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嵌入式开发入门到精通 > 单片机技术进阶 > 单片机与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 -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单片机与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 -

来源: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9-08 

[导读]MAX195是16位逐次逼近方式的ADC。它将高精度、高速度、低电源功耗(消耗电流仅10μA)的关闭方式等性能结合在一起。内部校准电路对线性度与偏置误差进行校正,所以无需外部调整便可达到全部额定的性能指标。电容性的

MAX195是16位逐次逼近方式的ADC。它将高精度、高速度、低电源功耗(消耗电流仅10μA)的关闭方式等性能结合在一起。内部校准电路对线性度与偏置误差进行校正,所以无需外部调整便可达到全部额定的性能指标。电容性的DAC结构使之具有特有的85kbps跟踪/保持功能,变换时间仅需9.4μs。三态串行数据输出及引脚可选的单极性(0~VREF)或双极性(-VREF~+VREF)的输入范围使之可广泛应用于便携式仪表、医用信号采集及多传感器测量等系统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app/mcu/201210/149642.htm

1 MAX195引脚及说明

MAX195有16个引脚,其排列如图1所示。

 

MAX195引脚排列图

 

2 MAX195转换原理及时序

MAX195片内含有电容性的数字模拟变换器(DAC),可对模拟输入进行特有的跟踪和保持,再由逐次逼近寄存器和比较器,在变换时钟CLK的控制下,把模拟输入变换成16位数字代码,通过片内的串行接口输出。芯片内的接口和控制逻辑易与大多数微处理器相连,减少了对外部元件的需求。

其变换及数据输出的时序如图2所示。

 

变换及数据输出的时序图

 

由时序可以看出,在前次变换结束至少经过三个或三个以上时钟周期后,变换在有效后的CLK时钟下降沿开始(MAX195对信号的跟踪/保持、采集需4个CLK周期)。同时,在下一个时钟下降沿变高,待经过9.4μs(CLK为1.7MHz)变换结束后,由高变低,给出变换结束信号,可送去中断或被查询。变换结束由三态串行口DOUT端输出。在变换期间由CLK控制读出数据,也可在两次变换之间由SCLK串行时钟定时读出数据,最高速率可达5Mbps。图2中所示情况为后者,在保持低电平后,在每个SCLK的下降沿,DOUT端按MSB在前的次序输出一位数据,否则,DOUT处于高阻态。

3 MAX195的校准

MAX195在上电时自动进行校准。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每一个校准试验进行多次并对其结果求平均值。在时钟频率1.7MHz下,校准大约需14000个时钟周期或8.2ms。除了上电校准之外,把拉至低电平将使MAX195暂停工作,使再次回到高电平便启动一次新的校准。

注:只有在上电延迟期间,电源尚未稳定就开始上电校准或电源电压、环境温度及时钟频率发生明显变化时,才建议重新加以校准。

软件校准参考子程序如下:

 

软件校准参考子程序

 

4 AT89C51与MAX195的接口设计

图3为AT89C51与MAX195接口的硬件电路图。

 

AT89C51与MAX195接口的硬件电路图

 

图中AT89C51的ALE端输出信号(等于1/6晶振频率fosc=6MHz)作为CLK变换时钟。P1.5作为MAX195的启动控制端。端悬空表示模拟信号可双极性输入,也可根据需要接+5V———单极性输入;接地———关闭方式。

根据图3,给出A/D采样程序如下:

 

A/D采样程序

 

 

A/D采样程序

 

注:采样结果保存在R2、R33中。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嵌入式开发入门到精通 > 单片机技术进阶 > 单片机与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 -
 

"单片机与A/D转换器的接口设计 -"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