈、应用场景复杂的IoT业务,借此完成战略转移,以助力Arm集中精力专注于发展核心IP业务,可提升在移动市场中的地位。
相应地,软银亦可借此获得期望的交易筹码。
相形于“牵一发动全身”的IP业务,的确Arm的IoT业务显得不那么吃香,但Arm的IoT业务真的成为了一个“拖油瓶”吗?
要知道,Arm 自2013年就开始了物联网的布局。2018年,Arm花费6亿美元约合42亿元收购美国数据分析公司 Treasure Data 并孵化出 IoT平台Pelion,以壮大自身的实力。
彼时,市场也在为IoT摇旗呐喊。Gartner预测,2020年全球IoT设备数量将达到260亿个,IoT市场规模将达1.9万亿美元。
只是,IoT市场的光芒显然不是雨露均沾的。
从营收来看,Arm近几年的表现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得意”。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放缓,叠加Arm在IP核和IoT市场过高的研发投入,
Arm在2017年-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18.31亿美元、18.36亿美元和18.98亿美元,增长可谓微乎其微。
而内外交困的软银,已没有更多时间让Arm的IoT业务打磨了。
模式难撑?
究竟是哪里出了“差池”?
一方面,IoT市场看似庞大,但仍未真正起势。半导体知名业内人士高时(化名)分析,物联网真正起来还需要时间,现有的IoT市场并不是说扫地机器人、音箱等装了Wi-Fi、蓝牙之后,控制变成Wi-Fi控制、营销变成Wi-Fi营销就成的,Arm在这一尚不成熟的市场亦难以拉升盘面。
此外,凭借着高性价比的IP授权和版税业务,Arm在移动端市场风生水起,但将以往的模式再成功“Copy”到IoT市场,却遭遇到“水土不服”的掣肘。
在IoT领域的竞争,显然是更高维度的较量。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何小庆提及,
在IoT业务当中,不止是芯片的问题,还涉及操作系统和IoT云,面临的竞争压力巨大。对比之下,Arm在云层面并不占强,并且OS在国内影响力有限,在海外表现也一般,即便IP授权是强项,但也孤掌难鸣。
高时也认为,
在IoT打天下需要构建自己的强生态,比如建立通用的协议栈等
。例如小米,从手机到终端各类产品,都可将协议植入进去,通过下载APP和连接Wi-Fi,家中关联小米生态圈的所有设备都能够连云。而在云生态构建层面,亚马逊、苹果,以及国内小米和阿里等实力强大,需要掂量它们在底层芯片层面的自定义权份量。
因而,Arm在IoT领域的话语权仅集中在芯片领域,要成为主导者显然太难。“
谁来主导IoT最能解决用户和产业问题的产品定义,才能引领潮流
。Arm只是IP厂商,它的角色已决定了它在IoT领域的从属地位。”高时分析说。
从IoT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可以说,在IoT体系中应用层和平台层的话语权重更高,相应地定制权也将自上而下来左右。
未来分野?
在被“剥离”之后,Arm在IoT领域的未来何去何从?
业界的观点已现分歧。何小庆认为,经过多年发展,RISC-V在技术、生态层面不断进阶,并且
在IoT定制芯片方面发展较快
,相对来说Arm的定制化还面临挑战。有数据佐证,据Semico Research 估计到2025年将有624亿颗RISC-V CPU芯片。
高时仍对Arm抱持信心。他说,从IoT来讲,基本上处理器都采用Arm的内核,短期内不会改变。
因为在IoT这一碎片化的市场,需要更多生态链的支持。而中国IoT市场将独树一帜,蔚然成势,这就需要产业链环节多方参与,也更需要采纳和遵循共通的一些协议和规则。
目前RISC-V的版本每家都不一样,那究竟以谁的为准?相对于Arm生态来说,RISC-V还有诸多方面尚待完善。
毕竟,Arm的先行优势依然显著。陈跃楠也表示,由于Arm本身的产业生态十分完善,而IoT巨量的终端接入能充分发挥Arm生态的作用。
IoT业务有很大一部分是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这需要巨量的IoT芯片,并且大部分传统行业芯片厂商已经适应了Arm的开发环境,同时低成本的终端迭代周期更短,用具有成熟的生态的Arm架构进行开发,能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成本
。
“相信Arm会进一步利用这种优势,以半开源的策略抢占IoT市场份额,同时与英特尔、苹果以及国内的小米等企业加强合作,不断巩固自己的IoT产品生态。”陈跃楠仍看好Arm的表现。
无论如何,Arm属于软银的时代已然俱往矣。2016年孙正义感怀:“
我把Arm视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交易。
”但如今的孙正义恐只能对自己说,放手是我现在最重要的交易了。(校对/Sk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收藏
0
相关帖子
•
Arm服务器芯片新战局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
行业招聘|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聘信息
•
STM32/GD32/MM32配置接近替换型号列表
•
亿级潜在市场背后,国产操作系统连横合纵、抱团取暖|年度行业研究
•
2021年小米、新浪、百度告诉你,Linux运维人必须提升到SRE!没得选!
•
意法半导体CEO表示将会加大研发,同时会把重心放到中国
•
Linux内核复杂又难懂,到底有啥用?
•
国产操作系统二十年“守夜人”
•
三联招聘|业务经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表情
@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linux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