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灌水发泄 > 广西多举并施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广西多举并施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来源:网络整理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9-17 

中新社南宁4月22日电 (钟建珊)拥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约1900万少数民族人口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正采取建立少数民族资源有声数据库、增设壮汉双语学校等多种手段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广西教育厅长秦斌22日出席广西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时表示,过去5年,广西通过创建区域内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编译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开设民族语广播节目等形式,大力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并已取得不少成果。

2012年,广西正式启动区域内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以真人朗读单词、词组、讲故事、日常对话等形式,将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录入语料库长期保存。

目前,广西已有19个县和崇左市开播了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广西完成中国首部瑶语(白裤瑶话)数字电影译制片《举起手来》的译配工作,中国首部毛南语数字电影译制片《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译配工作进展顺利。

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当日表示,目前该校已开设壮语、瑶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未来将加大培育濒危少数民族语言后备教师人才规模,大力推进边境教育、民族双语教育研究。

据广西教育部门官员透露,广西未来将建设40个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重点建设包括民族语文在内的特色专业,培养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传承人。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人口近2000万,壮语言传承长久以来主要依靠家庭、族群交流。近年来壮语言传承呈现衰弱势态。

按广西教育部门发展计划,至2020年,广西具备壮汉双语教育的中小学校将增至300所以上,在校学生人数超15万。官方将扶持壮汉双语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开发、译制及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开发壮汉双语教学资源,并构建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有效衔接壮汉双语教育体系。(完)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灌水发泄 > 广西多举并施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语言 广西 少数民族

"广西多举并施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