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电子技术 > EDA > 用FPGA实现高清视频去隔行功能 -
本文所属标签:
为本文创立个标签吧:

用FPGA实现高清视频去隔行功能 -

来源: 网络用户发布,如有版权联系网管删除 2018-08-09 

[导读]开发去隔行算法是为了解决一个老问题:模拟电视的隔行视频必须进行转换才能在当今数字电视上显示。隔行视频是每秒50/60 连续场,每一场只传送一半的扫描行,这些行显示在视频的每一帧中。对于以前采用阴极射线管(CRT

开发去隔行算法是为了解决一个老问题:模拟电视的隔行视频必须进行转换才能在当今数字电视上显示。隔行视频是每秒50/60 连续场,每一场只传送一半的扫描行,这些行显示在视频的每一帧中。对于以前采用阴极射线管(CRT)的显示技术,隔行视频是一种基本压缩方法。

今天,去隔行是重要的视频处理功能,很多系统都需要它。大部分视频内容采用了隔行格式,而LCD或者等离子体等所有新出现的显示器几乎都需要逐行视频输入。但是,去隔行功能本质上非常复杂,没有一种算法能够产生完美的逐行图像。

背景

在隔行视频中,一帧视频被分成两场,一场含有偶数行扫描线,一场含有奇数行扫描线。然而,为了能够在LCD 或者等离子体显示器上显示任意的隔行视频,必须进行去隔行处理。所有新出现的显示器都是逐行的,每一帧被压缩为一组像素( 例如,1920 x 1080)。图1 显示了一帧中的象素是怎样组成两个场的。每一场都记录了在时间上分开的象素值。

图1:含有一帧视频的两个隔行场。

如果假设每秒30 帧(fps),即每秒60 场,那么,第0 场是在时间“t”,第1 场是在时间“t + 1/60”。由于在略有不同的时间间隔上对场进行记录,因此,无法将两个场连起来为运动视频产生逐行帧。去隔行技术之所以复杂,是因为需要估算并补偿可能出现的每秒1/60 的运动图像。

基本去隔行技术

基本上,去隔行是处理隔行帧流,将其转换为逐行帧流的过程。两种基本的去隔行方法通常被称为“单场插值”法和“场合并”法。

采用“单场插值”去隔行法,每一场自己可以变成视频帧,因此, 29.97-fps 隔行NTSC 剪辑视频流变成了59.94-fps 的逐行帧。由于每一场只有整个帧一半的扫描线,因此,必须进行插值处理来构成丢失的扫描线。

点此下载全文PDF资料:用FPGA实现高清视频去隔行功能.pdf



来源:神秘0次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app/eda/201805/768472.htm



              查看评论 回复



嵌入式交流网主页 > 电子技术 > EDA > 用FPGA实现高清视频去隔行功能 -
 

"用FPGA实现高清视频去隔行功能 -"的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围观()