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MCU > 单片机综合应用 > 单片机的烧写原理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单片机的烧写原理

来源:网络整理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7-01 

↑ 点击上方电子工程专辑轻松关注


我要问的不是如何制作烧写接口。 而是,电脑在通过接口向单片机烧写时(此时单片机 内没有程序),电脑是如何通过接口访问内部rom的??对应p口怎么就会指向单片机内部rom(就像单片机是一个rom?

有三种方式:
1、把单片机当做一个ROM芯片,早期的单片机都是如此。将单片机放在通用编程上编程时,就像给28C256这样的ROM中写程序的过程一样。只是不同的单片机使用的端口,编程用的时序不一样。

2、像AT89S52或AVR单片机一样,在单片机上有SPI接口,这时用专用的下载线将程序烧写到单片机中。这时不同的是,单片机的CPU除了执行单片机本身的指令之外,还能执行对ROM进行操作的特殊指令,如ROM擦除、烧写和校验指令。在编程ROM时,下载线先通过传输这些指令给CPU执行(擦除ROM、读入数据、烧写ROM、和校验ROM),这样完成对单片机的ROM的烧写。此外,现在普遍使用的JTAG仿真器也是这样,单片机的CPU能执行JTAG的特殊指令,完成对ROM的烧写操作。

3、引导程序,即单片机中已经存在了一个烧写程序。启动单片机时首先运行这程序,程序判断端口状态,如果符合“要烧写ROM”的状态存在,就从某个端口(串口、SPI等等)读取数据,然后写入到单片机的ROM中。如果没有“要烧写ROM”的状态,就转到用户的程序开始执行。像AVR单片机的bootloader方式、STC的串口下载方式,还有其他单片机的串口编程等等都是这样。

看完本文有收获?请分享给更多人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做优秀工程师!

回复关键词有干货:电路设计丨电容丨三极管丨PCB丨接地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阅读原文可一键关注+历史信息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MCU > 单片机综合应用 > 单片机的烧写原理
 单片机 程序 烧写

"单片机的烧写原理"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