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电子技术 > EDA > 4层板到12层板层叠设计案例 -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4层板到12层板层叠设计案例 -

来源: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8-05 

[导读]四层板的层叠方案层叠建议:优选方案一(见图1)。

方案一为常见四层PCB的主选层设置方案。
方案二适用于主要元器件在BOTTOM布局或关键信号底层布线的情况;一般情况限制使用。

方案三适用于元器件以插件为主的PC

四层板的层叠方案
层叠建议:优选方案一(见图1)。

方案一为常见四层PCB的主选层设置方案。
方案二适用于主要元器件在BOTTOM布局或关键信号底层布线的情况;一般情况限制使用。

方案三适用于元器件以插件为主的PCB,常常考虑电源在布线层S2中实现,BOTTOM层为地平面,进而构成屏蔽腔体。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app/eda/201806/770834.htm


图1四层板的层叠方案

六层板的层叠方案
层叠建议:优选方案三,可用方案一,备用方案二、四(见图2)。


图2六层板的层叠方案


对于六层板,优先考虑方案三,优先布线S1层。增大S1和PWR1之间的间距,缩小PWR1和GND2之间的间距,以减小电源平面的阻抗。

在数码消费等对成本要求较高的时候,常采用方案一,优先布线S1层。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保证了电源、地平面相邻,减少电源阻抗,但所有走线全部裸露在外,只有S1才有较好的参考平面;不推荐使用。但在埋盲孔设计时,优先采用此方案。
对于局部、少量信号要求较高的场合,方案四比方案三更适合,它能提供极佳的布线层S1。

十层板的层叠方案
层叠建议:推荐方案一、方案二(见图3)。

图3十层板的层叠方案


对于单一电源层的情况,首先考虑方案一。层叠设置时,加大S1~S2、S3~S4的间距控制串扰。

对于需要两电源层的情况,首先考虑方案二。层叠设置时,加大S1~S2、S3~S4的间距控制串扰。

方案五EMC效果较佳,但与方案四比,牺牲一个布线层;在成本要求不高、EMC指标要求较高且必须双电源层的核心单板,建议采用此种方案;优先布线层S1、S2。

十二层板的层叠方案

层叠建议:推荐方案一、方案三(见图4)。

图4十二层板的层叠方案

5次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电子技术 > EDA > 4层板到12层板层叠设计案例 -
 

"4层板到12层板层叠设计案例 -"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