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完全会说话(普通话)的幼儿,换个语言环境(客家话)会对她
来源:网络整理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9-17
问题描述如下:
外甥女(刚两岁)现在会说一些简单的语句(普通话),因为姐姐家没人带,幼儿园不收小小班,所以春节决定把她带回老家,由她外婆照看(客家话),等明年夏季开学再让她去幼儿园,因为她现在还不完全会说普通话,又把她带去说客家话的外婆带,不知是否会对她的语言学习造成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如下:
好处多于坏处。以前我们都是讲客家话的,怎么现在倒担心语言多了?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十分强大,比你想象的强多了。另外,会客家话十分有利于学英语,英语的短音普通话是没有的,客家话里有。最后,会母语多骄傲啊。
参考答案如下:
两岁了还不怎么讲话,本身语言发展就慢了一点呢,这点家长可要注意了,按宝宝的发育来说,宝宝应该在2岁能说很多词了,平时妈妈是不是宝贝一指什么东西,留给宝宝拿过去呢?妈妈是不是不怎么给宝宝讲绘本呢?妈妈是不是很少和宝宝沟通了?妈妈是不是也比较内向不怎么带宝宝出去和其他小孩沟通呢?宝妈要想想问题出现在哪里。。。
增加一个语言,如果宝宝以后面对的全部是客家话,可能还好一点,就会讲客家话了,如果有复杂的语言环境,宝贝可能更加不愿意讲话了。
宝贝的教育,父母要上心哦…
19个月到24个月是语言爆发期,宝宝开始会讲很多话了,这个阶段前,妈妈应该多给宝贝输入语言。
还有运动,早期运动可促使大脑发育,不知道妈妈有没有带宝宝做科学的运动呢?
查看评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