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热搜:
程序员
简洁模式
高级模式
用户组: 游客
消息
提醒
新听众
我关注的
帖子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退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or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搜索
首页
论坛
BBS
MCU单片机技术
程序员交流
毅力号去火星还带个无人机,由Linux+开源软件控制,Linux成为火星首个开源 ...
[复制链接]
作者:
加密的幸福5
版块: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linux
发布时间:
2021-2-24 20:56:57
930
0
返回列表
加密的幸福5
当前离线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 积分
积分
139
发消息
楼主
电梯直达
加密的幸福5
发表于 2021-2-24 20:56:5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大数据文摘出品
作者:王烨
“毅力号”火星车登陆火星的视频传回来了!
这是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最黑暗的7分钟,
这7分钟里,航天器与地球控制中心的通讯完全中断
,这期间的着陆过程需要由火星车自主控制。
幸运的是,自主着陆系统表现良好,火星车成功着陆预定地点——耶泽洛陨石坑。
整个着陆的场面可谓是惊心动魄,着陆的时候,释放火星车的飞行器将火星地表的尘埃和沙砾卷起漩涡。
除了“毅力号”火星车本身,文摘菌注意到,
这次参与火星探险的还有一个无人机,“机智号”。
“机智号”无人机不仅是第一个在外星球上测试动力飞行的飞行器,其飞行控制程序搭载在Linux上,也让Linux成为首个登上火星的开源系统。
并非主线任务,而是探索开源软件上火星的可能性
这次“毅力号”登陆火星的任务主要是寻找远古生命的迹象,收集岩石和泥土样本等,大多由火星车自己完成,“机智号”无人机并不参与。
“机智号”作为第一款在火星上进行飞行测试的无人机,更多是一种技术示范,
目的在于展示使用商用硬件和开源软件在火星上飞行的可能性。
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大气密度的百分之一,引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人尝试过在火星上飞行。
想要在火星上的飞行,要克服许多不利条件。
首先是其设计要足够轻巧和坚固
,可以藏在火星车有限的空间中,并且能够在合适的位置正确展开。
其次是要克服火星恶劣的气候
,在火星零下90摄氏度的寒冷夜晚,无人机要自动保持温度。
第三是没有外来能源
,无人机还要能自主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充电。
最后就是自主飞行
,这就要靠NASA的研究人员基于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s (JPL)的开源框架 F(发音为F prime)开发的飞行程序来控制了。
这一切,都将集成在“机智号”仅1.8公斤的机身里,技术难度可想而知是非常大了。
“机智号”无人机主要技术参数
开源系统+开源框架,方便你也做一个
“机智号”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程序是基于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s (JPL)的
开源框架 F
定制的,搭载于
Linux系统
中,这让Linux成为第一个登上火星的操作系统。
F 是一个组件驱动的框架,支持航天飞行和其他嵌入式软件应用程序的快速开发和部署。
F 曾多次成功地部署在多个空间应用领域,支持量身定制,不仅限于小规模的航天系统,还可以在如小型卫星,以及像“机智号”无人机这样的自主飞行无人机上运行。
它包括:
将飞行软件分解为具有定义良好的接口的离散组件的体系结构
提供消息队列和线程等核心功能的C++框架
用于指定组件和连接并自动生成代码的建模工具
越来越多的通用组件集合
在单元和集成级别测试飞行软件的测试工具
几年前,这个框架在GitHub上已经开源。
F 框架GitHub链接:
在 IEEE Spectrum 的一次采访中,Timothy Canham,一位 JPL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表示: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火星上飞行 Linux。(无人机)实际上运行在一个 Linux 操作系统上。我们正在使用的软件框架是当时在 JPL 为立方体卫星和仪器开发的,几年前我们开源了它。
所以,你可以得到在火星直升机上飞行的软件框架,并将它用在你自己的项目上。这是一种开源的胜利,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和一个开源的飞行软件框架,还有一些现成的商业部件,
如果你有一天想自己做的话,你可以买到。
Linux是最成功的太空操作系统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 NASA 开源项目,美国宇航局有超过500个开源3.0许可认证的项目。
早在出现自由软件和开放代码的概念之前,美国宇航局就在 COSMIC 程序下自由地分享了它的大部分代码。
至于Linux,
除了是第一个登上火星的操作系统,
也是最早进入太空的开源操作系统,NASA在国际空间站上就长期使用 Linux。
Linux 通往霸主开源系统地位的道路也始于NASA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超级计算机中心(GSFC)的第一台 Beowulf 超级计算机。
和“机智号”无人机一样,Beowulf 超级计算机是用 COTS 设备打造的。它搭载16个 Intel 486DX 处理器和一个10mbps 的网络,总价格只有几千美元。
虽然它的运算速度相当慢,但 Beowulf 向我们展示了
用极少的预算和开源的 Linux 就可以构建超级计算机。
包括到现在,“机智号”无人机依然向我们证明,在太空中,用 Linux 配合开源软件依然可以做成伟大的事情。
相关报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收藏
0
相关帖子
•
Linux冲出地球,首次在火星飞行
•
三大火星探测器近况
•
选择Linux来做艺术设计的4个理由
•
开源Python翻译工具库-Translators
•
卫剑钒,开源圈的“世外高手”
•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开源」和它的前世今生
•
我的15年操作系统开源路——RT-Thread创始人熊谱翔
•
开源运营与治理,是时候重点聊聊了!
•
许式伟:Go+门槛比Go低,小孩6年级开始学G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表情
@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